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黎丽  富琳岩  沈英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0):171-173,120
目的 探讨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2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HP治疗,透析时间为每日2h,联合组初始治疗2h HP和SLED同时进行,2h后继续行SLED治疗10~12h。两组均治疗3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炎性因子、肾功能及心功能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24、48h,两组IL-6、IL-10、TNF-α及Scr、BNP均明显改善(P<0.05),而联合组治疗后48h的各炎性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2、24、48h联合组Scr、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2、24、48h之间CVP、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各时点CVP、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SLED治疗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可有效清除体内炎性介质,促进肾功能恢复,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本院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度本院上报的39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中用量最大的4种中药注射剂共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4种中药注射液分别是血栓通、金纳多、灯盏花素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3.
王惠成  王健  扈福  沈英  杨美君 《中国药房》2001,12(10):619-620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溶液中戊二醛的含量。方法 :于戊二醛特征吸收峰的233nm波长处测定戊二醛含量。结果 :戊二醛浓度在100~1600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r=0.9998(n=5)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13 % (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4.
徐建华  沈英 《全科护理》2009,7(29):2714-2715
综述了癌痛的评估方法,并对目前癌痛护理现状进行以分析、讨论,为其能更好地治疗疼痛提供相关信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96.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指一类原因不明,反复发作但又有自限性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笔者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制备利格列汀(LGP)壳聚糖-磷脂自组装纳米粒(LGP-CS/LC-NPs),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溶剂滴入法制备LGP-CS/LC-NPs,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LGP-CS/LC-NPs处方中LGP与磷脂(LC)的质量比,CS与LC的质量比,以及醋酸溶液pH值;考察LGP-CS/LC-NPs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以及体外药物溶出速率;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LGP-CS/LC-NPs的细胞跨膜转运;考察LGP原料药混悬液和LGP-CS/LC-NPs经大鼠ig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以及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优化得到LGP-CS/LC-NPs的最优处方:LGP与LC的质量比为1∶3,CS与LC的质量比为1∶20,醋酸溶液pH值为4~5;制备的LGP-CS/LC-NPs的粒径为(195.5±7.8)nm,Zeta电位为(35.6±0.8)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LGP-CS/LC-NPs为球形“核-壳”结构;LGP-CS/LC-NPs的体外溶出速率显著高于LGP混悬液;LGP-CS/LC-NPs能有效提高LGP的跨膜转运能力;与LGP混悬液相比,大鼠ig LGP-CS/LC-NPs后可显著提高LGP生物利用度,且可较好地控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结论 以CS和LC作为载体材料,将LGP制备成LGP-CS/LC-NPs,能够显著提高LGP口服生物利用度,达到良好的控糖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肾内科高龄带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2011年3月9例插管高龄患者非计划拔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非计划拔管主要与高龄患者睡眠障碍,心理障碍,意识障碍、皮肤瘙痒、缺乏有效沟通、导管不舒适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高龄带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表达的方式,沟通的技巧,形体语言.结果:护患沟通使患者的满意率升高.结论:加强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