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Foxp3是Forkhead/winged helix家族的新成员,定位于X染色体上,通过叉头结构域与DNA特定位点结合,调节目的基因的活化与表达.Foxp3特异性表达于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中的CD4+CD25+Treg表面,在诱导CD4+CD25+Treg发育、分化与功能发挥中起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控T...  相似文献   
82.
利胆止痛胶囊对小鼠抗抑菌炎、镇痛和利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胆止痛胶囊的利胆、抑菌和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摘除小鼠胆囊直接称重的方法观测利胆止痛胶囊对正常小鼠胆汁量的影响.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观测利胆止痛胶囊在体外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观测利胆止痛胶囊抗炎消肿作用.运用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方法评价利胆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 0.72、1.44 g/kg的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减轻正常小鼠的胆囊重量,低剂量的利胆止痛胶囊对小鼠胆囊重量无明显影响.利胆止痛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25、50、50、25和12.5 mg/mL,对沙门菌无明显抑菌作用.0.72、1.44 g/kg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对大鼠足跖肿胀模型,高剂量(0.72 g/kg)的利胆止痛胶囊于给药后1 h起效,作用至少可持续4 h;中、低剂量无明显影响.0.72和1.44 g/kg的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热板法结果表明于给药后60~120 min均显著延长小鼠置入圆筒至开始舔后足时间.结论利胆止痛胶囊具有抑菌、抗炎、消肿、镇痛和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83.
郭英  陈鹏  谢建平  何波  沈志强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419-2421
目的 研究Corilagi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及LOX -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检测Corilagin 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 LDL)损伤HUVEC的保护作用,RT - PCR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mRNA表达.结果 Corilag...  相似文献   
8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通常呈渐进性,并且伴有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的炎症反应。中医外治法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其无明显毒副作用,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5.
三七丹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三七丹参(Sanqidanshen Tablet)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采用CCl4复制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0.5g/kg、1g/kg和2g/kg的三七丹参治疗,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并以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及肝纤维化分期。综合分析不同剂量三七丹参对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结果:高、中、低剂量三七丹参均有降低ALT、AST的作用。并显著降低HA、PCⅢ和ⅣC。经治疗后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少。其中高、中剂量组的疗效比低剂量组好,而高、中剂量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表明三七丹参具有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三七丹参高、中剂量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86.
在常规CT下发现肋骨骨折不难,但定位是第几肋骨骨折比较困难。作者自2005年1至8月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定位肋骨骨折,取得较为肯定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Inhibitory effects of copper-aspirin complex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铜(CuAsp)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Born氏法测定CuAsp对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用荧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观察CuAsp对兔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和TXB2的产生及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结果:CuAsp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5羟色胺的释放(IC50分别为17和19μmol·L-1,95%可信限为9-33和10-30μmol·L-1),且抑制TXB2的产生(P<005).CuAsp10mg·kg-1灌胃选择性抑制AA诱导聚集.降低血浆TXB2,同时升高6ketoPGF1α的水平(P<005).结论:CuAsp体内外均有比Asp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对由维生素K2、柠檬酸钙、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D3及辅酶Q10配伍形成的14个受试品进行抗去卵巢大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作用筛选.