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功能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粪质干燥坚硬,秘结不通,艰涩不畅,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无力、粪便不干亦难排出的病证。该病多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临床上分排空迟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和合并或混合型,多由肛管内外括约肌、直肠平滑肌动力障碍、直肠感觉功能损害等因素引起,此外,长期抑郁和焦虑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调经药是指具有调整月经不正常,治疗各种月经病作用的药物。月经病是妇科疾病中一大类,可以表现为月经先期、后期、不定期,经少,经闭,痛经,月经过多,崩漏等。中医理论认为,妇科疾病与肝、脾、肾的关系较大,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故调经药与理气、止血、活血袪瘀、健脾、补肝和益肾的关系较大,治疗时应结合这些药物一起运用。  相似文献   
73.
消导药的选用消导药是指具有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消除积食、通导留滞作用的一类药物。在临床上,积食留滞引起的病症很多,如脘痞、腹胀、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大便溏而不爽,多为实证,如同时见到气短乏力、神疲肢倦,则多为虚实夹杂证。胃主受纳饮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故积食留滞多伤脾胃。因此,在用消除积食、通导留滞的同时,如何配合健脾、补脾、益脾、和胃、养胃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治本用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感染,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归纳几种治疗方法如下: 一、疏表清热散风法用于病毒感染感冒发热,头痛恶寒,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方药组成:荆芥9克、银花15克、薄荷叶8克(后下),苏叶、苏梗各6克、淡豆豉12克,一日一剂,连服三剂。  相似文献   
75.
在古代,医是“治病工”,而工是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之总称,故在古医籍中把医生称“医工”。因为医疗技术高下有别,又有不同的称谓,如上工、中工、下工及良工、粗工、庸工、浅工等。《红楼梦》中写了不少到贾府治病的医生,有的有姓有名,有的有姓无名,有的无姓无名,约十余人。仔细分析,从这些医工分为上中下来看,主要反映在医德和医术两个方面。全书称作下工者,非胡君荣莫属。先是书中第五十一回说到他为暗霎看病时,治感冒(为外感内滞)风寒而乱用虎狼药,让略值一些医学常识的宝玉看出来。处方药物为紫苏、桔…  相似文献   
76.
77.
激素和中药合用治疗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激素在肾脏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以来,其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家的认可。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轻微病变型的患者,激素常为首选药物。但是,激素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柯兴氏征等。另外,在激素减量中出现的病情“反跳”,以及激素停用后如何防止病情不再反复等,在临床上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经长时间的探索,体会到在激素治疗的同时,正确、合理地加用中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激素治疗肾病的疗效。以下分三种情况,谈这方面的体会。第一种情况,在激素使用过程中,通过辨证应用中药,来提高疗效、减轻激素的…  相似文献   
78.
凡是具有制止咳嗽、降气平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药。止咳药很多,有宣肺、润肺、清肺、肃肺、降气、下气等不同。根据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选用,结合体质的强弱而取舍。怎样进行具体应用,试从以下内容进行分析。一、辨证选药止咳平喘药的辨证选用,主要着眼于肺之病变。尽管“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是咳喘的主要病变在肺。肺主宣肃,肺又主气。肺气失宣,肺气不降是咳嗽、气急、喘息的主要原因。故宣肺与降气在止咳平喘中尤为重要。针对临床上具体病证的选药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79.
<正> 杏仁和茵陈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历代医家据《神农本草经》所载,于功能和主治方面叙述颇详,特别到清代温病学说形成以后,在临床运用上更加深入。兹述其变通运用及笔者的临床体会,以供交流。调气宣郁:在清代温病学家的临床实践中,承先哲之说,颇多发挥。他们用杏仁以开肺气,取茵陈以宣湿郁,通过调畅气机治疗湿热病,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方剂。湿热病是湿邪与热相兼为患的一类病症。从病理上看,湿热壅阻,气机升降失常,蒸于上则头目昏糊不清,胸脘痞闷;注于下则溲便频数不爽,下肢肿胀,故治疗上调畅气机是十  相似文献   
80.
逐水药是指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一类药物。由于这类药物性猛力峻,服用以后引起了强烈腹泻,从而使大量的水液从大小便外解,故属于泻下药中峻下之品。逐水药主要用于水邪停留、蓄积引起的病症,如水肿、胸腹积水、喘满壅实、痰饮结聚、癫痫等症。由于水邪致病与肺、脾、肾的关系密切,故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