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沈彤  李晶 《黑龙江医学》2008,32(5):327-329
目的观察改进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M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探讨适合新生儿无创通气吸气峰压(PIP)范围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总结2000~2007年,我院儿内科88例新生儿RDS临床资料,分为两组。选择46例新生儿采用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为治疗组,另42例同样病情患儿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对照组,观察在相同模式下维持正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时,PIP范围及对预后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PIP值分别为(15.64±4.21)cmH2O和(18.76±6.35)cmH2O(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38.75±16.72)h和(50.35±21.64)h(P<0.0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分别为2例和8例(P<0.05);发生并发症者分别为6例和18例(P<0.01);抢救成功者分别为40例和29例(P<0.05)。结论在中等PIP下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疗效好、操作方便,取代了大部分有创通气,明显减少了通气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2.
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是应用特别的牵引椅,当颈椎在椎间隙受牵引力作用而相应增宽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类型的错位,用轻柔的正骨推拿手法复正,解除颈椎病的骨性压迫和刺激,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痊愈或明显改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正骨推拿法,特别对伴有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确定抗C型副鸡嗜血杆菌 (HpgC)的单克隆抗体 (mAb)的抗原表位。方法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从随机 12肽库中进行生物淘洗 ,用ELISA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 通过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生物淘洗过程 ,获得了抗HpgmAb结合肽。通过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 ,获得了高亲和性和特异性的结合肽 ,即Hpg的抗原表位。序列分析显示 ,结合肽恒定区的序列为WIHP。结论 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抗原表位技术 ,成功地获得了HpgCmAb的模拟表位 ,它可能是线性表位 ,非常有希望应用于实验性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4.
黔岭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黔岭淫羊藿(Epimedium leptorrhizum Stearn.)根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根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二烷烃(Ⅰ),β谷甾醇(Ⅱ),6,22-二羟基何柏烷(Ⅲ),宝藿苷II(大花淫羊藿苷A)(Ⅳ),2-O-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和Ⅳ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5.
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6~2000年报道的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黄酮类、酚苷类、苯乙醇苷类、色酮类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6.
一氧化氮与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承藩  沈彤  朱启星 《卫生研究》2005,34(4):499-501
一氧化氮(NO)是一种自由基,也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的信使分子。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种组织之中,在皮肤、心、脑、肝和免疫调节等病理和生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NO能双向调节角质形成细胞(KC)的凋亡,对许多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该调节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综述NO对KC凋亡的双向调节机制研究进展以及一些与NO调节失调相关的皮肤疾病。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fromtheLeavesofGinkgobiloba,GbE)对其拮抗作用。方法采用体外KC无血清培养方法,用中性红吸收实验(NetrualRedUptake,NRU)测定TCE对KC细胞毒性的半数抑制浓度NR50;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KC的损伤;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KC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活力;同时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TCE对KC的NR50为4.53mmol/L;KC在TCE(0.125,0.25,0.5,1.0,2.0mmol/L)作用1,2,3,4h后,LDH释放增加,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KC在TCE作用4h后,MDA的生成量显著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5;GbE(10,50,100,150,200mol/L)可以浓度依赖性的减少LDH释放、MDA的生成量,增加SOD的生成量。结论GbE可拮抗TCE引起的人KC损伤。  相似文献   
178.
黔岭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冰  沈彤  刘东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0):740-742
目的 研究黔岭淫羊藿(Epimedium leptorrhizum Stearm)。根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及硅胶制备薄层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根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淫羊藿次苷(I),淫羊藿苷(Ⅱ),淫羊藿次苷C(Ⅲ),icariesionl-4‘-β-D-glucopyranoside(IV),朝藿定C(V)。结论 化合物I-V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 KD 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 KD 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73例,2组按入院当日或次日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心肌酶谱(CK-MB)并进行对比。结果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数在0~12个月龄组为19例,发生率为42.22%;13~24个月龄组为6例,发生率为18.75%;≥25个月龄组为5例,发生率为19.23%,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0~12个月龄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4个月龄组与≥25个月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D 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正常组相比较,WBC、PLT、CRP、ESR、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年龄、WBC、PLT、CRP、ESR、CK-MB 可作为预测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0.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小潮气量、肺复张(RM)治疗重症肺炎肺损伤患儿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我院PICU 符合重症肺炎肺损伤患儿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所有入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试验组入院24 h内给予小潮气量(VT:6~8 mL/kg)机械通气和RM,对照组只给予机械通气(VT:8~10 mL/kg)。分析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变化、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儿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小潮气量基础上共进行RM操作73例次, RM后5 min、15 min、60 min气道峰压、呼吸频率、呼气末压力、吸气氧体积分数、平均气道压水平均低于RM前(P<0.05);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RM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气分析均较通气前改善(P<0.05);通气后两组患儿PaO2 / FiO2、肺动态顺应性、呼气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小潮气量、RM可以改善重症肺炎肺损伤患儿氧合功能,提高患儿肺的顺应性,患儿耐受性良好,能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