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71.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口腔黏膜组织工程的研究 ,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该文即从口腔黏膜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以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72.
颈淋巴清扫术10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头颈肿瘤患者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最先由crile于1906年首次报道,到目前已整整100年。100年来随着人们对头颈肿瘤颈淋巴转移规律和颈部解剖结构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无数学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改良,涉及到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报道数以万计。本文主要针对100年来人们对颈淋巴清扫术产生的认识改变和术式改进等方面的重要代表性进展进行概述,同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3.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骨生物衍生材料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和成骨能力。方法 将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在体外与人骨髓MSCs复合培养后,植入裸鼠背部左侧皮下。右侧皮下植入单纯生物衍生材料作为对照。于术后2,4,10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比较其成骨能力。结果 两种材料脱蛋白骨和脱钙骨均有异位成骨能力,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量逐渐增多,表现为软骨化成骨;对照组无成骨现象。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在相同各时间点比较,脱蛋白骨的ALP活性明显高于脱钙骨(P<0.05)。结论 人骨生物衍生材料脱蛋白骨及脱钙骨和人骨髓MSCs可作为理想的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且作为支架材料脱蛋白骨优于脱钙骨。  相似文献   
274.
目的:研究金黄地鼠舌癌影响肿瘤区微球栓塞平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升主动脉灌注微球,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微球栓塞平面。结果:微球最佳灌注压力为30kPa,随着肿瘤的发展,栓塞平面越向末梢端靠近。原位癌以前,微球栓塞在肌性末梢小动脉水平;早期浸润癌期栓塞至微动脉水平,阻断了控制与其相连的肿瘤微循环内血流量的“总阀门”,此时栓塞效果最佳,侧枝循环最少;  相似文献   
275.
目的:证实在诱发恶性肿瘤癌变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因素能协同诱癌剂起重要作用。方法:二甲基苯并蒽( D M B A)涂抹金黄地鼠舌粘膜的同时分别使用拔髓针刺破粘膜和2 g/ L过氧化苯甲酰局部涂抹相同部位,每周2 次,共25 周。结果:单纯涂药组成瘤率90% (9/10),2 实验组均为100% (30/30),3 组动物均经历了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几个阶段,2 实验组成瘤时间较单纯涂药组平均短2~4 周。且有4 只实验组金黄地鼠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三者在大体标本和组织学上无差异,镜下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表现。结论:局部创伤和过氧化苯甲酰能促进 D M B A 诱发金黄地鼠舌癌形成。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癌变发生和预防上应考虑物理和化学因素对癌形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6.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总结采用平阳霉素瘤腔内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282例的情况。结果: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疗效最好,有效率分别为93.87%、84.90%,葡萄酒色斑最差。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可作为海绵状、草莓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为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 ,合成制备颈淋巴结靶向性的抗癌纳米微粒。方法 :选择可在体内生物降解的聚乳酸 (PAL)为载体 ,对口腔鳞癌细胞有强大杀伤作用的葫芦素BE(CuBE)为模型药物 ,以微粒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质量控制指标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工艺 ,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 (CuBE_PLA_NP) ,然后加入 10 %甘露醇作支架剂 ,通过冷冻干燥即得CuBE_PLA_NP冻干针剂。结果 :经优化的CuBE_PLA_NP冻干针剂。其粒径分布范围为 4 7~ 12 0nm ,平均粒径为 85nm ,载药量为 2 3 0 3%± 0 4 7% ,包封率为 93 0 0 %± 0 10 % ,体外释药规律表明与Higuchi方程拟合。结论 :CuBE_PLA_NP冻干针剂为缓释剂 ,用CuBE_PLA_NP冻干针剂行口腔癌周局部注射 ,从理论上它对颈淋巴结转移灶具有靶向性 ,为以后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8.
目的:评价亲淋巴化疗制剂卡铂-活性碳(CP-CH)的亲淋巴性和化疗效果。方法:利用经特殊制备粒径小于2um活性碳微粒吸附化疗药物卡铂。形成卡铂-活性碳释药系统,将卡铂-活性碳注射于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口腔癌原发灶周围的粘膜下,72小时后行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清理原发灶和淋巴结,并采血进行检查,分别光镜,电镜检查,淋巴结和血中药物含量用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测定,结果:使用卡铂-活性碳的患者口腔癌原发灶四周粘膜无糜烂和坏死。颈淋巴结黑染率为83.33%(60/70),淋巴结转移灶内的肿瘤细胞明显变性和坏死,而全身化疗的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灶内的肿瘤细胞没有变化,接爱卡铂-活性碳的患者淋巴结内铂的含量是血中的11.56倍。结论:卡铂被活性碳吸附后癌周注射能靶向性的进入淋巴结,在淋巴结内持续缓慢释放,维持淋巴结内化疗药物高浓度,而血注中药物浓度低,是较为有效针对淋巴结转移的化疗策略。  相似文献   
279.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不同浸润方式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Yamamoto的浸润方式分型法,对 200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鳞癌的浸润方式与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1)。Ⅰ型~Ⅳd型浸润方式相对应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5·9%、14·3%、63·0% 和82·9%。在80例Ⅲ~Ⅳd型浸润方式的转移患者中,Ⅳd型浸润方式常伴随N2期转移(P<0·05),而Ⅲ型和Ⅳc 型浸润方式则更常伴有N1期转移(P<0·05)。Ⅳc型浸润有41·2%的Ⅰ级平面和79·4%的Ⅰ~Ⅱ级平面转移机率,而Ⅳd型浸润的转移平面较为弥散,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口腔鳞癌浸润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转移分期和转移平面。对口腔鳞癌原发灶肿瘤-宿主边缘浸润方式的分型研究,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癌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临床治疗方案设计和预后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0.
口腔癌术后放疗患者口腔菌群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口腔鳞癌术后放疗对患者口腔菌群的影响,为临床防治继发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2例 口腔鳞癌术后患者,于放疗前后分别在照射野的中心区域与对侧黏膜采集唾液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测 量可培养细菌的检出率、检出量和构成比。结果 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照射侧和非照射侧的链球菌属、白色念珠 菌和绿脓杆菌检出增加;而照射侧的放线菌属和奈瑟菌属检出减少(P<0·05)。结论 口腔癌术后放疗可影响口 腔的微生态平衡,是导致口腔癌术后放疗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