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杨蕾  洪琴  池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6):1267-1269
目的 观察Homer 1a RNA干扰(RNAi)后SD大鼠脑组织突触数目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Homer 1a RNAi组(RNAi组,n=12)和对照组(n=12).运用侧脑室注射技术,分别向2组大鼠的侧脑室注射针对Homer 1a的RNA干扰病毒和无义病毒,等待病毒起效时间为7d,7d后从每组大鼠中随机抽取3只,应用8g·L-1多聚甲醛灌注固定脑组织,利用电镜技术观察大鼠纹状体及前额叶皮质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RNAi组与对照组相比,纹状体突触间隙显著减小(t=2.85,P=0.01);突触活性区长度有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P=0.08);突触数目(t=0.59,P=0.57)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t=0.30,P=0.77)无明显差异.RNAi组前额叶皮质较对照组突触活性区长度显著增大(t =2.40,P=0.02);突触后致密物厚度(t=1.72,P=0.09)有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突触数目(t=0.13,P=0.89)及突触间隙(=0.25,P=0.81)无明显差异.结论 Homer 1a RNAi大鼠在表现类似ADHD行为的同时,脑组织突触超微结构发生改变,提示Homer 1a参与的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组织中微小RNA-200家族成员(miR-200s)在肝纤维化形成及中药丹芍化纤胶囊干预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干预组在给予CCl4造模同时给予丹芍化纤胶囊(0.5 g/kg)灌胃,分别在4周和8周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指数和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ALT和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组织miR-200a、-200b、-200c、-141和-429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及干预4周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8周模型组肝纤维化明显,并且肝组织中miR-200a、-200b、-200c、-141和-429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丹芍化纤胶囊干预8周组肝功能生化指标及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肝组织中miR-200a、-200b、-200c、-141和-429表达均低于8周模型组。结论:miR-200s在肝纤维化形成及中药丹芍化纤胶囊干预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提示其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是潜在的中药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3.
14.
芮洪新  华晶  李婷  宋骏  王严  陈玲  洪琴  池霞 《江苏医药》2021,47(3):274-277
目的 分析109例2?4岁早产儿的下肢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高危儿门诊体检的109例2?4岁早产儿作为早产组(按年龄分为2岁、3岁和4岁三组,按早产胎龄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组),另选取85例同年龄段足月儿作为对照组,运用足底压力测试仪和姿势扫描仪系统测量腿型、足外翻、静态平衡能力以及足底压力分布等,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早期早产儿组左、右后足外翻角度以及左、右侧足底压力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晚期早产儿组前侧足底压力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后侧足底压力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4岁组早产儿的踝距以及左、右后足外翻角度大于同龄对照组(P<0.05).2岁组早产儿前侧足底压力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后侧足底压力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胎龄早产儿压力中心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较足月儿下肢生物力学参数更易发生偏离,且胎龄越小,发生偏离和异常的风险越高,需要针对早产儿的步态进行早期筛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智能发育迟缓儿童的气质特征,为临床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Carry儿童气质问卷对204例0~3岁智能发育迟缓儿童及112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与比较。 结果 智能发育迟缓儿童气质类型中难养型与启动缓慢型偏多,在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坚持性、注意力维度分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迟缓儿男女气质类型相近,但两组在活动水平和坚持性两个维度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发育迟缓儿童有其独特的气质特点,应结合其特点,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其智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指导母亲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式育儿压力问卷(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育儿环境调查表、母亲工作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400名南京市城区的3~6岁幼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母儿生理因素、家庭育儿环境、母亲文化程度及母亲工作状况相关因素中,母亲健康状况、母亲流产史、家庭住房面积、养育方法、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企业单位与事业及机关单位)、母亲工作量增减及母亲收入增减与母亲育儿压力差异有统计学相关(P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母亲的育儿压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快速自动命名和快速交替刺激测试(RAN/RAS Tests)学龄前本土化测试常模。方法 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利用本土化后的RAN/RAS测试对南京市区8所幼儿园的3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1)314名儿童(男156名,女158名)分为4个年龄组,性别比为1∶1.01;2)不同性别测试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组各个条目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P<0.001);3)时间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92~0.95,测试者重测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98~0.99,效度检测提示两两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土化后的RAN/RAS测试各指标有着显著的年龄梯度,符合发育规律,可作为国内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早期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子代4岁龄智能发育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单胎活产子代作为研究对象(ICSI,n=18例),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选取该院出生的自然受孕单胎活产婴儿为作对照组(SC,n=36例);排除标准:孕周<32周,体重<1 500g,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史者。利用中国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C-WPPSI)分别比较两组儿童4岁龄的智力发育水平。结果 比较两组儿童4岁龄智能发育水平后发现,韦氏智力测验中ICSI子代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均值在正常范围,但得分均低于SC组(总智商:ICSI 100.67±11.45,SC 115.33±10.82;言语智商:97.72±14.21,111.72±12.40;操作智商:104.83±7.87,116.50±10.6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两组智力异常的发生率,发现ICSI子代图画填充项目量表分<7的人数明显高于SC组(ICSI 4/18,SC 0/36,χ2=8.64,P<0.05)。结论 有限的样本量结果提示,ICSI子代4岁龄智能发育在正常范围,但韦氏智力测验IQ值低于SC组。ICSI子代远期智能情况需要通过更广泛、长期、系统的随访跟踪才能得出更为详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8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第一年体格追赶生长纵向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产适于胎龄儿1岁以内的追赶生长特点,探讨其追赶生长规律。方法:选择84名胎龄28~36周的早产适于胎龄儿(男44例,女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0~12月内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分别按实际月龄足月儿生长标准和纠正月龄标准进行Z评分评估并分析。结果:早产适于胎龄儿1岁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均出现追赶性生长,且增长最快的阶段均在实际月龄0~3月,体重追赶速度优于身长追赶速度。结论:生后前3个月是早产适于胎龄儿的快速生长期;体重与身长的变化存在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轻微及轻度听力损失(MMHL)包括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侧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类患儿可能存在声源定位困难、容易疲劳、噪声下言语辨别困难等症状,影响其语言、心理教育、日常生活。目前普遍认为该类型听力损失程度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相当多的MMHL儿童未得到及时干预。本文旨在总结MMHL对儿童的听觉、语言和言语、认知、学校表现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揭示MMHL儿童的发育特征,为这类儿童的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寻找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