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金  胡志东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汪复  谢轶  康梅  张朝霞  季萍  沈瀚  周万青  刘文恩  李艳明  俞云松  林洁  郭大文  赵金英  徐雪松  鄢超  徐元宏  黄颖  徐英春  张小江  王传清  王爱敏  王山梅  楚亚菲  喻华  黄湘宁  李继红  卓超  苏丹虹  张利侠  马娟  郭素芳  贾伟  李刚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单斌  杜艳  褚云卓  田素飞  汪瑞忠  房华  金炎  邵春红  刘江山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胡芳芳  魏莲花  邹凤梅  朱镭  孟晋华  胡雪飞  段金菊  康建邦  俞碧霞  董芳  郑红艳  沈继录  吴劲松  卢月梅  赵勇  龚萍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冯佼  薛顺虹  陈运生  孟青  顾洪芹  温开镇  张贻荣  周树平  周艳  王世富  廖龙凤  姜琳  贺雯  窦睿  岳春雷  黄文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4,(1):43-52
目的 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沙雷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变迁。方法 由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参与成员单位将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商业药敏测试系统按CHINET统一技术方案进行仪器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5年1月—2021年12月从我国不同地区53所医院临床分离到的沙雷菌属17 226株。分离的菌株数从2015年959株上升到2021年3 588株,自门急诊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雷菌占7.3%(1 265/17 226),住院患者菌株占92.7%(15 961/17 226)。17 226株沙雷菌属细菌中呼吸道标本占比最高(57.5%±2.5%),其次为血液标本(11.5%±1.5%)。7年连续监测发现除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呋喃妥因外其他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率均有所下降,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虽然耐药率数值有所反复,但仍从8.1%和8.3%降到5.3%和5.2%。成年患者来源的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二级医院。分离自儿童患者的沙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  相似文献   
62.
摘要:目的:探讨1株碳青霉烯耐药洛菲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Al 1611)的耐药机制。 方法:用K-B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对其进行药敏分析;ATB 32GN及16S rRNA进行菌株鉴定;改良Hodge试验及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PCR和DNA测序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及整合子相关基因;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 结果:Al 1611除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外,对喹诺酮类也呈现耐药;对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以及多粘菌素B显示为敏感;改良Hodge试验阴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该菌扩增出NDM-1基因,未扩增出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及整合子相关基因;接合试验未获成功。 结论:该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与产NDM 1酶相关,该基因可能并不存在于可经结合传递的质粒上。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方法和解释规则,分析其在临床APTT延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正常的患者,根据患者确诊情况,将其分为单纯因子缺乏组、抗磷脂抗体阳性组、Ⅷ因子抗体阳性组(后两组均属于凝血抑制物阳性患...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和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肺炎克雷伯菌115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细菌的敏感性;使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碳青霉烯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的编码基因和喹诺酮耐药基因。根据亚胺培南的MIC,将菌株分为碳青霉烯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NSKP)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分析上述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115株细菌对所测药物的不敏感率在30%以上;DNA分析显示blaCTX-M-14是最主要的blaESBL;oqxAB的流行率最高,为60.9%,并且在CSKP中的分布显著高于CNSKP组,而blaCTX-M、blaTEM和rmtB在CRKP组的分布在CNSKP显著高于CSKP组(P0.05)。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以减缓耐药元件的播散,预防CNSKP的产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菌落原位杂交法检测革兰阴性菌中Ⅰ类整合子的影响因素.并优化该方法。方法制备Ⅰ型整合酶基因的特异性探针,采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菌落原住杂交法检测革兰阴性菌中的Ⅰ型整合酶基因,并与PCR扩增法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菌落原位杂交法检测整合子的结果不一致。结论载体膜的选择,封闭剂的选用,杂交的时间和温度的设定等均对菌落原位杂交法检测整合子结果产生影响,应根据试验要求优化杂交体系,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流行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ICU人住患者各种标本分离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1.3%、铜绿假单胞菌20.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2.0%,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 G^-菌中上述3种是ICU主要致病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可选用阿米卡星,鲍氏不动杆菌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喹喏酮类。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对迈瑞BC-6800plus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406-2012)对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本底计数、携带污染、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正确度、不同吸样模式的结果可比性、实验室内的结果可比性和准确度进行测定评价。结果: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本底计数所有项目检测值均为0,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的携带污染均<1%。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仪器说明书上的要求,远低于行业标准要求。仪器的线性范围很宽,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1±0.05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0.95。与BC-6000plus的结果比对通过率为100%。实验室内结果比较仪器的正确度、不同吸样模式下的结果偏差和准确度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BC-6800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相似文献   
69.
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体。近年来,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pneumoniae,CRKP)广泛播散。研究报道,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在细菌的耐药进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PS的研究对于由CRKP引起的感染控制意义重大。该文阐述了CPS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KP的耐药性、致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现状,以及对12种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进行体外检测。结果 558例患者中213例培养出支原体,占38.17%:其中男性为80例(阳性率为23.88%);女性为133例(阳性率为59.6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5)。在检出的支原体中有3种阳性结果:解脲脲原体(uu)单项阳性163例(男性70例,女性93例,占76.52%);人型支原体(Mh)单项阳性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占1.88%)和Uu、Mh混合感染46例(男性8例,女性38例,占21.60%),其中Uu单项阳性明显高于Mh单项阳性(P〈0.005);并且在Uu、Mh混合感染中明显以女性为主,有明显差异(P〈0.005)。12种药物敏感性依次为:交沙霉素98.12%、美满霉素90.14%、强力霉素88.26%、四环素82.63%、克拉霉素73.71%、司帕沙星41.32%、左氟沙星29.58%、罗红霉素19.72%、阿齐霉素18.31%、氧氟沙星6.57%、红霉素5.16%、洛美沙星0.00%。结论 临床在治疗非淋菌性生殖道疾病时,应首先做支原体培养(包括Uu和Mh),然后根据药敏结果进行药物选择,实施足剂量和足疗程用药,对降低耐药株的产生、防止复发和提高治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在经验治疗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时,可将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及四环素等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