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21.
神经鞘瘤亦称雪旺氏瘤(Schwannoma′s),是外周神经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生于鼻、鼻窦和咽侧间隙者较少见。我科自1985年10月至1990年10月共收治4例,报道如下。 例1:男,26岁,左鼻翼根部无意中发现一包块,逐渐增大一年余,无疼痛及红肿、1990年7月住院。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鼻部检查左鼻翼隆起,该处触0到2.5×2.5cm~2包块,鼻前  相似文献   
12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儿童铅中毒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关注,而血铅筛查已成为早期发现儿童铅中毒的有效手段。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较为准确,已成为标准方法之一。但目前大多需采取静脉血,不易被受检小儿及家长所接受,使筛查工作难以普及推广;而微量末梢血测定易为受检者接受,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了解异常妊娠周期的生殖内分泌激素的特征。方法:以某纺织厂符合研究条件的轮班作业女工为研究对象,收集每日晨尿直到临床怀孕或满一年,所有尿样用放射免疫法(IRMA)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判断怀孕周期,并结合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代谢产物E1C与孕激素代谢产物PdG等的测定确定是否排卵及排卵日,从而判断EFL。对已确定排卵日的周期用酶免疫(EIA)法测定排卵日前后各8d尿中PdG、E1C。结果:正常妊娠周期(从排卵到受精卵着床这一段时间)组尿中E1C浓度在卵泡晚期及黄体中期显著低于临床自然流产(SAB)组(P<0.05),与早早孕丢失(EFL)组相比在黄体中期也明显偏低(P<0.05),但在卵泡晚期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PdG/E1C在黄体期d4-8的平均值正常组高于SAB组(P<0.05);FSH在排卵日当天正常组大于EFL和SAB组,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可见SAB可能与在妊娠周期黄体中期及卵泡晚期PdG/E1C降低、黄体中期E1C升高有关。妊娠周期尿样E1C、PdG测定可用于预测不良的生殖结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环境铅污染区婴幼儿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环境铅污染区建立新婚夫妇研究队列,并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及新生儿情况记录,在子代婴幼儿期进行体格测量和跟踪问卷调查;分别采取相应时期血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水平;纵向分析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结果婴幼儿身高Z标准分在母亲基线血铅高、低2组间,胸围Z标准分在父、母亲基线血铅高、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以内的身高增长率,在父、母亲基线血和婴幼儿血3种血铅高、低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样的血铅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Z标准分和身高增长率均呈负相关。结论环境铅暴露导致的婴幼儿体格发育迟缓与出生后暴露和出生前宫内暴露有关,与父母亲体内基线铅负荷过高有关,防治铅对儿童的危害应在出生前就开始。  相似文献   
125.
三氯乙烯诱导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三氯乙烯(TCE)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HEK)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TCE皮肤毒性的作用靶.方法 采用中性红吸附试验测定TCE对体外无血清培养的NHEK的中性红吸附减少50%的浓度(NR50值),确定TCE染毒剂量;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反映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氧化状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和测定细胞DNA含量,计算凋亡发生率及增殖指数(PI).结果 TCE对NHEK的NR50值为4.53(3.92~5.13)mmol/L;TCE处理NHEK 4 h后,MDA含量的增加和SOD活力的抑制均具有剂量-效应关系(r=0.98,r=0.93,P<0.01);TEM观察显示,与对照相比,TCE处理组细胞可见明显凋亡改变;FCM测定显示,DNA含量直方图中G1期前可见明显的凋亡峰,与对照组相比,TCE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空白对照及TCE 0.125、0.500、2.000 mmol/L组分别为18.42%、31.83%、38.63%、44.35%),而PI则明显降低(空白对照及TCE 0.125、0.500、2.000 mmoL/L组分别为4.99%、3.26%、2.48%、2.07%).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TCE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作用诱导NHEK凋亡,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II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及新药的审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7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0.5,1.0和2.0μg/kg三个剂量组,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用ELISA法测定人血清中rhTPO浓度.结果: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ke分别为(46.74±6.36),(48.53±2.29)和(51.88±3.34)h;T1/2ka分别为(2.17±0.53),(2.64±0.53)和(2.84±0.62)h;Tpeak分别为(10.00±1.51),(10.22±1.20)和(10.00±1.00)h;ρmax分别为(312.29±61.65),(465.14±46.94)和(811.34±106.73)ng/L;AUC(0-216h)分别为(17269.92±4470.23),(29710.56±3890.28)和(53358.41±5608.01)ng/L·h.结论:当以0.5~2.0μg/kg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时,其在正常人体内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消除半衰期较长.推荐II期临床给药剂量为皮下注射1.0μg/kg,1次/d,连续7d.  相似文献   
127.
