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在体外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如何调控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殖。方法 实验组将MSCs/HSCs按2×104/2×104(细胞/孔)的比例接种于Transwell共培养板上下层,建立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对照组为HSCs(2 ×104细胞/孔)单独培养;阳性对照组为加入抑制剂LY294002 (20 μmol/ml)观察抑制效果。共培养24、48、72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HSCs的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培养24、48、72 h后HSCs的S期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且抑制程度呈时间依赖性(11.24±0.34 <15.73±0.76<19.14±0.91 <23.16±1.80,P<0.05);加入LY294002后可明显增加共培养组抑制效果,与单独使用抑制剂比较S期细胞减少更加明显(8.2±0.8<11.7±1.6,P<0.05);共培养组及共培养+抑制剂组p-Akt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均显著下调,而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抑制剂组较共培养组p-Akt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MSCs可明显抑制HSCs的增殖,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这一作用,磷酸化的Akt蛋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补肺活血胶囊结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3例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予西医抗COPD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补肺活血胶囊,两组疗程均为6周。利用“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客观量化观察患者服药前与服药6周后的日常活动与生理节律(DP-BR)、 入睡延迟时间(SL)、睡眠效率(SE)、昼间活动量(AA)及最低5小时活动量(L5)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6周后,共有11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61例,对照组57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SE、SL、AA、L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DP—BR较前改善,夜间活动量明显减少,昼间活动增加。③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肺活血胶囊能够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睡眠障碍,DP—BR、SL、SE、AA及L5或可作为评估COPD睡眠障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搔抓动作表现为手腕的加速度变化,采用加速度记录仪以手表形式佩戴于利侧手腕客观定量化评价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瘙痒程度。方法健康志愿者与AD患者连续佩戴加速度记录仪记录手腕的加速度变化,设定ZCM模式第13型Mini—Motionlogger作为分析参数。为排除非瘙痒引起的干扰,采用夜间睡眠期的变量作为分析对象。评价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值变化,观察平均活动量(nightactivity,NA)和瘙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hepercentofitchingtime,PIT)的变化。并评价三者与皮损EAS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AD患者夜间睡眠时活动量较健康受试者更为频密。AD患者治疗前后NA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相关性较低(p〉0.05,r=0.42);VAS评分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几乎没有线性关系(P〉0.05,r=0.34);而PIT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则呈直线相关p〈0.05,r=O.75)。结论本研究以健康人的夜间活动量作为基础阈值,计算PIT值,将非瘙痒引起的因素尽可能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PIT值作为分析指标,可取得AD患者夜间搔抓行为相对准确的定量。PIT值与EASI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曹运记  李天磊  潘卫东  梁光义 《中草药》2011,42(9):1692-1695
目的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葎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24R)-stigmast-7,22(E)-dien-3β-ol(1)、胡萝卜苷(2)、豆甾烷-3,6-二酮(3)、epidioxyergosta-6,22-dine-3β-ol(4)、豆甾醇(5)、大豆脑苷II(6)、齐墩果酸(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1-己酯(8)、东莨菪内酯(9)、白桦脂酸(10)、大豆脑苷I(11)。结论化合物1、3、4、6~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外源选择标记基因转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中并表达。方法:以光非依赖性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chlN基因为同源片段,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和除草剂草丁膦(PPT)抗性bar基因为选择标记,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chlN-CAT-BAR,并通过基因枪法转入野生型盐藻细胞,筛选转化藻株。对转化株和野生对照组的细胞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00mg/L氯霉素的选择下,野生型盐藻12d左右死亡,转化藻仍正常生长,再经4mg/LPPT继代筛选3~5代,得到表达氯霉素和PPT抗性的盐藻转化株。盐藻转化株和野生株1个月内藻株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hlN基因作为同源片段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表现, 以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  方法  选择本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  结果  CT示肺内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 2例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 1例仅表现为支气管阻塞, 未见肿块; 纵隔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 CT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 1例界限清楚, 2例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 鼻根部、颈部及盆腔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 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 部分病变界限不清, 侵犯周围组织; 3例病变增强扫描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肺筋草Aletris spic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3)进行了抗肿瘤活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 从肺筋草的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甲基-9, 19-环羊毛甾-24-烯-3-醇(1)、24-甲基-9, 19-环羊毛甾-25-烯-3-醇(2)、24, 24-二甲基-环木菠萝烷-3-醇(3)、美商陆酚A(4)、异美商陆酚A(5)、9′-methyl americanol A(6)、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4-烯-3-庚酮(7)、methyl-9, 12, 13-trihydroxyoctadeca-10E, 15Z-dienoate(8)、5-羟甲基-2-呋喃甲醛(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无抗肿瘤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2007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42例分为A、B两组:A组20例,通过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以尿激酶1000 U?kg-1?h-1持续注入,维持3~6 d血栓溶解后改为低分子肝素100 AxaIU/kg,每12小时1次,持续7~10 d;B组22例,通过外周静脉溶栓,尿激酶剂量加倍,其他同A组.比较完全溶栓率、有效溶栓率、溶栓时间、远期再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A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75%,有效溶栓率为90%;B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41%,有效溶栓率为59%.两组之间血栓完全溶解率、有效溶栓率、溶栓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复发率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溶栓方法 .  相似文献   
99.
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56例(A组),以及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63例(B组)。术后15d行“T”管造影和腹部超声或CT检查,比较两组手术结石取净率、残留率以及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中有53例肝内胆管结石完全取净,取净率是94.6%;B组51例结石完全取净,取净率是81.0%。A、B两组结石残留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 vs 19.0%,P=0.025)。结论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避免了术中盲目探查操作,能明显降低肝内胆管的残留率,显著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优化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参数,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为参考指标设计试验,确定优化制备参数,以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特征,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程度。结果:以优化参数制备的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为(78.93±1.52)%,载药量为(11.71±0.88)%,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69±24)nm,体外释放试验表明纳米粒中盐酸吉西他滨的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盐酸吉西他滨可以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可控,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