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在胎儿医学框架上构建的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新型管理和诊治模式。方法:在产前诊断门诊发现的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孕妇在胎儿医学门诊进行系统的预约登记,进一步诊断及咨询,组织由胎儿医学专家及小儿泌尿外科专家参与的胎儿医学多学科会诊,为孕妇制定胎儿在孕期、分娩期、新生儿期的一个完整的诊疗计划并实施定期随访。结果:55例产前发现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孕妇接受了胎儿医学会诊及多学科会诊。55例中失访5例;36例分娩,其中4例已接受手术并取得成功;14例选择引产,其中1例提交伦理委员会讨论后引产。结论:在胎儿医学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的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多学科诊治模式,优化了孕妇的就诊流程并利于孕妇做出进一步决定,为胎儿在孕期、分娩期、新生儿期作出一个完整的诊疗计划并实施,使新生儿得到早期干预并改善预后;根据疾病预后分组,并尝试将这一分组方法用于产前的咨询;探讨了伦理委员会制度在这一管理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早产儿的严重胃肠道疾病, 病死率较高, 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作为固有免疫的一部分, 单核/巨噬细胞在NEC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现就单核/巨噬细胞在NEC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在小儿食道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镜辅助下探条扩张技术在小儿食道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影响探条扩张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03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11例食道狭窄患儿采用探条扩张法进行治疗,按扩张次数将患儿分为3组,分析各组间病因、食道狭窄长度和狭窄食管直径对扩张效果的影响。结果11例患儿共接受了36次扩张,平均每例扩张3.3次(1~10次),无1例发生并发症。1例患儿已进行手术治疗,1例等待手术,总有效率为81.8%(9/11)。A组4例,均为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B组4例,主要为先天性食道狭窄和胃食管返流术后仍合并返流患儿;C组3例,以食道化学性烧灼伤为主。A、B、C三组患儿食道扩张前狭窄段平均直径分别为4.8mm(3.0~6.0mm)、5.0mm(4.0~6.0mm)、4.3mm(4.0~5.0mm);平均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8cm(1.5~2.0cm)、2.4cm(2.0~3.0cm)和6.8cm(4.5cm~10.0cm)。扩张有效率分别为100%(4/4)、100%(4/4)和33.3%(1/3)。三组间病因不同,C组患儿食道狭窄段平均直径虽小于其他两组,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食道狭窄段长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C组患儿扩张有效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胃镜辅助下食道探条扩张方法安全、有效。食道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扩张有效率高;化学性烧灼伤患儿存在反复多次扩张和再手术问题。食道狭窄段长度比狭窄段直径更能影响扩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临床上一直缺少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检测指标。本实验通过对肠道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测定 ,肠粘膜细胞的凋亡等改变 ,以期探讨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及粘膜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 ,指导临床工作。1 .动物模型的制作 SD成年雄性大鼠 1 2只 ,体重 (2 75± 50 )g ,以腹腔注射 1 %戊巴比妥钠 30~ 50mg/kg麻醉 ,消毒 ,置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 ,置颈内动脉插管以取血用。正常组仅做开腹及关腹手术为对照。实验组开腹 ,钳夹肠系膜上动脉 60min后 ,解除钳夹再灌注 2h制成小肠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2 .实验分组 正…  相似文献   
65.
目的回顾性分析各种食管异物嵌顿引起食管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因异物引起食管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异物种类、主要早期症状、近远期并发症、外科干预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例异物引起的食管穿孔病例,常见的异物种类包括纽扣电池(n=5)、鱼骨(n=4)和硬币(n=3),常见的早期临床症状包括发热(n=9)、呛咳(n=8)、咳嗽咳痰(n=8)、吞咽困难(n=6)、拒食(n=5)和颈部肿胀(n=4)。从穿孔部位来看,12例为食管上段穿孔,1例为食管中段穿孔,2例为食管下段穿孔。15例患儿中有12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最常见为肺炎(n=10)、颈部软组织感染(n=7)和纵膈感染(n=5)。5例因颈部或纵膈感染化脓而行脓肿引流术,其中2例因胸腔积脓引流不畅行开胸脓肿清除术、异物清除术;2例早期行食管破口胃镜下钛夹夹闭术。15例患儿中8例行胃造口术,4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2例行胃镜直视下鼻胃管置入术。11例食管穿孔患儿自行愈合,其中3例出现食管狭窄,经扩张治愈,1例因胃瘫而行幽门成形术;2例遗留食管气道瘘于3~6个月后行食管气道瘘修补术;1例因存在持续食管胸膜瘘行食管支架置入术而治愈;1例因感染死亡。10例患儿随访3个月至2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纽扣电池、鱼骨和硬币是常见的引起儿童食管穿孔的消化道异物。发热、呛咳等呼吸道症状是食管穿孔的早期预警症状。多数食管穿孔可不经手术修补而自行愈合,手术干预仅限于清除异物和引流脓肿。经合理治疗大多数异物引起的食管穿孔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6.
