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抑郁症是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忧伤,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绝望,有强烈的自杀意向。此外,常伴有消瘦、早醒、便秘、厌食、性功能减退、精神萎靡等自主神经和躯体症状,有的还伴有精神病表现。  相似文献   
62.
肾脏病湿热证的研究(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3.
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肾炎诊断采用1992年安徽太平会议“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的标准。以血清肌酐<177μmol/L者为前期,内生肌酐清除率80ml~30ml/分者为研究对象。辨证分为主、次症定证法(用于临床)和积分定证法(用于研究),以便于实际应用。该标准的拟定,经古今文献复习、多个医疗科研单位近2000余例症状学与证候学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统计分析后写成初稿,经临床与实验验证、学术会议多次交流讨论修改,于1996年3月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64.
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证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  沈庆法 《中医杂志》2005,46(6):403-405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湿热证的形成机制、主要病理表现、临床转归以及运用湿温理论对CRF湿热证辨治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禀赋不足,阴阳偏颇是CRF湿热证形成的重要内因;(2)"肾主水液"障碍是CRF湿热证形成的根本原因;(3)脾胃湿热是CRF湿热证的重要临床表现;(4)CRF湿热证的病理过程及转归;(5)温病学理论在CRF辨证施治中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探讨,力求为CRF的中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5.
自从1978年以后,不少中医院校招收中医硕士研究生时,把温病学和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起作为四门中医经典着作列入考试课程,温病学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医界学者重视.在1982年全国中医急症经验交流会上,百分之七十的论文都涉及到湿病学的理论和临床问题.而不少中医学者把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艾滋病归入"温疫"、"伏气温病"的范畴.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学科领域里,对其不断发展和分化更为必要.兹就近年来工作以及体会,略陈管见,以供同道间交流用.  相似文献   
66.
大叶性肺炎是多见于寒冬和早春时节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青壮年为多见。临床上,以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严重者,则见核左移或中毒颗粒,迅速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胸痛、肺部啰音。病理变化主要为肺部呈现渗出性炎变成实变,常常波及整个肺的大叶。  相似文献   
67.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不同原因造成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一般情况下,人体内胃黏膜的损伤后修复能力是很强的,故慢性胃炎的形成是周围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反复、长期作用的结果,与人体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哮喘证治     
<正> 哮喘是劳动人民的常见病。特别在农村,更为多见。患者痛苦非凡,每逢气候突变,即见发作,并且越发越剧。气急之时,呼之不出,吸之不纳,真乃无性命之忧,有终身之累。哮喘的成因和机理哮喘的起因一般多先受风寒所致。正如叶天士在《临症指南医案》中说:“宿哮沉痼,起病由于寒入肺俞,内入肺系,宿邪阻于气阻于痰。”由于寒邪伏肺,痰浊内生,迁移失治,久郁化热。因此,当本病发作时,呈现本寒标热之象较多。即使经过清化,邪热已去,若寒痰未尽,仍有复发之机。脾为生痰之源,痰浊乃脾津所化;肺为贮痰之器,痰壅则肃降失司。病久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气失于肃降,脾气失于健运,穷必  相似文献   
69.
清利固精颗粒对系膜增殖性肾炎肾组织PDGF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利固精颗粒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清利固精组,每组8只大鼠。各实验组于第7天处死大鼠,采用RT-PCR检测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DGP-A、B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相比,清利固精组PDGF-A、B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0.01);清利固精颗粒降低肾组织PDGF-BmRNA表达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P<0.05)。结论:清利固精颗粒剂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加,可能与其能降低MsPGN肾组织PDGF-A、B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0.
清利固精颗粒对系膜增殖性肾炎IL-1β及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利固精颗粒(主药:地骨皮、芡实、土茯苓)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IL1β及TGFβ1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清利固精组,每组8只大鼠。各实验组于第7天处死大鼠,检测肾小球培养上清IL1β含量,检测肾组织TGF-β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IL1β含量及肾组织TGFβ1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利固精组肾小球培养上清IL1β含量及肾组织TGFβ1含量明显下降(P<0.01);清利固精颗粒降低肾组织TGF-β1含量疗效优于肾炎康复片(P<0.05)。结论:清利固精颗粒能降低肾炎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IL-1β水平和肾组织TGF-β1含量,抑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加,可能是其治疗MsPGN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