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病变常累及多支冠状动脉,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等。传统的观念认为GABG中远期效果优于PCI〔1〕,但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使得这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糖尿病 (DM )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 方法 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 38例空腹血糖≥ 7 0mmol/L的ACS患者 (DM组 ) ,同期选择与之性别、年龄 (± 2岁 )、吸烟、高血压、心脏肌钙蛋白和心肌梗死史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的 4 7例作为对照的ACS患者 (NDM组 ) ,分别对两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及比较。 结果  (1)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DM组较NDM组高 (P均 <0 0 5 )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M组较NDM组低 (P <0 0 5 )。 (2 )DM组较NDM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低(2 3 4 0 %与 4 4 6 8%比 ,P <0 0 5 ) ;而多支病变的发生率高 (4 4 73%与 19 19%比 ,P <0 0 5 )。 结论 DM合并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 ,DM发生ACS是多因素协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01/09在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于2005-11集中来院随访,共随访到35例。根据BECK抑郁自评量表分为抑郁组(≥14分)和非抑郁组(<14分)。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离散度、校正QT间期;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含量,并分析QT间期离散度、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BECK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的相关关系。结果:35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相比,QT间期离散度、校正QT间期显著增大[(59.4±17.6)ms,(45.6±13.1)ms;444.0ms,397.5ms,P=0.02,0.03]。②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较非抑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显著增高[(5.50±2.14),(4.08±1.18)mg/L;(88.83±17.62),(76.78±13.47)μg/L,P=0.043,0.049]。③QT间期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r=0.421,P=0.029),QT间期离散度、C反应蛋白与BECK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之间未见显著相关。结论:①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复极离散程度增大,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②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有更明显的炎症反应和心室重构。③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心室重构或其他机制影响复极离散程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4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例(UA组)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例(AMI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例(SA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0例患者作为...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校正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及合并症的基线资料差异后,进一步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P<0.05),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的比例较高(P<0.05),既往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较低(P<0.05),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较高(P<0.05),血管开通时间较晚(P<0.05),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比例较高(P<0 05),且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4% vs 2.4%,P<0.001).采用倾向评分配对方法校正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及合并症数据资料后,不同性别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差异消失(男性vs女性:4.0% vs 4.4%,P=0.610).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女性并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心功能不全、慢血流、术后出血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可能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一结论还需要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6.
目的提高对A型主动脉夹层致冠状动脉闭塞的认识,防范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例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 h入院,经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狭窄。结果患者行支架植入术中突然呼吸停止,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回放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示大量心包积液,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致右冠状动脉闭塞形成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术中夹层破裂,心包填塞致死。结论主动脉夹层致冠状动脉闭塞非常罕见,一旦确诊,需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抽吸及不同途径给予替罗非班的急性期及远期效果.方法:99例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血栓抽吸(A)组、血栓抽吸+周围静脉替罗非班(B)组及血栓抽吸+梗死相关动脉内替罗非班组(C)组.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24 h及术后6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随访患者的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血栓抽吸后前向血流均达到TIMI 3级.B组及C组术后90 minST段回落、CK-MB峰值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90 min ST段回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K-MB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6个月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在改善心肌灌注、保护急性期左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纯血栓抽吸,且梗死相关动脉内给药优于周围静脉给药;血栓抽吸及不同途径给予替罗非班对远期左心功能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38.
目的: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急性干预对分离的豚鼠单个缺血心房肌细胞钙、钠、钾电流的影响。方法:使用酶解方法获得豚鼠单个心房肌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不同浓度G-CSF急性干预对钙通道电流-电压曲线、激活曲线、失活曲线,钠通道电流-电压曲线、激活曲线、失活曲线、静态失活曲线,延迟整流钾通道及其快成分、慢成分电流-电压曲线的影响。结果:随G-CSF浓度的增加,缺血心房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较缺血对照组有明显增大。当G-CSF浓度超过100μg/kg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增强维持于同一水平。当给予G-CSF浓度为300μg/kg时最大激活电压发生改变,较前有所增加。激活曲线与失活曲线未见明显改变。不同浓度G-CSF对缺血心房肌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电流无明显影响。G-CSF干预缺血心房肌细胞膜延迟整流钾电流未见明显改变,但延迟整流钾电流快成分在G-CSF 100μg/kg干预后明显增加,而延迟整流钾电流慢成分未见明显改变。结论:G-CSF对于缺血心房肌细胞部分通道的作用影响基本为非电压依赖性,但具有浓度依赖性,可能减少缺血心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过度聚集的治疗效果,为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1名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人(年龄73.4±7.6岁,男性352人),阿司匹林无反应的判定标准为体外花生四稀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0%。结果:共发现阿司匹林无反应者79人,占总入选人数的15.8%。阿司匹林无反应的发病率随着阿司匹林的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25mg组(n=142)、50mg组(n=319)和≥75mg组(n=40)的发生率分别为30.3%,10.7%和2.5%。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与阿司匹林无反应的发生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他因素,如:吸烟、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史以及是否使用潘生丁对阿司匹林无反应的发生无影响。结论:老年人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存在着相当比例的阿司匹林无反应现象,我们建议应该在严密的监测血小板活化程度基础上的进行阿司匹林使用剂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