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有昏迷史的DEACMP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高压氧、脑细胞活化剂、激素治疗.高压氧10d为1个疗程,共1~5个疗程。胞二磷胆碱500mg,每天1次,疗程14d。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7~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3.85,P〈0.05)。结论:选择有效的药物,及早应用高压氧和充足的疗程对DEACMP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粟  相似文献   
22.
骆图南  余小骊  杨前勇 《江西医药》2012,47(10):890-892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将40例糖尿病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组(C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D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观察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A组)及有糖尿病无脑病组(B组)进行比较。对各组治疗前后清晨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Aβ1-42)水平。结果A、B组MMSE评分正常,C、D组治疗前均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C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治疗后(18.2±0.4)较治疗前(15.3±0.5)评分增加、认知功能障碍改善(P〈0.05)。C、D组治疗前IGF-1、Aβ1-42水平无明显差异,A、B、C组治疗前后IGF-1、Aβ1-42水平无明显差异,D组治疗后IGF-1水平较前升高,治疗后D组(105.54±23.81)高于C组(94.87±39.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后Aβ1-42水平较前降低,治疗后D组(0.535±0.007)低于C组(0.714±0.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升高IGF-1、降低Aβ1-42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携带核受体相关因子-1(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 1,nurr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测定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PCR技术克隆目的nurr1基因,将nurr1基因重组到慢病毒表达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将携带nurr1基因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入293T细胞,获得携带nurr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再用重组慢病毒感染hUCMSCs,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nurr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获得病毒滴度为2×108 TU·mL-1的慢病毒浓缩液。成功转染重组慢病毒的hUCMSCs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当病毒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值为60时转染效率最高为90.8%。结论携带nurr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并成功转染入hUCMSCs,当MOI值为60时转染效率最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4.
<正>视神经脊髓炎(NMO)也称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变,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1]。老龄视神经脊髓炎且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报道不多,症状不典型时容易误诊误治。为提高对不典型视神经脊髓炎的认识及正确诊断,现将1例老龄视神经脊髓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因"反复胸背部疼痛4年,再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5.
于2005-06,2007-09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拟建立一种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方法.所用无血清培养基血清替代物是将纯化人转铁蛋白直接溶于DMEM培养基金,再将去毒后的BSA、超声波粉碎后的胆固醇、胰岛素及过氧化氢酶直接加入DMEM培养基中稀释至所需浓度.体外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以1×109 L-1接种,加入含氢化可的松、纤维连接蛋白的无血清培养基,7d后消化传代.取传至2,5,8代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达60%~70%融合时以含β-巯基乙醇、丁化羟基苯甲醚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结果在无血清条件下能培养扩增出大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融合后可继续传代扩增;不表达CD34、CD13和CD45,强表达CD166、CD29、CD105.较强表达CD54,80%以上细胞处于G0G1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能形成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均呈阳性表达.提示在自行研制的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可成功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和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135例散发性AD与138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MSP1位点及NAT2基因型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细胞色素P450 1A1各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NAT2基因慢乙酰化型基因型在AD组中的分布频率(21.5%)明显高于对照组(12.3%),OR值达1.947.结论 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MSP 1的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AD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分期综合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脑病恢复期和加重期的分期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高压氧等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和总病程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分期综合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病程,是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二级预防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52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及嗜烟与脑梗死复发相关(P<0.05);年龄≥45岁者复发高于<45岁者(P<0.05);嗜烟≥10年者复发高于嗜烟<10年者(P<0.01);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与未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患者(P<0.01);服抗血小板聚集药≥2年的患者复发率低于服抗血小板聚集药<2年的患者(P<0.01).结论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的主要是首次发病年龄、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嗜烟者;年龄≥45岁,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复发;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可减少复发率,服药时间≥2年效果更好;对脑梗死患者应控制危险因素,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9.
正同心圆硬化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疾病,可能为多发性硬化的一种亚型,常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以精神障碍和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使用γ-干扰素后出现同心圆硬化未见报道。我们报道1例使用γ-干扰素后出现同心圆硬化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0.
<正> 脑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国内外十分重视该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制作实验性脑栓塞动物疾病模型,很有必要,我们采用颈内动脉微栓子注入法制作了大鼠脑栓塞动物疾病模型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 1.实验对象及来源:未交配过的成年SD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