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索栓塞疗法治疗脑动脉瘤达到理想结果的条件。方法:1996年4月至2000年4月间栓塞治疗33例动脉瘤患者。以球囊栓塞4例,以机械解脱式钨丝弹簧圈栓塞20例,以电解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9例。结果:闭塞载瘤动脉4例,100%闭塞8例,95%闭塞15例,90%闭塞6例。无手术并发症。随访(门诊或信访)33例无再出血。造影随访8例,其中术后1个月复查造影的2例均保持术后栓塞程度,术后3个月复查的3例  相似文献   
22.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适应证及其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挫裂伤和(或)脑内血肿54例;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68;弥漫性脑肿胀镐例;开放性颅脑损伤5例;创伤性脑梗死3例。分析其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恢复良好63例(32.5%),中残27例(13.9%),重残48例(24.7%),植物生存16例(8.2%),死亡40例(20.6%)。术后易并发颅内感染、脑积水、脑组织膨出或坠出、远隔部位血肿和癫痫。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降低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应注意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3.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高血压病史6年,2004年12月因突发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瘫痪、很快进入昏迷0.5h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检:血压260/140mmHg(1mmHg=0.133kPa),昏迷,GCS5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双肺有痰鸣音,右侧肢体疼痛刺激屈曲,左侧肢体疼痛刺激无反应、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急诊颅脑CT检查: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46ml,血肿破入脑室系统,侧脑室、第3、4脑室见积血,中线向左移位〉0.5cm,环池受压变窄。立即行降血压和降颅内压治疗,拟急诊行小骨窗开颅右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急诊术前准备,入院15min内即送入手术室。  相似文献   
24.
实验动物外科手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验动物学习外科手术操作是外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必要前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注重严格无菌观念的树立,坚持实验操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并改革考核制度,对于改良手术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在后交通动脉瘤瘤周蛛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标本12例作为颅内动脉瘤组,并选取同期行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或颞叶癫痫手术患者后交通动脉起始部附近蛛网膜组织6例作为对照组。标本行常规HE染色,并采用Envision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组间MMP-9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提示动脉瘤瘤周的蛛网膜存在一定的组织破坏,表现为蛛网膜结构松散,与血管壁之间的连接程度下降,局部存在脱离现象。动脉瘤组瘤周蛛网膜中MMP-9阳性表达均高于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组内蛛网膜中MMP-9的阳性表达强度较血管壁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组内不同年龄、Hunt-Hess分级的MMP-9表达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动脉瘤瘤周蛛网膜中MMP-9表达明显增加预示着细胞外基质的溶解,破坏蛛网膜对血管壁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6.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根据发病时间将a SAH脑积水分为急性(0~3 d)、亚急性(4~13 d)和慢性(≥14 d)[2]。aSAH后急性脑积水指动脉瘤破裂后3 d内发生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5%~87%[3],其中约  相似文献   
27.
2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1-2],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 1年10月,对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实施ICP监测来指导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49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证实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1].而目前绝大多数内镜下清除血肿的治疗为内镜控制下的手术,利用神经内镜提供视野及照明,内镜外用吸引器或普通碎吸器吸除血肿,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2岁男性,因鞍区脑膜瘤切除术后13年伴视力进行性下降3年于2020年5月12日入院;2007年首次手术近全切除鞍区肿瘤,术后病理示脑膜瘤(WHO分级Ⅰ级);200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明显增大,2009~2018年共行6次伽玛刀治疗;201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增大;2020年复查MRI显示肿瘤再次明显增大,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不典型脑膜瘤(WHO分级Ⅱ级),6个月后肿瘤再次复发,根据基因检测和类器官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舒尼替尼进行靶向治疗(37.5 mg,1次/d,持续4周,停药2周);靶向治疗6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缩小,但9个月时复查MRI显示肿瘤增大,病人拒绝继续靶向治疗,神志清楚,双目失明,能搀扶行走。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时,靶向治疗短期内可缩小肿瘤体积,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