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通过比较早期与晚期缺血性卒中临床路径医疗质量干预,评价2种临床路径质量干预方法对缺血性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的改进作用。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全国202所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的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入组医院按照地理位置、医院级别、是否教学医院进行匹配,分为早期临床路径医疗质量干预(早期干预)组和晚期临床路径医疗质量干预(晚期干预)组。研究根据时间顺序分为5个阶段,每3个月为1个阶段。早期干预组自第1阶段即开始进行临床路径干预,晚期干预组则在第3阶段开始进行临床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缺血性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评估早期与晚期临床路径质量干预对医疗质量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中有91所医院随机进入早期干预组,111所医院随机进入晚期干预组,共纳入患者15 167例。在10个预设的缺血性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的执行率效果评价中,第1阶段,早期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给予抗栓治疗的比例较晚期干预组高(95.6% vs. 92.7%,P=0.01)。第2阶段,早期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给予抗栓治疗(94.9% vs. 92.4%,P=0.01)、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降压治疗的比例较晚期干预组高(68.3% vs. 63.7%,P=0.02)。第3阶段中,早期干预组患者较晚期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给予抗栓治疗(94.2% vs. 90.8%,P=0.01)、出院时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比例高(92.7% vs. 87.6%,P=0.01)。第4阶段中,早期干预组较晚期干预组入院48 h内患者不能行走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54.7% vs. 41.6%,P=0.01)、出院时给予抗栓治疗(94.7% vs. 91.1%,P=0.01)、出院时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比例高(93.6% vs. 88.5%,P=0.01)。第5阶段中,早期干预组患者较晚期干预组患者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率高(40.5% vs. 29.5%,P=0.04)。结论 早期临床路径医疗质量干预有助于改善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关键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42.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引起 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CSVD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CSVD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表现的异质性,以及对本病缺乏共识,均可影响相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为了给CSVD的 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增加特异性药物的选择,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 究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联合起草本共识。期望规范CSVD相关临床试验来评价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为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并对 再通组与无再通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共入选67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5.2%,有再通组(37例)90 d随访获得生活自理 (72.97% vs 43.33%,OR =3.5,P =0.014)及良好预后(64.86% vs 26.67%,OR =5.1,P =0.002)的比 例均显著优于无再通组(30例),而两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也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与预后显著相 关,桥接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2006年10月-2007年8月共18例SMA患儿接受臀部肌内注射9 000AU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1个月进行安全性评估,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肌电图、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评估。结果 18例患儿均完成安全性评估,其中7例患儿完成了所有疗效评估。全体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肌力提高了0.5级;肌电图及能力低下儿童评估量表结果均有好转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有一定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5.
【摘要】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缺血性 卒中占80%,是卒中的主要类型。双生子、同胞胎、家系的遗传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卒中具有明显的 遗传倾向。近年来基于候选基因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卒中遗传流行病学发展迅猛,这些研究 主要集中在与卒中发病相关的危险基因的研究,包括脂质代谢、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一氧化氮合酶等基因,以及与心脏病发病相关的基因以及其他基因等多 方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卒中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对不同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宜静脉 溶栓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患者。 方法 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从中选取所有完成了溶栓 前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且血管成像提示有责任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对不同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有 效性及安全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共入选122例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5.2%,而颈内动脉闭塞组为0%, 基底动脉闭塞组为40%。大脑中动脉闭塞组90 d随访生活自理[53.9% vs 21.1%,P =0.007,比值比 (odds ratio,OR)=5.68]及良好预后(42.7% vs 21.1%,P =0.041,OR =3.76)的比例均优于颈内动脉 闭塞组,死亡率低于颈内动脉闭塞组(4.5% vs 47.4%,P <0.001,OR =0.03),而两组溶栓后的症状 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1% vs 0%,P =0.962)。 结论 不同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有明显差异,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静 脉溶栓开通率最高,疗效明显优于颈内动脉闭塞患者。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整体服务量有无变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北京市48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调查45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调查的社区机构是否已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分为实施组(202家)和对照组(256家),并收集有关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总人次、出诊与家庭病床服务量和公共卫生服务量(免疫接种除外)较2006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实施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量和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量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出诊和家庭病床的服务量略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服务量指标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收支两条线管理对门急诊总量和公共卫生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是出诊和家庭病床服务方面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医院文化现状,明确医院未来发展方向.方法 采用医院文化类型量表,对某医院的医院文化类型进行诊断.结果 该医院的文化类型现状在4个象限分布较均衡,即在部落式、临时体制式、等级森严式和市场为先式4种文化类型中,分布比较接近.4种文化类型中,以等级森严式和市场为先式得分较高(均为27分),占主导地位.结论 医院应加强与职工的交流和沟通,向医院文化类型的期望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医院文化现状,明确医院未来发展方向.方法 采用医院文化类型量表,对某医院的医院文化类型进行诊断.结果 该医院的文化类型现状在4个象限分布较均衡,即在部落式、临时体制式、等级森严式和市场为先式4种文化类型中,分布比较接近.4种文化类型中,以等级森严式和市场为先式得分较高(均为27分),占主导地位.结论 医院应加强与职工的交流和沟通,向医院文化类型的期望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50.
实效性临床试验(pragmatic clinical trials,PCT)作为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构成,在临床研究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然而,目前对PCT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的一些误区。因此,本文首先从PCT的概念、研究策划与设计、研究目的、常见的设计类型和核心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使读者全面和正确地认识PCT。其次,本文详述了PCT的使用范围、基本的统计分析原则与各类型试验设计的分析要求。最后,本文明确了此类研究的报告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