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局及其高危风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低血糖患儿临床资料,依据NEC诊断标准及Bell分级标准(Ⅱ~Ⅲ级)纳入研究组(21例...  相似文献   
42.
背景: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早期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对于预测肺部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目的:克隆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P-C,并纯化SP-C蛋白。方法:提取正常人肺组织总RNA,RT-PCR技术获得SP-C cDNA序列,纯化后的SP-C基因插入至中间载体PMD-18T,得到重组质粒PMD-18T-SP-C,重组质粒经过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纯化回收得到具有黏性末端的SP-C cDNA,将质粒PET-28a同样经过双酶切后纯化回收得到与SP-C cDNA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质粒片段,将具有黏性末端的SP-C cDNA与PET-28a定向连接后得到重组质粒PET-28a/SP-C。然后将鉴定正确的PET-28a/SP-C重组质粒转入BL21中诱导表达。结果与结论: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序证实扩增的SP-C cDNA及其重组质粒经过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后,在5000~7500bp和250~1000bp处可检测到2条条带。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证实,质粒中插入基因长597bp,为一开放阅读框架,与GeneBank中公布的人SP-C cDNA序列相符。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的SP-C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7000处出现1条新生条带,与预期的大小一致。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克隆人SP-C基因并插入至质粒PET-28a中,构建了PET-28a/SP-C重组质粒,将其体外转化至BL21后可以表达SP-C蛋白。  相似文献   
43.
取栓加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外科急症,如诊断延误,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截肢乃至死亡之严重后果。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围手术期药物溶栓、抗凝治疗10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除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坏死而死亡外,余均获痊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临床表现均有典型的突发性患肢疼痛,麻木,皮温降低,皮肤苍白或暗紫,但无水泡发黑等明显坏死现象,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小腿及足部皮肤感觉、痛觉迟钝或消失。3例尚存足下垂。2例入院前3~4小时有再度患…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例临床可疑小儿气道异物,全部经螺旋CT扫描,将原始图象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象后处理,获得MPR,SSD,MIP,CTVE等重建图象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均能显示异物及在气管肉的位置,7例位于右侧支气管(5例位于右主支气管,1例位于右上吏气管,1例位于右中间支气管),5例位于左主支气管,8例位于气管。结论:多排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结合轴位图象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对指导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张梅  沈蔚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1214-1216
目的探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在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2例,给予瑞替普酶;对照组19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前后患者肺动脉压(PAP)、动脉氧分压(PaO2)、血压(SBP)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P降低,PaO2、SBP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牙龈出血、咯血、消化道出血、穿刺点出血及寒战等,且研究组牙龈出血、咯血和穿刺点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肺动脉栓塞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且出血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伴先天性骨折2型(SMABF2)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因ASCC1基因变异致SMABF2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为相隔4年出生的同胞兄弟,弟弟为先证者。2例患儿均因生后呼吸浅弱、肌张力低下、多发性关节挛缩收入院,均因呼吸衰竭予有创呼吸支持;均有手指屈曲畸形,双腕关节、双侧膝关节过伸,挛缩,双足内翻。X线摄片均示全身骨骼发育差,骨质菲薄,肋骨细小;先证者为左胫腓骨骨折,先证者哥哥为右肱骨中段骨折。先证者全外显子测序分析示ASCC1基因(NM_0011988002.2,OMIM:616867)存在未见报道的纯合错义变异c.913CT (p.305HisTyr),位于10q22.1,父母亲为杂合携带。中国内地尚无ASCC1基因变异报道。结论 SMABF2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SCC1是其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48.
芦根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微波法提取芦根多糖,测定其含量,并研究芦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探讨芦根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从清除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还原力和对脂质体抗氧化活性的测定3个方面研究了芦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 并同VC 进行比较.结果 芦根多糖含量为0.798%.微波法提取芦根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3,微波强度为大火,提取时间8 min.多糖还原能力仅稍次于抗坏血酸;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来说较弱;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在吸光度小于等于0.88时与多糖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 微波法对芦根中的多糖的提取有辅助作用,芦根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9.
裤带下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被广大术者所采用。为了追求创伤更小、疼痛更轻、切口更隐蔽的效果,笔者在改良三孔法”。的基础上改行二孔法(即将脐部二切口合二为一)LC,后又将二孔改在裤带下,该方法简单,易于普及推广,且患者乐于接受。现将2008年6月至今施行裤带下二孔法LC治疗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我国住院极早产儿(very preterm infant,VPI)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国7个地区28家医院新生儿科的2514例VPI临床资料,根据纠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的体重评估是否发生EUGR,分成EUGR组(n=1189)和非EUGR组(n=1325)。比较两组VPI的临床特征,探讨EUG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以体重评价,EUGR的发生率为47.30%(1189/2514)。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恢复出生体重后平均体重增长速率快和住院第1周累计热卡高是EUGR的保护因素(P<0.05),小于胎龄儿、达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长、累计禁食时间长、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时的母乳量少及达到全强化的所需时间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尽早达全肠内营养,及时强化母乳喂养,增加生后第1周的热卡摄入,提高体重增长速率,以及防治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降低VPI EUGR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