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PBS/IC)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22例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临床予以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辅以行为训练及心理护理,观察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每日排尿次数、疼痛程度评分,0’Leary—Sant评分,判断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22例患者6个月后排尿次数由治疗前的(21.55±3.37)次,降低到治疗后的(13.08±2.03)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疼痛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6.89±1.42)分,降至治疗后的(3.06±1.0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O’Leary—Sant评分由治疗前(24.26±3.24)分,降低到治疗后(12.13±2.1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结论麻醉下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可改善PBS/IC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配合针对性的行为训练及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问质性膀胱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方法 对26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这些患者分别接受口服药物治疗、膀胱灌注治疗、膀胱水扩张治疗及膀胱逼尿肌内A型肉毒毒素注射等方法之一或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接受1次或2次以上尿动力学检查,同时,在治疗前后相同时间点进行盆腔疼痛和尿频/尿急症状评分(PUF).尿动力学检查检测指标包括残余尿量、最大尿意容量、初始尿意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道压.分别比较每项参数治疗前、后改善情况.对比患者主观指标PUF评分所得出的改善程度,比较并分析尿动力学参数与PUF评分的一致程度.结果 最大尿意容量与PUF评分的一致性比较:rs=0.879,P<0.05;初始尿意容量与PUF评分的一致性比较:rs=0.545,P<0.05;膀胱顺应性与PUF评分的一致性比较:rs=0.529,P<0.05;残余尿量及最大尿道压与PUF评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在间质性膀胱炎疗效观察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评估相关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患者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客观的依据;各尿动力学参数中,最大尿意容量、初始尿意及膀胱顺应性三者参考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23.
目的: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建立小鼠染毒模型并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30只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大豆油组)、SFN组[0.75 mg/(kg·d)]、DBP组[500 mg/(kg·d)]、DBP+SFN低剂量组[0.5 mg/(kg·d)]、DBP+SFN中剂量组[0.75mg/(kg·d)]、DBP+SFN高剂量组[1.00 mg/(kg·d)],每组5只,连续喂药2周后处死,测量睾丸重量、肛殖距(AGD)、AGD/体重、睾丸脏器系数等指标,并观察小鼠睾丸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取一侧附睾中精子进行精子计数、精子活力以及精子畸形率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DBP组AGD/体重、精子计数、活力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 < 0.05),睾丸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而DBP+SFN低剂量组各检测指标均优于D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FN能够明显改善DBP 导致的小鼠睾丸组织病变。结论:SFN可显著缓解DBP导致的生殖毒性,为进一步探讨DBP毒性作用和SFN的保护机制提供了合适的动物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采用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评估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患者与无LUTS症状女性志愿者之间的膀胱壁厚度(BWT)及逼尿肌厚度(DWT)之间的差异,探讨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确定膀胱壁、逼尿肌增厚的截断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对146例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女性LUTS患者,通过临床症状、尿动力检查、膀胱镜检查等进行临床诊断、分类,分别分为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组、低顺应性膀胱组和出口梗阻组3个亚组,将同期入院无LUTS症状女性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其BWT、DWT:取膀胱穹顶部及两侧3个点,取平均值并记录结果。对比分析各组年龄、BMI、BWT、DWT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将BWT、DWT分别带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分别计算膀胱壁、逼尿肌增厚的截断值。结果:研究组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组、低顺应性膀胱组、出口梗阻组BWT、D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试验组之间BWT、D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试验组中BWT、DWT值对比对照组中BWT、DWT值带入ROC工作曲线进行分析,以BWT增厚为标准判断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女性LUTS患者,曲线下面积为0.914,当BWT的截断值选取4.95mm时,对于膀胱壁增厚导致女性LUTS症状诊断价值最大。此时的诊断敏感度为84.8%,特异性为97.3%,约登指数0.821,诊断指数为182.1%。以DWT增厚为标准判断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女性LUTS患者,DWT曲线下面积为0.873,当DWT的截断值选取2.49mm时,对于逼尿肌增厚导致女性LUTS症状诊断价值最大。此时的诊断敏感度为72.7%,特异性为94.6%,约登指数0.673,诊断指数为167.3%。结论: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是评估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LUTS患者可靠的客观量化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膀胱壁增厚、逼尿肌增厚与逼尿肌不稳定及膀胱顺应性降低有明显相关性。以BWT=4.95mm,DWT=2.49mm作为截断值诊断膀胱壁增厚、逼尿肌增厚导致女性LUTS症状诊断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7月,按照纳排标准收治因前列腺癌拟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9例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记录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BMI值23.6 kg/m2(18.3~ 29.4 kg/m2 );平均手术时间168.0 min(125.0~249.0 min);平均操作时间119.2 min(85.0~194.0 min),平均备机时间12.4 min(5.0~ 36.0 min),无1例增加辅助通道,切口大小平均4.2 cm(3.5~5.0 cm);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9 d(12~26 d),术后即刻尿控3例,术后 1月复查6例患者尿控基本恢复。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腺癌,其中切缘阳性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6.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孕期暴露诱导的仔鼠睾丸发育中蛋白过氧化物酶6表达显著增高。 目的:进一步验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胚胎期暴露对胎鼠睾丸蛋白过氧化物酶6表达的影响。 方法:妊娠14~18 d按800 mg/(kg•d)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染毒孕鼠,妊娠21 d取出胚胎大鼠睾丸,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细胞过氧化物酶6的表达,以正常雄性仔鼠睾丸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实验组过氧化物酶6的相对表达量为0.205±0.020,对照组为0.110±0.02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过氧化物酶6主要定位于胎鼠睾丸Leydig细胞中。说明过氧化物酶6可能通过发挥抗氧化作用及刺激Leydig细胞增殖功能抵抗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毒性作用,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肾上腺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较罕见的神经母细胞性肿瘤,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0岁,因"发热1个月,发现右肾上腺占位3天"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无畏寒,无头痛、头晕,无血尿.  相似文献   
28.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症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尿频、尿急和盆腔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上尚无长期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该病病因不明,机制不清,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介质在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发挥关键作用.现将该信号通路在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29.
目的经耻骨后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和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2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的手术方法,其疗效有差异,文中旨在探讨2种方法治疗FSUI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210例FSUI患者中行TVT 98例(TVT组)、行TVT-O 112例(TVT-O组),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32.0±4.5)个月,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估两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O组较TVT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T-O组术后有17例患者主诉大腿根部疼痛,TVT组有10例患者主诉耻骨上不适,口服维生素B1,局部热敷及微波治疗,1月后症状消失。TVT-O组有8例患者出现剧烈咳嗽时仍有少量尿液漏出;TVT组出现8例,嘱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3个月后症状好转。TVT组患者术中出现6例膀胱损伤,术后出现3例吊带侵蚀,4例排尿困难,TVT-O组出现5例吊带侵蚀。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膀胱穿孔、阴道穿孔、吊带排异反应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VT和TVT-O均是治疗FSUI的有效手段,治愈率高,且TVT-O较TVT手术时间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更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