患儿:女,7d。因进食呕吐、口周吐白色泡沫7d于2005年11月17日住院。患儿系G2P1,孕41^+1周,羊水过多剖宫产,出生体重2750g。生后不久即出现口周吐泡沫,生后2h开奶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奶汁及大量痰液,外院治疗数天,平稳状态下转入我院。检查:T36.8℃,神清,反应可,口鼻腔可见大量泡沫,皮肤轻度黄染;口周无发绀,无呼吸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拥抱反射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及心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胸腹联合平片示先天性食管闭锁,不伴食管气道瘘(舟状腹,未见充气肠曲影和胃泡影);两肺气肿、吸入性肺炎。食管吞钡示食管近端盲端位于第五胸椎下缘,未见造影剂进入气管内。  相似文献   
67.
目的本文介绍4例I型食管闭锁延期食管吻合的治疗经验,供临床参考。方法4例均为女性,出生体重分别为2.75kg、2.30kg、2.45kg、2.50kg,无早产及窒息缺氧史,3例产前均有羊水过多史,出生后口鼻大量泡沫,置入胃管困难。x线片见食管盲端位于T2~T3水平而腹部无充气。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3d行第1次手术,采用单纯胃造瘘术,术中阻断胃远端,近端造影显示两盲端距离,证实两盲端距离为5~7个椎体,I期食管端端吻合不可能;术后予食管近端经鼻置管,每2~3h抽吸唾液,同时经胃造瘘进行肠道营养;第2次手术于12~16周后进行,经胸行食管食管吻合术。结果第1次手术时两盲端距离分别为7cm、5.5cm、5cm、4cm,术后经胃造瘘喂养;第2次手术时食管盲端均增粗明显,盲端间距均缩短,分别为5cm、4cm、3.5c、3cm,其中2例经松解周围粘连及肌层切开,完成一定张力下吻合。1例采用内牵引法,另1例行外牵引,5~7d后再次经胸行食管-食管端端吻合术。4例术后均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3例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扩张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2例存在胃食管返流,予保守治疗。结论对I型食管闭锁进行胃造瘘后延期手术可缩短食管盲端间距离,内牵引或外牵引法可在短期内诱导食管盲端迅速生长,为食管一食管吻合术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8.
对4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进行了分析。47例死亡24例,占51%,受累器官越多,死亡率赵高,本文就肺心病急性加重莽原 治疗以及肺心病并发MSOF的发生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9.
胎儿颈部肿块的分娩期子宫外产时治疗(附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畸形早期外科干预的一种新途径,即分娩时子宫外产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及对近期开展的1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颈部肿块成功进行分娩期子宫外产时治疗。结果在维持母-儿循环时给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建立机械通气,出生后8d切除颈部肿瘤,手术获得成功。结论及时产前诊断胎儿气道梗阻,通过分娩时子宫外产时治疗,在维持母-胎循环时使患儿获得气道通畅,改善了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至2008年间年龄小于2个月的腹膜后占位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收治病例12例,男8例,女4例,中位年龄4.5d,均因腹部包块入院。其中肾上腺血肿4例,B超及CT表现为肾上腺区囊性占位,24h尿3甲氧-4羟基苦杏仁酸(VMA)均无升高,门诊随访1个月左右肿块吸收;神经母细胞瘤3例,B超及CT表现为腹膜后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影,24h尿VMA无明显升高,其中1例为Ⅳs期,予化疗后手术切除,术后继续化疗,定期随访疗效满意;1例为Ⅳ期,皮肤结节活检明确诊断后家属放弃治疗;1例为Ⅰ期,门诊随访2个月左右肿块开始消退;畸胎瘤5例,B超及CT表现为混合性占位(囊性+实质性+钙化);24h尿VMA无升高;4例予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后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其余3例治愈出院,门诊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新生儿腹膜后占位大多能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肾上腺血肿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神经母细胞瘤可采用包括手术及化疗等的综合治疗,效果满意,也有一部分可自然消退,不需治疗。新生儿畸胎瘤大多为良性病变,可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