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观察我国首次研制的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二联减毒活疫苗的反应性和血清学免疫效果,1998~1999年在江西省选麻疹、腮腺炎抗体均阴性的≥8月龄婴儿接种该疫苗,以分别接种腮腺炎疫苗、麻疹疫苗和进口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婴儿为比较和对照.用微量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腮腺炎和麻疹抗体.结果显示136名婴儿接种麻疹、腮腺炎二联疫苗后,未发生腮腺肿大和皮疹,发热反应多为弱反应(15.44%),中反应5.88%,无强反应.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81.82%~86.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88~16.79,与接种腮腺炎疫苗者相似;麻疹抗体阳转率为95.12%~100%,抗体GMT为163.79~l76.11,与接种麻疹疫苗者相似.与MMR的抗体水平也基本一致.这说明该疫苗反应性小,免疫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的培训 ,对江西省第一轮计划免疫中高级人员 (县级及县级以上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培训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2 2名学员中 ,以大专、中专学历者居多 ,分别占 37 71%和 44 2 6 % ;以医 (技 )师、主管医师职称者居多 ,分别占 5 6 5 6 %和 2 9 5 1%。学员从事卫生工作的平均年限为 12 6 5年 ,从事计划免疫工作的平均年限为 6 86年。有74名学员最近 3年未接受过上级培训 (含以会代训 ) ,占 6 0 6 6 %。学员对《中高级计划免疫培训教材》中所编内容具有不同的需求 ,对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目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内容及急需开展工作的规范操作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对本轮培训采用的“成人参与式”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学员很喜欢和喜欢的分别占 2 2 95 %和 6 3 93%。认为教学效果很好和好的分别占 31 15 %和 6 0 6 6 %。学员培训前的“书面测试”平均分为 5 2 36分 ,培训后为 93 6 5分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江西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止2011年4月30日江西省报告的2005~2010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省6年来共收到AEFI个案1703例,≥8岁组占30.42%;其次为<1岁组占23.78%;男女性别比为1.61∶1;2009年10~12月、2010年1月、5月和9月例数较多;总报告例数居前5位的分别是麻疹疫苗、甲型H1N1流感疫苗、乙肝(酵母)疫苗、无细胞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反应为主;71.46%的AEFI在接种后1d内发生;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62.24%,异常反应占27.95%.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2005 ~2010年江西省AEFI监测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仍待进一步提高.江西省AEFI发生流行病学特征与疫苗接种剂次数呈正相关,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5.
江西省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方法鉴别脊灰病毒的疫苗株、野毒株和变异株。方法:RT—PCR—RFLP法进行脊灰型内鉴别。结果:216例AFP病例粪便标本,经鉴定为:脊灰Ⅰ型3株,Ⅱ型12株,Ⅲ型7株,均为疫苗相关株,未发现脊灰野毒株和变异株或衍生株。结论:在省级脊灰实验室建立脊灰型内鉴别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脊灰野病毒和变异株或衍生株的检测速度,更有利于维护无脊灰状态,为该疾病预防控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于 2 0 0 2年 10~ 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 ,抽取 10个样本 ,10 12名 1994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2月 31日出生 (1~ 8岁 )的儿童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SPRIA)检测HBV感染的基本指标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结果显示 :HBsAg流行率为 8 89% ,抗 HBs流行率为 74 6 0 % ,抗 HBc流行率为 10 87%。HBsAg和抗 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 (P <0 0 1) ,抗 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乙肝疫苗接种、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在 2 4h内接种与HBsAg、抗 HBc流行率成负相关 ,儿童出生前母亲HBsAg阳性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上栗县0~15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及肠道病毒携带状况,为制定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栗县按东南西北中调查5个乡镇健康儿童180名,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调查其中2个乡镇健康儿童100名,分别于7月、11月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为96.67%,98.89%,92.2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65.28、1∶89.92、1∶27.91。粪便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5.00%、26.00%。结论:上栗县健康儿童已形成有效的脊灰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设区市、21个县(市、区)、375个乡镇的2岁组和7岁组儿童进行接种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8 780名儿童,其中2岁组和7岁组各4 390名,建证率100.0%,建卡率99.7%,卡证相符率84.4%;2岁组卡证相符率明显高于7岁组,不同年龄组城市地区的卡证相符率均高于农村。全省不同年龄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5.0%。2岁组除百白破、甲肝合格接种率低于90%以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0%;7岁组除卡介苗、乙肝、白破的合格接种率高于90%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低于90%。7岁组中,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乙肝首针及时率有统计学差异。2岁组和7岁组麻疹首针及时率均较低(69.8%和66.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全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建证率、建卡率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均较高,但仍存在合格接种率、卡证相符率、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江西省麻疹强化免疫后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网络平台AEFI监测系统收集报告的麻疹强化后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江西省麻疹疫苗强化后共报告AEFI病例115例,报告发生率为12.7/100万剂,南昌报告病例最多占21.7%;所有病例中过敏性紫癜61例,占53.0%;所有病例中有35.7%的病例有发热症状,有13.9%有局部红肿。[结论]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江西省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0.
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和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在加速控制麻疹阶段中的作用。方法 对江西省 1 999年、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了 1 2 0 8份疑似麻疹血清标本。结果  83 4份麻疹流行区的血清中 ,麻疹IgM抗体阳性 5 1 0份 ,分属 6 1起流行 ;3 74份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中 ,风疹IgM抗体阳性 1 97份 ,分属 2 6起风疹流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出率与病例出疹后采血时间密切相关 ,以出疹后 4~ 1 4d检出率最高( 6 2 . 4 5 %,71. 0 4 %)。麻疹、风疹流行人群中以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为主 ,是省内发病的重点人群。江西省 2 0 0 3年采集 3份咽拭子 ,并用B95a细胞首次成功地分离到 2株麻疹野病毒 ,经核酸序列分析鉴定均为H1 基因型。结论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麻疹病毒学与血清学的监测 ,应通过对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职能考核 ,不断提高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的工作质量 ,为加速控制麻疹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