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综述了 FHF 时的血凝障碍及其处理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在 FHF 时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及其功能改变,凝血因子的变化,血凝抑制剂 AT-Ⅲ的生理作用及其在 FHF 时含量的改变,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和低水平 DIC 的发生。介绍了以凝血酶原时间作为临床肝功能衰竭时估计血凝障碍的一个重要参数。最后对肝功能衰竭时血凝障碍的处理原则、防治出血倾向的各种措施以及肝素在低水平DIC 时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一、肝硬变合并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肝硬变患者常并发各种感染,轻者如口腔粘膜的反复溃疡、牙龈炎、皮肤毛囊的感染及疖肿;胃肠道的感染如腹胀、腹泻、腹痛及腹泻便秘交替;呼吸道感染如反复的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严重的可出现全身性感染如高热、寒颤、胸/腹水感染,甚至败血症.  相似文献   
33.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即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迄今仍无理想药物。国外曾有报道门冬氨酸盐对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我院传染病科于1981年1-12月应用上海第十三制药厂试制成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0例,有一定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扼要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治疗对象 1.1病例选择 需符合下列3项标准:①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肝炎。②黄疸明显。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平均在171.04μmol/1以上(不低于68.42μmol/1,黄疸病程在10日以内(以排除黄疸自然消退的可能性)。③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提示无应用钾盐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34.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型与鉴别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某些国家与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其病死率仍高。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诊断过晚,因而治疗开始过迟之故。本病的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有些病例由于临床表现很不典型,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此外,在本病确诊前,滥用具有抗结核作用的抗菌素也是造成病原诊断困难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对本病临床分型及其鉴别诊断的某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本例临床特点:(1)女性,48岁;(2)左上腹有隐痛,且痛时向背部放射;(3)1983年12月起出现黄疸伴皮肤瘙痒及大便灰白色,但无发热;(4)发病以来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但体重减轻较明显,2周来减轻5kg;(5)主要体征是全身明显黄染,全身皮肤有散在性抓痕;(6)实验室检查:SGPT112单位,总胆红素11.1mg%,复查为13.8mg%,1分钟胆红素  相似文献   
36.
慢性肝炎一般可分为迁延型及活动型二种。两者在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其治疗原则也有所区别。(一)迁延型肝炎(迁肝)的治疗: 许多学者认为对迁肝毋需治疗,因为它们通常都能自愈,只是时间方面的长短而已。但我们也确实遇到过少数病例可以迁延几年。当其未痊愈之时,终究对病人的心理精神状态是个威胁。因此,有人主张还宜进行适当的治疗,至少可给予心理与精神上的安慰,尤其是针对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对病人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威胁,即采取所谓“降酶措施”。笔者一般采  相似文献   
37.
随着人们对暴发型病毒性肝炎(暴肝)的不断研究,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有所提高。认为 Shwartzman 反应、机体感染肝炎病毒后的体液与细胞免疫方面的改变以及患者血清中肝脏再生抑制因子可能都有重要作用,尤其前者更为显著。由于机体凝血机制的增强,肝内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产生大块肝坏死,提示肝内微循环障碍在暴肝发病机理中的重要性。其次,暴肝时常表现为对 HBV抗原清除的加速和抗-HBs 及抗-HBc 体液免疫反应的增强,T 杀伤细胞在肝内大量集中可直接杀伤或通过释放淋巴因子间接损伤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另外,暴肝病人血清中肝脏再生抑制因子也占一定地位,它对培养肝细胞的 DNA 及蛋白质合成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咪唑类药物及其抗霉菌病的作用机制,并详述酮基咪唑的药理作用、体内代谢、副作用、与其他抗霉菌药物的协同使用以及在各种霉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等问题。综合文献资料表明,酮基咪唑具有如下优点:①广谱抗霉菌活力;②给药方便;③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④失活度低;⑤毒性低。  相似文献   
39.
本文综合了1984年国外医学文献,就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胸腺素与雄性激素的应用等问题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