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7篇
  免费   1512篇
  国内免费   683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199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1004篇
口腔科学   372篇
临床医学   2788篇
内科学   2642篇
皮肤病学   221篇
神经病学   743篇
特种医学   7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768篇
综合类   9302篇
预防医学   3182篇
眼科学   204篇
药学   2526篇
  52篇
中国医学   3542篇
肿瘤学   904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990篇
  2022年   959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632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1122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700篇
  2015年   748篇
  2014年   1739篇
  2013年   1568篇
  2012年   1901篇
  2011年   2112篇
  2010年   1583篇
  2009年   1478篇
  2008年   1421篇
  2007年   1260篇
  2006年   1241篇
  2005年   1053篇
  2004年   891篇
  2003年   788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544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360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6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29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髓样癌细胞株,经甲状旁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干预处理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变化明显,各浓度的甲状旁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均分别能有效地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凋亡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当甲状旁腺素浓度为2.0μmol/L、甲状旁腺素受体单抗浓度为1.0μmol/L时,对细胞凋亡作用显著(P0.05),凋亡率分别为13.24%及20.78%。结论甲状旁腺素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人群血清生化指标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院正常体检的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健康成人511人,其中新疆锡伯族252人,哈萨克族259人。使用美国Beckman生产的CX-7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采用方差分析、t 检验、相关性分析和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血清生化指标男性和女性谷丙转氨酶(GPT)、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e)、尿素(Ure)、尿酸(UA)、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C)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性别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同性别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 和 LDL 在50岁以前各年龄组女性低于男性,HDL 女性高于男性(P<0.05),50岁以后无差异(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的Glu、TG、TC、LDL和 HD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血清生化指标有差异;新疆锡伯族Glu、血脂水平与哈萨克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ICI与靶向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使用两种情况下,免疫反应介导性肝炎(immune-mediated hepatitis,IMH)的组织学表现差异。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抗ICI治疗发生肝功能异常且获得肝组织标本的病例21例。其中10例使用单药ICI,另11例使用ICI及靶向抗血管TKI联合治疗,观察组织病理形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2(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2)表达情况。结果:单药ICI治疗的IMH表现为程度不等、均匀分布于肝小叶及汇管区的炎性病变,并可出现小胆管炎、静脉内皮炎、Kupffer细胞活化及紫癜样变。8例(8/10)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2/10)出现轻-中度肝损伤。在使用ICI及抗血管TKI联合治疗的患者中,肝损伤往往较为严重,其中4例(4/11)出现中-重度肝损伤,肝细胞桥接坏死、大片坏死,汇管区中-重度炎性病变,部分小胆管上皮变性,伴显著界面性肝炎。在较严重IMH的病例中,较多CD8+的T淋巴细胞聚集在汇管区及肝窦内,且有部分肝窦内皮细胞表达PD-L1。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各有2例发生死亡,其中联合治疗组中有1例发生急性多发性肝炎,肝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肝功能不可逆损伤,最终患者因多系统免疫失调,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与单用ICI相比,联合使用ICI及抗血管TKI有可能造成肝细胞的叠加损伤,引起严重IMH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基于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CRP/Alb和P-CRP,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患者124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医学统计软件MedCalc 15.2.1比较基于时间的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对数秩检验比较总体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CRP/Alb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疾病分期相关(P0.05);P-CRP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累和疾病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ROC分析中,CRP/Alb和P-CRP的最佳截止值分别为0.835和9.47,高CRP/Alb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CRP/Alb组(P=0.001);高P-CRP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CRP组(P0.000 1);在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方面,高组患者的CRP/Alb和P-CRP预后明显差于高CRP/Alb或高P-CRP组和低CRP/Alb且低P-CRP组(P0.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受累、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临床分期、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Z检验得出CRP/Alb和P-CRP是优于CRP、Alb、PLT的基于炎症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术前CRP/Alb和P-CRP作为基于炎症的预后判断指标,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明确1例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患儿遗传学病因及其来源,并对该家系下一胎行产前诊断。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并对该孕妇行产前诊断,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结果患儿及其父母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SNP array检测结果显示患儿15号染色体15q11.2区段存在855.3 kb重复,该重复遗传至表型正常的母亲,父亲检测结果未见异常。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及SNP array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15q11.2微重复可能与体格/智力发育障碍相关,CYFIP1可能是其候选基因,但该重复仅可增加其发病风险,外显率较低,在临床咨询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Notch受体1(Notch receptor 1,Notch1)在肺癌脊柱转移瘤中的表达,并探讨Notch1 siRNA对肺癌干细胞(lung cancer stem cells,LCSCs)迁移能力和脊柱转移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ox2、Oct4和Notch1蛋白在肺癌脊柱转移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Notch1 siRNA转染到肺癌干细胞(A549-CSC),Transwell法检测Notch1 siRNA对A549-CSC迁移能力的影响;将BALB/C裸鼠分为两组:control siRNA组和Notch1 siRNA组,分别通过左心室注射control siRNA和Notch1 siRNA转染的A549-CSC,通过Mic-CT检测小鼠脊柱转移瘤的生长。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ox2、Oct4和Notch1蛋白在脊柱转移瘤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对照组(P<0.01);Transwell结果显示,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Notch1 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1);Mic-CT结果显示,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Notch1 siRNA组小鼠脊柱转移瘤生长显著降低。结论siRNA干扰Notch1能够抑制LCSCs迁移能力,抑制小鼠肺癌脊柱转移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不同染色情况的淋巴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92例,以亚甲蓝为示踪剂,根据92例乳腺癌患者SLNB中淋巴结染色情况的不同分为无染色组、完全染色组和染色不均组,病理检测3组患者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情况并作比较。结果92例乳腺癌SLNB共取得淋巴结256枚,平均每例患者2.8枚,无染色组(80枚)肿瘤转移率为13.8%,完全染色组(112枚)肿瘤转移率为43.8%,染色不均组(64枚)肿瘤转移率为62.5%,3组间肿瘤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SLNB中染色不均的淋巴结最易出现肿瘤转移,其次为完全染色的淋巴结,染色淋巴结附近看到的未染色淋巴结也有肿瘤转移的可能,宜一并切除送检,有利于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998.
