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带生物膜跨血管包裹性动脉瘤夹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栓塞和手术夹闭均困难的动脉瘤,外部包裹是最后的选择.但理想的包裹材料和方法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一种带生物膜跨血管包裹性动脉瘤夹,在夹闭瘤颈的同时包裹瘤囊,成功地解决了包裹材料不理想与包裹技术设备不完善等两大方面问题,是治疗颅内难治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长期生存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经典分子标记物异柠檬酸脱氢酶1/2基因(IDH1/2)突变的关系.方法 对92例生存期达3年以上的原发性GBM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分子标记物IDH1/2是否突变,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进行手术治疗的新诊断GBM患者共368例,术后至少存活3年的GBM患者共92例(25%),平均 (45.6±2.8) 岁,KPS评分为(80±10)分.约1/2患者手术切除达到了T2/Flair像异常信号的全切除甚至脑叶的扩大切除(局限在非功能区的脑叶肿瘤),对于部分部位深在或者功能区、危险部位的肿瘤至少做到T1增强像的全切除.OS为3~8年,中位OS为54.6个月;1、3、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89.5%、56.3%和48.2%.92例长期生存的GBM患者有84例肿瘤标本符合检测要求,其中IDH1/2突变型(IDH1/2+)有16例(16/84,19.0%),IDH1/2野生型有(IDH1/2-)68例(68/84, 81.0%),但是在IDH1/2+组及IDH1/2-组之间OS和PF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IDH1/2突变作为经典预后指标,在长期生存的GBM患者中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延迟性脑梗塞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重型颅脑损伤延迟性脑梗塞,分析其病因及防治.结果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后延迟性脑梗塞17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3例.中残7例.恢复良好2例.结论 延迟性脑梗塞以小梗塞灶和多发梗塞较多见.其发生原因与颅脑损伤早期脑梗塞有所不同,重型颅脑损伤延迟性脑梗塞致残率高,早期防治可降低其发生率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一种人脑胶质瘤细胞原代培养的改良酶消化法.方法 基于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经验,改良既往文献报道的酶消化法,对32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进行消化后行原代细胞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传代时采用差速贴壁法对原代细胞进行纯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原代细胞进行鉴定,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绘制生长曲线,研究体外培养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成功培养28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87.5%.培养成功的细胞贴壁生长,细胞状态稳定,形态各异,生长状态良好,并可传代.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胶质瘤细胞;细胞增殖实验显示细胞在体外增殖活跃,肿瘤病理级别越高,细胞增殖能力越强.结论 改良的酶消化法用于人脑胶质瘤细胞原代培养具有简单、高效、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5.
对60例桥小脑角区大型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认为:术前要严密观察病情,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并进行良好的心理及营养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加强监护,做好呼吸道、引流管、并发症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6.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olutions to some problems of intraoperative facial nerve monitoring during operation for acoustic neuroma and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anatomically preserved facial nerve. Methods The tumors were resected with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es under microscope in 25 cases.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was used to protect facial nerve and evaluated its function. Results Total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25 patients( 100% ). The facial nerve was preserved anatomically in 23 cases(92% ),H - B Grade Ⅰ~Ⅱ in 19 cases, Grade Ⅲ~Ⅳ in 5, Grade Ⅴ~Ⅵ in 1. Stimulative intensity at the end of tumor resection was related to the function of facial nerve, and the lower was the better. The function of facial nerve might be Ⅰ~Ⅱ grade when stimulative intensity was lower than 0. 5 mA, and facial electromyograph response amplitudes was greater than 100 μV. The function of facial nerve was not ideal when stimilative intensity was above 2 mA and response amplitude was not clear. Conclusions Skilled technique of intraoperative facial nerve electrophysiologic monitoring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rate of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preservation of facial ner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lectromyogram may help to evaluate its postopera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07.
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毁损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依赖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行双侧伏隔核壳部后下份的毁损术,治疗35例病人,对其术后近期和中期随访观察,随访时间36~129天;观察术后近期生理与精神表征的变化;伴发的烟草依赖症状改善情况的调查;手术对睡眠、记忆力、性欲及工作能力的影响;观察不同时间段术后病人药物渴求程度的改变情况及重新非法用药的分析。结果该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中心率减缓的情况与术后心瘾消除的比率有一定关系,手术诱发的精神障碍是阶段性的和可逆的;手术可以明显地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睡眠障碍并提高工作能力;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吸烟量明显降低;阿片类药物渴求得到显著缓解,完全消除心瘾者27例,占79.4%,重新非法用药者3例,可疑用药者2例。结论双侧伏隔核毁损术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部分缓解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的心理渴求,术后病人的操守率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而且该手术较安全、副损伤小,所造成的生理和精神障碍均为阶段性和可逆的,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索的治疗药物依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表达增殖调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的关系。结果 PCNA的表达率,Ⅰ-Ⅱ级78.3%,Ⅲ-Ⅳ级94.1%;p53蛋白的表达率,Ⅰ-Ⅱ级43.5%,Ⅲ-Ⅳ级64.7%;PCNA表达强度与p53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PCNA和p53是参与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调控的重要基因。联合检测两者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变化可以判断肿瘤的增殖情况和恶性程度,对指导星形细胞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2岁男性,因鞍区脑膜瘤切除术后13年伴视力进行性下降3年于2020年5月12日入院;2007年首次手术近全切除鞍区肿瘤,术后病理示脑膜瘤(WHO分级Ⅰ级);200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明显增大,2009~2018年共行6次伽玛刀治疗;201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增大;2020年复查MRI显示肿瘤再次明显增大,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不典型脑膜瘤(WHO分级Ⅱ级),6个月后肿瘤再次复发,根据基因检测和类器官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舒尼替尼进行靶向治疗(37.5 mg,1次/d,持续4周,停药2周);靶向治疗6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缩小,但9个月时复查MRI显示肿瘤增大,病人拒绝继续靶向治疗,神志清楚,双目失明,能搀扶行走。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时,靶向治疗短期内可缩小肿瘤体积,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枕部开颅经小脑幕入路切除丘脑肿瘤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枕部开颅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丘脑肿瘤病例资料。经大脑大静脉后下间隙切除肿瘤12例,联合胼胝体旁切开3例,主要经胼胝体旁切开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轻偏瘫1例。结论枕部开颅经小脑幕入路适宜切除丘脑后内下部肿瘤,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