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2002-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1 484例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患儿年龄分布为2个月~14.7岁,高峰年龄为1岁;男女=1.821,复发率1.7%。6种主要临床表现中,发热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皮疹发生率最低。1 484例川崎病患儿中行2 g.kg-1IVIG初次治疗者占92.4%,其中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发生率为16.9%。实验室检查中CRP升高、ESR升高、白细胞升高、贫血、血浆清蛋白降低、低钠血症、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4.5%、96.4%、89.2%、72.3%、81.8%、37.9%、56.9%、27.4%。其中贫血及心肌酶升高婴幼儿发生率较高,且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36.1%,非冠状动脉心血管并发症中,心电图异常最常见,发生率为32.3%。结论本组90%以上的川崎病患儿CRP及ESR升高,提示CRP及ESR可作为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的参考诊断指标,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这2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结合儿童医院工作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儿童专科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①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调激励机制;②提高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性管理;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科研人才建设;④完善科研服务平台,逐步建设重点实验室;⑤积累儿童重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建立临床标本资源库。  相似文献   
33.
潘岳松  彭晓霞  杜忠东 《中国药房》2011,(38):3566-3568
目的:探索路径分析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路径分析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路径分析模型,通过参数估计揭示住院费用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评价药品的经济性。结果:路径分析模型客观量化地反映出了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住院费用的复杂相互关系。拟合优度指数GFI=0.9432,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8581,模型拟合较好。结论:运用路径分析模型能有效地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和颈动脉斑块危险性的关系。 方法 在社区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经统一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疾病史、用药史 等信息,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纳入自报有医生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或正 在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者,年龄≥40岁,共552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 白含量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进行分层分析,研究不同特征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相关 性的差异。 结果 纳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218例,女334例)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41.9%,糖化血红蛋白平 均浓度为(7.25±1.5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每升高一个单位,颈动脉 斑块危险度的比值比为1.10(95%CI 0.98~1.22,P =0.108),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的比值比为1.13 (95%CI 1.00~1.26,P =0.047),当调整疾病史、吸烟、饮酒、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休闲体育锻炼等级、药物服用情况、睡 眠时间、卒中家族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每升高一个单位,颈动脉斑 块危险度的比值比为1.16(95%CI 1.02~1.33,P =0.025)。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类处理后,高水 平组是低水平组颈动脉斑块检出危险性的1.71倍(95%CI 1.06~2.76,P =0.028),中水平组是低水平 组危险性的1.40倍(95%CI 0.87~2.25,P =0.17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组、BMI≥24kg/m2 组、伴发高血压组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和颈动脉斑块危险性具有相关性。 结论 在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颈动脉斑块检出呈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北京市出院病例监测系统卒中的诊断质量,为利用数据库开展卒中发病流行病学监测提
供数据质量评价证据。
方法 采用按病历号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出院病例数据库中抽取15家医院1433份急性卒中病例
(2007年704份,2010年729份)。以专家组查阅原始病案资料重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诊断的一
致性。
结果 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符合率为73.1%(95%可信区间:70.7%~75.4%)。缺血性脑血管病
的诊断符合率总体低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不符病例的正确诊断主要是诊
断证据不足、头晕、既往脑梗死本次非急性发作等。
结论 出院病例数据库卒中诊断总体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在利用出院病例数据库数据进行人
群卒中发病监测时应进行适当的纠正。  相似文献   
36.
卒中监测对于长期、动态地了解卒中其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水平,以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医疗服务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卒中患者的预后,为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卫生政策决策者制订有效的防治防控策略、评价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际上,如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卒中监测方法和模式[1-2],通过链接卫生行政数据库和临床数据库,开展以人群/医院为基础的卒中流行水平监测和医疗服务质量、卒中预后及其疾病负担等进行监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卒中病死率、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对加拿大的卒中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并就其对北京卒中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期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病灶模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反映的大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临床信息,探讨对小卒中1年卒中复发有较强预测作用的评价指标。方法以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hinese Intra 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udy,CICAS)数据库中的患者资料为数据来源,纳入发病7 d内、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2分、脑部MRI-DWI发现新梗死病灶、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和影像信息所示不同病变模式及大血管病变情况,以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确定小卒中后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843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1.67±11.04)岁。1年累计卒中复发率4.39%。1年预后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风险比(hazard ratio,HR)3.1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40~7.211,P=0.006)],症状相关性动脉闭塞(HR 2.35,95%CI 1.094~5.030,P=0.029),多发非症状相关性动脉狭窄(HR 2.74,95%CI 1.311~5.730,P=0.007),多发皮层、皮层下和(或)深部白质梗死(HR 2.06,95%CI 1.006~4.229,P=0.048)是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影像学检查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DWI所示多发皮层、皮层下和(或)深部白质病变、多发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小卒中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 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 262例(17.6%),典型KD 1 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 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 vs 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 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9.
40.
世界卒中流行趋势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卒
中流行病学研究,除应用经典的研究设计进行现场调查外,近年来,在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二
次研究备受关注。利用世界疾病负担报告及发表的相关文章,应用特定的模型和估算方法,可得到世
界范围的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及影响
因素危险度。本文针对已发表的医学文献进行卒中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章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