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集到的552例ADK报告的临床资料.结果 ADK发生男性(290例)略高于女性(262例),但基本平衡;10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高龄患者构成比高于其它年龄段;夏、秋两季共发生380例,占全年发生总数的68.8%;发生ADK最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占55.8%(308/552),中成药引起的ADK排名仅次于抗感染药物;静脉给药占ADR的绝大部分(65.2%);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大多数预后良好,本组无后遗症病例,无死亡病例;输液室报告率最高,报告人中护士占68.8%,药师占20.3%.医师占10.9%.结论 ADR难以完全避免,应加强对临床医护人员ADR知识的宣传;医生除合理用药外,还应积极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主动收集、整理ADR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调查分析1例药疹后再发药源性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用药的关联性,分析合理用药的价值。结果:头孢菌素类、丹红注射液及桂哌齐特注射液致患者发生药源性发热伴皮疹的可能性较大。结论:对已发生药源性损害的患者更应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的用药原则,以免遭受二次药物损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提高腹透操作者规范洗手依从性对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1月-2013.12月某三级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对其居家腹透操作者进行六部洗手法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培训前对本中心50例腹透操作者手部细菌培养菌落数≥10cfu/cm2 30例,菌落数<10cfu/cm2 7例,菌落数=0 cfu/cm2 13例;培训后再次行手部细菌培养菌落数≥10cfu/cm2 5例,菌落数<10cfu/cm2 6例,菌落数=0cfu/cm2 3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本中心50例腹透患者发生腹膜炎13例,占26%;培训后发生腹膜炎5例,占10%,两组比较腹膜炎发生率下降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对腹透操作者进行规范化培训六步洗手法,能明显减少手部细菌菌落数,有效提高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腹膜炎发生诱因,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于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4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于2013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对策,包括提高护士对相关相知的认知、进一步规范康复护理的时间及内容等措施,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康复锻炼依从性、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入院2周后较入院时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且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坚持康复锻炼的例数和时间均较之前明显提高(P均<0.01);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亦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在上海市郊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口头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其糖尿病足危险等级施以对应的健康教育分级管理。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足部护理行为水平以及糖尿病足风险等级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样本14例,最终纳入分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在随访半年及1年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随访半年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在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时、随访半年后、随访1年后糖尿病足危险等级构成比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危足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海市郊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改善其周围血管病变情况,降低糖尿病足风险等级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到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行手术者5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HAMA和HAMD评分,观察组分别为(6.9±1.2)分、(8.7±2.0)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10.8±2.7)分、(15.9±3.3)分(t=6.751,P=0.000;t=9.562,P=0.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χ2=5.097,P=0.000)。结论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术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7.
张萍  沈英 《重庆医学》2002,31(5):402-403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94-1995年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CMM,并复习有关文献,比较其眼底镜检查,巩膜透照,CT,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仪扫描等检查,结果:在本组5例患者中,眼底镜检查阳性3例,巩膜透照阳性4例,CT显像阳性4例,B超扫描5例均有特征性改变:肿瘤基底部的脉络膜有一个暗区,形成凹陷-“挖空现象”,结论:B型超声对于提高C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沈英  柳昌炳 《右江医学》2003,31(2):154-15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克林霉素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A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并与B组单用克林霉素治疗和C组不给药作对照。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克林霉素预防干槽症优于B组和C组,临床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复方紫柏膏是我院研制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及外伤引起的皮肤感染,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处方与制备 1.1 处方紫草150 g,黄柏30 g,地榆30 g,冰片30 g,当归50 g,大黄30 g,生甘草20 g,香油2 500 mL,凡士林100 g. 1.2 制备将紫草、黄柏、地榆、当归、大黄、生甘草分别置碾槽中粉碎成粗粉,按处方量称取上述各味中药粗粉,置容器内.加入香油浸泡24h,然后移至不锈钢锅内.加入凡士林,小火加温至煮沸,并在不断搅拌下煎炸15 min,趁热用3~4层纱布过滤,滤液冷至室温,加入过80目筛的冰片极细粉,搅拌均匀即得.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尤其是在剖宫产的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1]。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2]。教科书中要求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患者的术后体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 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 h;腰麻者术后宜多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3]。本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中规定,腰麻手术后必须去枕平卧6~8 h,以预防麻醉后头痛。但长时间去枕平卧会增加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部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为了解术后去枕平卧或侧卧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及腰痛发生率的影响,作者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采取2种卧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