杨志福  文爱东  赵磊  吴寅  沈彤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1465-1468
目的:通过IMMULITE 2000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Automated immunoassay chemiluminescent system,AICS)测定人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在二硫代苏糖醇和氰化钾存在的条件下,含甲钴胺的血清样品经100℃水煮后,用IMMULITE 2000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测定.并检测3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5 mg甲钴胺片的不同时间的血清药物浓度,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线性范围为10~1 200 pg·mL-1,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5.7%,99.5%和101.6%,RSD分别为10.7%,3.6%和4.1%;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0.3%,5.6%和2.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2.6%,4.3%和2.7%.甲钴胺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2.67±0.58)h,Cmax为(271±76.45)pg·mL-1,AUC(0~72h)为(5 722,33±1 630.04)pg·h·mL-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人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对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C)氧化损伤作用及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来源于3个或3个以上不同健康个体的皮肤KC细胞混合培养于K—SFM培养基中,利用中性红吸附实验确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据此确定TCE、PCE染毒浓度。染毒4h后,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水平;维生素E保护组使用不同浓度维生素E预作用2h后,再分别换入0.5mmol/LTCE或0.2mmol/LPCE与不同浓度维生素E混合物作用4h后,测定细胞内MDA、SOD、ROS水平。结果TCE、PCE能引起体外培养人皮肤KC细胞氧化损伤,且具有浓度一反应关系。而维生素E对其具有保护作用,能下调其氧化损伤,且具有浓度一反应关系。结论TCE、PcE能引起体外培养人皮肤KC细胞氧化损伤,而维生素E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行为影响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儿童铅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母亲孕中血铅等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 1996-2004年,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对队列内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其间对夫妇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情况记录,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代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样,98份脐带血样.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子代进行体格检查和儿童问卷调查,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对队列内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测试,并采集幼儿指血165份、儿童指血161份,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儿童血铅、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G±s)依次为(62.71±2.18)、(72.93±2.06)、(91.93±1.58)、(130.39±1.88)、(54.32±2.11)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μg/L的样本所占比率分别为32.38%,38.10%,45.34%,43.03%,10.20%和9.68%.男童违纪和分裂样因子得分高于女童,而抑郁和社交退缩因子得分低于女童(P<0.05).幼儿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6.1%,其中男、女儿童的发生率分别为15.7%,16.7%.儿童分裂样因子得分与母亲孕中血铅水平呈正相关(β=0.168,P<0.05);女孩残忍因子得分与脐带血铅水平呈正相关(β=0.294,P<0.05);而总分、抑郁、多动、违纪、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性、强迫性(男)因子得分与儿童血铅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对儿童行为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以儿童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有机溶剂四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PERC)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ormalhumanepidermiskeratinocyte,NHEK)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用0.25%的胰蛋白酶经冷温两步消化皮肤,分离得到NHEK,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用中性红吸附试验(NRU)测定PERC对NHEK的中性红吸附减少50%的浓度(NR50值),并据此确定PERC细胞毒性试验的染毒剂量;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反映其对细胞膜的损害,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反映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PERC可引起NHEK细胞活力剂量依赖性降低,PERC对NHEK的NR50值为2.16mmol/L(95%可信区间为1.27~3.07);0.05、0.10、0.20、0.40、0.80mmol/LPERC处理NHEK1、2、3、4h后,LDH的释放呈明显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以上浓度的PERC处理NHEK4h,可引起MDA含量增加和SOD活力抑制,且均显示剂量-反应关系,与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相比,引起差异有显著性的最低浓度分别为0.20mmol/L(MDA升高)和0.10mmol/L(SOD降低),均为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PERC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