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利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确定盐酸非那嗪奈静脉注射后对脑梗死保护作用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利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剂量为0.25、0.5、1.0、2.0和4.0mg/kg的盐酸非那嗪奈舌下静脉注射,在脑缺血24h后先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取缺血侧脑组织切成5片用2%TTC溶液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梗死面积百分比和梗死重量、梗死重量百分比。以降低动物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梗死重量百分比和梗死面积百分比为评价依据。结论盐酸非那嗪奈对线栓法所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最低有效剂量范围在0.5~1.0mg/kg。  相似文献   
22.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减少,动员、迁移、归巢、分化能力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内皮型NO合酶(eNOS)是调节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关键酶。该文就eNOS与糖尿病内皮祖细胞功能失调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盐酸非那嗪奈(fenazinel dihydrochloride,FD)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SP)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7周龄大小的SHRSP,令其每日摄入约1 g食盐以促进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每日腹腔注射剂量为1、3、10 mg/kg的FD。观察SHRSP脑卒中发生时间、存活时间和脑卒中后的神经症状的改变。结果FD可延缓SHRSP的脑卒中发生时间,延长动物脑卒中发生后的存活时间(P<0.05或P<0.01),低、中剂量还可减轻动物发生脑卒中后的神经症状(P<0.05或P<0.01)。结论 FD对SHRSP有一定的抗脑卒中作用。  相似文献   
24.
赵婷  沈甫明 《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81-82,88
NALP3炎性复合体是新近发现的胞浆蛋白,主要参与免疫炎症应答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NALP3复合体与疾病的炎症反应相关,特别是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NALP3炎性复合体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NALP3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激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对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体外培养7d的原代大脑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氧糖剥夺组、PNU-282987(α7nAchR激动剂)组.氧糖剥夺组细胞氧糖剥夺12 h;PNU-282987组用PNU-282987预处理细胞24 h,然后氧糖剥夺12h.采用CCK-8测定3组大脑皮质神经元存活率,比色法检测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te,LD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hemeoxygenase-1,HO-1)、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量.结果 与氧糖剥夺组相比,PNU-282987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元存活率(P<0.05),降低LDH含量(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降低ROS产量(P<0.05),同时使HO-1蛋白表达升高、HIF-1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激活α7nAchR具有抗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盐酸非那嗪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非那嗪奈(fenazinel dihydrochloride,F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拴法制备大鼠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24h)模型。测定脑梗死面积;检测缺血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乳酸(LA)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制备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撤血清损伤模型及N-甲基-D-门冬氨酸(NMDA)损伤模型,检测FD对损伤细胞死亡率、SOD活性及MDA、LA含量的影响。结果FD可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升高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LA含量,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害;在细胞水平上,FD降低损伤细胞死亡率,升高SOD活性,降低MDA、LA含量。结论F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损伤、清除氧自由基及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7.
黄芪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MR)对麻醉开胸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用二步结扎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记录结扎前后心电图变化,4时后取心肌做NBT染色,确定心肌梗死程度。结果:黄芪注射液可降低开胸麻醉犬死亡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程度;减慢心率、对缺血区心肌坏死有保护作用。结论: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梗死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血压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9年,英国人Bevan等首次运用动脉内插管技术对人的血压进行了连续监测。从此,人们对血压的自发性波动有所了解。并且在8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血压波动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概念。但是,动脉内插管技术属创伤性研究,这使人体的BPV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至于用动物来研究BPV,难度很大。这是因为BPV的研究需要动物在清醒状态下连续长时间地记录血压,这有赖于一项先进技术:计算机化清醒大鼠血压连续技术。  相似文献   
30.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应侧重培养服务于医学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药理学作为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应该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调整课程内容,反映药理学前沿知识;注重启发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对医学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