文题释义: Micro-CT:即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遵循的是与用于医疗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相同的原理,但可提供更高分辨率,Micro-CT和高分辨率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是目前最有用的且拥有高分辨率的骨小梁和皮质骨超微结构成像,目前用于评估骨形态特征,作为传统组织学分析的补充替代方案。 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为X型胶原蛋白的特异性裂解片段,X型胶原蛋白是软骨细胞肥大分化的典型标志,在骨关节炎进展过程中,软骨细胞肥大及其合成的促炎细胞因子助软骨破坏。 背景:研究表明随着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增加,过度激活了的转化生长因子β1使骨吸收和骨形成解偶联,最终导致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中软骨下骨的硬化表型,且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导减弱骨关节炎的进展。 目的:检测前十字韧带横切比格犬骨关节炎模型中局部注射常山酮是否可以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方法:将18只雄性比格犬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骨性关节炎组及治疗组,后两组通过前十字韧带横切构建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于软骨下骨局部注射常山酮37.8 ng。在造模术后4,8,12,16周纵向测量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和X型胶原蛋白α1链血清标志物的水平;术后16周Micro-CT扫描观察软骨下骨微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及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评估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情况。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60304-07)。 结果与结论:①造模后8,12周,骨关节炎组X型胶原蛋白α1链水平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 < 0.01);②造模后8,12,16周,骨关节炎组CTX-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 < 0.05);③骨关节炎组软骨下骨的骨体积分数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增加,骨小梁分离度降低,骨小梁模式因子减小(均P < 0.05);④骨关节炎组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更高(均P < 0.01);⑤骨关节炎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更高(均P < 0.01);⑥对照组与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 > 0.05);⑦结果说明,局部注射常山酮可通过抑制软骨下骨中异常升高的转化生长因子β1,阻断异常骨重塑来减轻前十字韧带横切诱导的骨关节炎,表明这可能是骨关节炎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ORCID: 0000-0003-1388-5541(任姜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00.
文题释义: 头面部:头面部形态学特征的形成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水平影响着人的头面部发育,饮食成分、营养状况、环境因素会对头面部皮肤、皮下脂肪、弹力纤维的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头面部细胞生理功能。 容貌:头面部各个部位的形态特征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人的容貌,容貌是进行个人识别的主要依据,而不同民族或种族之间常具有一定的差异。 背景: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中约80%的哈萨克族分布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吉尔格郎乡对20-86岁之间的哈萨克族进行了活体观察和头面部的测量。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 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吉尔格郎乡测量了422例(男219例,女203例)哈萨克族成年人31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 结果与结论:①哈萨克族人群上眼睑皱褶出现率为92.7%;蒙古褶(内眦褶)现率为9.9%;铲型和平型门齿出现率分别为6.6%和93.4%;凸型、凹型和直型鼻梁出现率分别为7.8%、36.5%和55.7%;斜型、纵型和横型鼻孔出现率分别为69.5%、20.8%和9.7%;凸型和非凸型下颏类型出现率分别为68.2%和31.8%;有耳垂型和无耳垂型出现率分别为96.7%和3.3%;有额头发际和无额头发际的出现率为72%和28%;直发和卷发的出现率分别为99.1%和0.9%。②哈萨克族男性多属于圆头型、特圆头型(81.7%;52.5%)、高头型(93.6%)、狭头型(84%)、特狭鼻型(98.2%)、超阔面型(74%);哈萨克族女性多属于圆头型、特圆头型(76.4%;55.7%)、高头型(97%)、狭头型(84%)、特狭鼻型(98.2%)、超阔面型(74%)。③哈萨克族成人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头面部特征。ORCID: 0000-0002-9692-7585(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