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38例胆道术后胆漏的病因分析和诊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和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病因,提出诊治方法与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收治的38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明确胆漏后选择单纯引流17例,再次手术13例,腹腔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内支架术5例,腹腔引流+生长激素3例.结果: 38例中,治愈3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住院时间2~8 w不等,以胆管腔内主动引流时间较短.结论: 术中解剖清楚,术毕用白纱布贴敷创面是发现胆漏最简单的方法.拨T管的时间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以4 w以上更安全.胆管的缝合应强调黏膜对黏膜.某些情况下可考虑胆总管一期缝合.胆漏的处理依据病情不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缩短病程,促进胆漏的愈合.急性弥慢性腹膜炎原则上应再次手术,腹膜炎局限者可考虑重置引流管,拨T管后胆漏可考虑重置引流管.腹腔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收效较好,住院时间短,加用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漏口愈合.  相似文献   
22.
OPN和MMP-2在肝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肝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肝癌组织OPN与MMP-2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OPN与MM-2阳性率分别为71.8%、57.7%.OPN的表达与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P<0.05).OPN与MMP-2在肝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OPN与MMP-2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估肝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3.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因肝外胆管结石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27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不含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胆道残石并常规放置右肝下引流管。结果术后14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均未特殊处理。术后平均住院8.73d。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内门诊B超复查,未发现胆道残石。216例(79.70%)获得远期随访,无一例发现肝外胆管狭窄。结论对经过严格选择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不应强调一律放置T管。术中精细操作和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排除残石后,一期缝合可作为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 ,我国人均寿命逐年提高 ,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也逐年增加。本院自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共施行 75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 81例 ,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1例中 ,男 5 5例 ,女 2 6例。年龄75~ 88岁 ,平均 78 1岁 ,其中 75~ 80岁 47例 ,81~85岁 2 9例 ,>85岁 5例。急诊入院 37例 ,门诊入院 44例。胆囊炎、胆囊结石 2 0例 ,胆总管结石 1 9例 (其中 4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2例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急性阑尾炎 8例 ,机械性肠梗阻3例 ,急性肠系膜上…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中P53和P-gP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胆囊癌组织中的P53和P-gP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胆囊癌组织P53和P-gP的阳性率分别为46.3%,56.1%。P53和P-gP的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P53,P-gP在胆囊癌中有一定的表达。P-gP是胆囊癌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P53与P-gP的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转移无关。P53与P-gP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时间性静脉用药准确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时间性静脉用药不准确数由204件/月下降到了36件/月.结论品管圈不仅提升了护士规范用药的意识,提高了时间性静脉用药的准确性,而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科室团队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116例Ⅱ~Ⅲ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均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羧甲司坦片口服,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羧甲司坦可显著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胰腺良性病变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施行该术式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20例患者均随访4个月以上,无术后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加重、慢性消化不良发生及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胰腺良性病变,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可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9.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蔚  龚永祥  张青 《眼科新进展》2011,31(5):480-482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出现的原因、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手术原则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患者10例(1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原因,总结手术方法 ,并观察手术疗效。结果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原因为眼轴测量误差3眼,术前未作测量2眼,A常数错误2眼,角膜曲率测量误差1眼,使用不合适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1眼,植入错误的人工晶状体1眼。眼轴长度<23mm者3眼,眼轴长度23~24mm者3眼,眼轴长度>24mm者4眼。手术置换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包括晶状体囊袋内植入8眼,睫状沟植入2眼。术后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9眼,裸眼视力在0.8以上者7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10眼。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2眼和后囊膜混浊1眼。结论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原因较多,眼轴测量误差是主要原因之一;眼轴过长、过短者较易出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意外;正确选择人工晶状体可减少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发生;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是处理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0.
沈蔚  龚永祥  张青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07-1509
目的:评价经睫状体平部中央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并对具体操作手法作一介绍。方法:对10例11眼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行联合手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前房形成,眼压稳定在21mmHg以下,视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睫状体平部中央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是治疗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