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22.
目的观察槐耳清膏联合顺铂(DDP)作用于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流式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槐耳清膏、DDP及两药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24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DDP及两药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ATM、H2AX、cdc-2、CyclinB1等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流式实验结果显示,槐耳清膏能够阻滞SGC7901细胞于G2/M期,DDP能够阻滞SGC7901细胞于S期,而两药联用后S期和G2/M期都有阻滞。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槐耳清膏、DDP均可上调p-ATM、γ-H2AX蛋白表达,同时下调CyclinB1蛋白表达,且两药联用后效果更加明显。结论槐耳清膏、DDP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与槐耳清膏联用可提高DDP对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北京地区2131例胃镜活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不同年龄、性别、取材部位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EnVision法对北京地区2131例门诊患者的胃镜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按性别、年龄、取材部位不同分别计算阳性检出率。结果: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胃镜活检组织Hp感染,其染色背景清晰、质量稳定、流程标准化。北京地区2131例胃镜活检人群Hp感染阳性检出率为35.6%,男性患者Hp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0.9%,女性患者为30.5%。男性患者各年龄组Hp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30岁以下男性感染率最高(60.86%,P0.05);女性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内,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胃小弯中部Hp感染阳性检出率最高(36.0%),胃窦大弯侧最低(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地区胃镜活检人群中男性Hp感染患者多于女性,以30岁以下男性感染率最高;且Hp感染好发于胃小弯中部。 相似文献
27.
28.
29.
目的探讨CD1a及TdT蛋白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DS9800二步法检测胸腺瘤组织中CD1a及Td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1a及TdT蛋白表达与胸腺瘤患者年龄、性别、WHO分型、Masaoka分期的关系,CD1a及TdT蛋白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83例胸腺瘤按WHO病理学分型以B2、B3型多见,Masaoka分期以Ⅰ、Ⅱ期为主。CD1a及TdT蛋白在胸腺瘤组织中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8%(77/83)及85.5%(71/83)。CD1a蛋白表达与胸腺瘤患者分期有关(P<0.05),Ⅰ期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00%;Ⅳ期阳性表达率最低,为25%。CD1a在胸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均无关(P值均>0.05)。TdT蛋白表达与胸腺瘤患者病理分型有关(P<0.05),AB型、B1型、B2+B1型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均为100%;B3型的阳性表达率最低,为64.7%。TdT在胸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均无关(P均>0.05)。Kappa一致性检验表明,CD1a和TdT蛋白表达在胸腺瘤中的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胸腺瘤中CD1a及Td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与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25例布加综合征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5~17岁,平均(14.5±3.4)岁.本组均行彩超检查,其中12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25例均行造影检查,其中下腔静脉型5例、肝静脉型15例、混合型5例.其中24例行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1例未治疗.结果 24例行介入治疗后受累下腔静脉、肝静脉即刻畅通,肝静脉压力由术前(42.1±4.2)cm H2O(37 ~ 5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即刻降至术后(17.3±3.3) cm H2O(14 ~26 cm H2O),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30.6+2.9)cm H2O(26~36 cm H2O)即刻降至(18.8±4.2)cm H2O(15 ~26 cm H2O).症状和体征即刻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总体初次成功率96%.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8个月,7例出现再狭窄,5例给予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支架置人治疗后患者受累静脉再次畅通,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介入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