方法 14个受试品均由昆明云大医药开发有限公司配制提供,具体为:受试品1:维生素K2 (80 μg/kg)、受试品2:维生素K2 (80 μg/kg ) + 辅酶Q10(50 mg/kg)、受试品3:维生素K2(50 μg/ kg ) + 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4:维生素K2 (80 μg/kg ) + 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5:维生素K2 (50 μg/kg ) + 维生素D3(4 μg/kg)、受试品6:维生素K2(80 μg/kg ) + 维生素D3(4 μg/kg)、受试品7:维生素K2(50 μg/kg ) + 维生素E(40 mg/kg)、受试品8:维生素K2 (80 μg/kg ) + 维生素E(40 mg/kg)、受试品9:维生素K2(50 μg/kg ) + 维生素E(40 mg/kg) + 维生素D3(4 μg/kg)、受试品10:维生素K2 (80 μg/kg ) + 维生素E(40 mg/kg) + 维生素D3 (4 μg/kg)、受试品11:维生素K2 (50 μg/kg ) + 维生素E(40 mg/kg) + 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12:维生素K2 (80 μg/kg ) + 维生素E(40 mg/kg)组 + 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13:维生素K2 (50 μg/kg) + 维生素D3(4 μg/kg)+ 柠檬酸钙(500 mg/kg)、受试品14:维生素K2 (80 μg/kg) + 维生素D3(4 μg/kg) + 柠檬酸钙 (500 mg/kg).采用去卵巢(ovariectomy,OVX)方法复制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 (未切卵巢)、去卵巢模型组、30 μg/kg己烯雌酚阳性药物对照组和14个受试品组.受试品以1 mL/100 g体重每日灌胃1次,连续60 d;正常对照组动物灌胃生理盐水,连续60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花生油,连续60 d.末次给药后采用双能X线检测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矿含量 (bone mineral content,BMC)、原子吸收检测股骨骨钙水平.结果 (1)对BMD及BMC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13和14可明显升高股骨和椎骨的BMD及BMC(与模型组比较,P < 0.01),且受试品14的作用强于受试品13(与受试品13比较,P < 0.05).受试品1及由其配伍的受试品2、4、6、8、10、12均可增加股骨和椎骨的BMD及BMC(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5和9可以增加股骨和椎骨的BMD及BMC(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其作用与受试品1、2、4、6、8、10、12基本相当.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3、7和11仅增加椎骨的BMD,对股骨BMD无明显影响.(2)对股骨重量和骨钙水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受试品13和14显著增加股骨的湿重、干重、灰重,明显提高骨钙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 < 0.01,且受试品14强于受试品13;受试品1及由其配伍的受试品2、4、6、8、10、12、受试品5和9均明显增加股骨的湿重、干重、灰重,同时可提高骨钙水平,且作用相当.受试品3、7和11虽然可增加股骨的湿重和干重,但对灰重尤其是骨钙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14个受试品中,受试品13和14作用较强,且受试品14强于受试品13;受试品1、2、4、5、6、8、9、10、12、13具有基本相当的抗骨质疏松症作用,但均弱于受试品14;在本实验条件下,受试品3、7、11无明显作用.从组分配伍来分析,80 μg/kg的维生素K2及其配伍制剂均具有明显的增加骨密度和骨钙作用,其中配伍的维生素D3和柠檬酸钙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所用剂量的维生素E或辅酶Q10并不能明显提高维生素K2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89.
姚荣成  陈鹏  何波  杨仁华  王娜  沈志强 《中国药房》2013,(39):3675-3678
目的: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胆管引流法测定不同剂量利胆止痛胶囊(0.72、0.36、0.18 g/kg)对正常大鼠胆汁量的影响;以张力换能器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利胆止痛胶囊溶液(4、2、1、0.5 g/L)对豚鼠胆囊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一次性灌胃异硫氰酸-1-萘酯(ANIT)复制大鼠黄疸模型,测定不同剂量利胆止痛胶囊(0.72、0.36、0.18 g/kg)对黄疸模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的影响;一次性皮下注射四氯化碳(0.5 ml/100 g)复制大鼠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利胆止痛胶囊(0.72、0.36、0.18 g/kg)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与肝脏病理学的影响。结果:0.72、0.36 g/kg剂量下利胆止痛胶囊可显著增加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P<0.01)。1.0~4.0 g/L质量浓度下利胆止痛胶囊可呈浓度相关性地增加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条的张力(P<0.01或P<0.05)。0.72、0.36 g/kg剂量下利胆止痛胶囊可显著降低黄疸模型大鼠血清中TBIL含量(P<0.01或P<0.05);0.72 g/kg剂量下利胆止痛胶囊可显著降低黄疸模型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P<0.01或P<0.05)。0.72 g/kg剂量下利胆止痛胶囊可显著降低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AST、ALP活性(P<0.01或P<0.05)。病理组织学观测显示,0.72、0.36 g/kg剂量下利胆止痛胶囊可改善肝损伤模型大鼠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细胞结构凌乱等情况。结论:利胆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利胆、退黄和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模式对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Ⅰ(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Ⅱ(给予肠内营养制剂+静脉滴注鱼油脂肪乳)和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21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Hb、C反应蛋白(CRP)、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水平。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Ⅱ患者Hb、ALB、IgG、IgA、IgM均优于治疗组Ⅰ和对照组,CRP的改善情况优于治疗组Ⅰ和对照组;治疗组Ⅰ患者IgG、IgA、IgM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患者TLC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只要给予合适的能量供应,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ω-3鱼油脂肪乳可调节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