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81.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线粒体的损伤以及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防治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分离制备体外培养KC,接种于培养板/皿中,分成TCE染毒组、EGb保护组,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TCE染毒组以不同浓度TCE(0、0.125、0.5和2.0 mmoL/L)及不同时间(0、4、8、12和24 h)处理体外培养的KC,EGb保护组则以不同浓度EGb(0、10、50、100和150 mg/L)预处理 2 h后再用2.0 mmoL/L TCE进行染毒, 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不加入TCE和EGb,以使用含1%丙酮(体积分数)的培养基为溶剂对照组,以新鲜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和线粒体酶抑制率变化,检测ATP酶活力,间接反映线粒体能量变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情况。 结果: 随着TCE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ATP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酶抑制率升高,当TCE浓度超过0.5 mmol/L,作用时间大于8 h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b保护组在EGb浓度为10 mg/L时即可起到保护作用(与2.0 mmol/L TCE染毒组比较,P<0.01),当EGb浓度增加到150 mg/L时线粒体功能状态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5)。 结论: TCE可引起人KC线粒体损伤,EGb对这种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2.
新生儿科是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生儿科在全国儿童医院及各大综合医院均为独立的科室,具备鲜明的专科特色。随着医学的全面和深入发展,社会对中国医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需要不断深入和细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以提高专科医师的整体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文章以住培医师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结合医院新生儿科教学经验及国内外文献,从新生儿科住培医师职业素养、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及沟通合作能力的培训、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考核评估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探索一套适用于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体系,以期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新生儿科住院医师,满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3.
视觉及听觉刺激诱发语言通路的fMRI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诱发的大脑思维活动,大脑激活区域的差异。方法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组块设计,考查6例以汉语为母语的健康中国志愿者,接受中文单音节字的视觉和听觉任务刺激,通过组词来诱发思维活动时,相关脑区激活特点,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视觉任务主要激活了双侧额上回、中央前回及枕叶,左侧额中回、顶上小叶,右侧颞上回;听觉任务主要激活了双侧颞上回、中央前回及枕叶,左侧顶上小叶。听觉任务见到小脑和基底节区的激活。两种任务都伴随海马激活。结论组词过程激活的脑区交叉多。颞叶和枕叶在2种任务都有激活。  相似文献   
184.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有机溶剂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ormal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NHEK)的毒性作用。方法用0.25%的胰蛋白酶经冷温两步消化皮肤,分离得到NHEK,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根据中性红吸附试验测定的NR50结果,确定TCE染毒剂量。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反映其对细胞膜的损害,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反映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TCE可引起NHEK细胞活力剂量依赖性降低,TCE对NHEK的NR50值为4.525 mmol/L(3.922~5.128 mmol/L);NHEK细胞用0.125,0.250,0.500,1.000,2.000 mmol/L的TCE处理1,2,3,4 h后,LDH的释放显示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同样剂量的TCE处理NHEK,4 h后可引起MDA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最低浓度为0.500 mmol/L),SOD活力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最低浓度为0.250 mmol/L),与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相比较,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有机溶剂三氯乙烯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作用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肾脏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探讨TCE对豚鼠肾脏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实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且总致敏率>9%的判为致敏.在末次激发后24、72 h和1周3个时点分批采血,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取肾脏组织测定MDA水平以及总SOD(T-SOD)活力.结果 TCE组致敏率为65.0%,与溶荆对照组相比较,TCE致敏组24 h血清BUN、Cr都明显升高(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致教24 h组MDA水平明显上升(P<0.05);TCE致敏组与未致敏组比较,24 h组M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组SOD活力比溶剂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问有下降或升高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2 h致敏组SOD活力较非致敏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诱导的致敏豚鼠肾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氧化应激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分析孕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孕周SF水平与分娩结局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规律产检且连续3次SF检测的孕妇665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期SF的动态变化,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不同孕周SF与分娩结局间的相关性,并构建SF动态变化与分娩结局的群组轨迹模型。结果 随着孕周增加,SF水平下降,铁缺乏率增加。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孕8~16周、孕16~24周SF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32周SF水平与新生儿身长(β:-0.009,95%CI:-0.015~-0.003)、新生儿体质量(β:-3.331,95%CI:-5.201~-1.461)及分娩孕周(β:-0.013,95%CI:-0.019~-0.008)呈负相关。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拟合显示,孕8~16周SF、孕16~24周SF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整体>0.05),孕24~32周SF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身长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整体<0.05,P非线性>0.05),与新生儿体质量呈非线性相关关系(P整体<0.05,P非线性<0.05)。群组轨迹模型显示,SF浓度下降较快组早产率高于SF浓度下降中等组和较慢组(P<0.01),SF不同变化轨迹类型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24~32周SF水平升高与分娩孕周、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相关,孕期SF持续下降与早产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7.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应重视和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采取案例分析实验教学、角色扮演式实践教学和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等多种方式,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应急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脂肪组织神经酰胺(Cer)水平与并发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行减重手术的200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肥胖并发糖尿病(OD)组(n=56)与肥胖非糖尿病(OND)组(n=144).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手术切除的腹腔脂肪组织及临床资料.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脂肪组织中Cer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和脂肪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和IL-18水平.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脂肪组织Cer浓度、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脂肪组织中Cer浓度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脂肪组织Cer水平与肥胖并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OD组患者脂肪组织C16-Cer、C18-Cer、C24-Cer、C24:1-Cer及总Cer均高于OND组(P<0.05);OD组患者血清和脂肪组织IL-1β、IL-18水平均高于OND组(P<0.05);脂肪组织Cer浓度与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肪组织Cer是肥胖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Cer水平与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增加并发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 KD 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 KD 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73例,2组按入院当日或次日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心肌酶谱(CK-MB)并进行对比。结果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数在0~12个月龄组为19例,发生率为42.22%;13~24个月龄组为6例,发生率为18.75%;≥25个月龄组为5例,发生率为19.23%,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0~12个月龄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4个月龄组与≥25个月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D 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正常组相比较,WBC、PLT、CRP、ESR、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年龄、WBC、PLT、CRP、ESR、CK-MB 可作为预测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0.
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调查及其输注无效解决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调查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并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解决策略,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调查上海地区5家临床医院单采血小板输注情况,统计紫癜、发热、寒颤等输血反应发生比例,并对这些发生输血反应的样本进行HLA和HPA抗体筛选。对抗体阳性患者进行HLA和HPA分型,并从建立的已知HLA和HPA型单采血小板供者库中寻找HLA或HLA交叉反应抗原组(CREG)和HPA相同供者,进行血小板同型(或配合型)输注。结果调查期间5家医院共输注单采血小板2194袋,发生各类输血反应53例,输血反应发生率2.42%,HLA和HPA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4.5%。施行同型(或配合型)输注3例,其中1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超过80%。结论与手工混合血小板相比较,输注单采血小板可显著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临床血小板同型(或配合型)输注策略,对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