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者女性,58岁。五年前在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在服用泼尼松(强的松)7.5mg/日治疗。八年前发现有血压增高,最高时达29/16kPa(216/120mmHg),平时一直服用珍菊降压片及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每日0.1治疗。曾多次作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有心律失常。入院前5天,因控制血压、心率不满意,美托洛尔加量至0.1,二次/日。服药后5天,出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来院急诊。心电图示:高度(?)房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心律伴室内传导阻滞。体检:血压8/4kPa(60/30mmHg),心率35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及其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首先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53例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并对药物敏感的HL-60细胞株和对阿霉素耐药的HL-60/ADR细胞株中GC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进行比较。继而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HL-60细胞株及HL-60/ADR细胞株中GCS蛋白及P-g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耐药组临床标本中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且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值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r=0.6)。HL-60/ADR细胞株GCSmRNA及蛋白均过度表达,且明显高于HL-60细胞株,与此同时,HL-60/ADR细胞株的mdr1mRNA和P-gP的表达亦显著增高。结论:GCS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交替半身照射联合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治疗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影响.方法:将3例DLBCL患者采用美罗华配合CHOP方案以及交替半身照射治疗,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近期疗效有上升趋势,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交替半身照射联合美罗华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明显的增效、减毒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原因。方法回顾总结19例人工髋关节翻修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翻修原因。结果 19例中术前诊断松动8例,脱位3例,深部感染2例,髋臼磨穿2例,断柄1例,髋周及股部疼痛2例,假体柄刺透皮质1例。12例患者假体取出顺利,7例患者存在珍珠面骨长入假体移除障碍,12例作全髋置换翻修,4例臼杯松动或位置不良致脱位仅翻修髋臼,1例股骨柄穿通皮质更换双动头,2例因深部感染严重而作单纯假体取出和清创术。全组病例经6个月~5年随访,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分,术后平均84分,平均增加43分。结论目前基层翻修病例仍以早期国产人工髋关节置换者为主。翻修主要原因是:人工关节设计、质量因素和手术技术因素之不足,造成假体过早松动或(和)种种其他并发症导致手术最终失败。提示部分国产人工关节质量需改进,需具备相应配套器械,手术操作技术也有待提高,特别在基层医院,技术和其他因素的缺陷显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优点及术中、术后应注重的一些问题。方法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共计PSKA21个膝,男6例,女11例,其中双膝4例。年龄54~78岁。术前诊断全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骨质缺损4膝。术前X线膝关节测量膝内翻畸形17例,膝外翻1例,屈曲畸形21例,有膝关节手术史4膝。21例随访2~60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1]。结果术前平均62分,术后平均89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9°,术后平均115°,其中优14膝,良5膝,中1膝,差1膝。手术优良率90.0%。结论PS-KA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最大屈曲度,并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髌骨并发症在PSKA最常见,对于骨质疏松者,术中髌骨强力翻转易导致髌腱止点撕脱、上移,术后伸膝无力应予重视。强调术后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本辖区性传播疾病(STD)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59例STD患者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NG、UU及CT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UU35.04%、CT23.05%、NG15.02%,混合感染率以NG为最高(27.13%),CT次之(21.69%),UU最低(16.97%)。病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集中在19-42岁年龄段,占全部阳性例数的90%。结论:以UU、CT为感染源的非淋球性尿道炎(宫颈炎)在STD发病率中呈明显上升趋势,19-42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应作为STD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二代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C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代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其中尼洛替尼用药41例,达沙替尼用药23例;二代TKI中一线用药13例,二线用药51例,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观察整体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CCyR率、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MMR率及随访总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率(EFS);同时比较一线、二线治疗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访截止时继续二代TKI治疗43例,死亡14例,停药2例,失访2例,更改用药方案3例;整体治疗反应:CHR率98.44%,MCyR率64.06%,CCyR率59.37%,MMR率43.75%;整体生存情况:患者OS、EFS均随病程延长而下降.一线治疗CCyR率、MCyR率、MMR率均明显高于二线治疗(P<0.05);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二代TKI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明确,预后良好,安全性较好;二代TKI一线治疗CML相比二线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处方质量情况,寻求有效的处方干预措施,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依据2010年卫生部新颁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随机抽取实行处方点评前门急诊处方6000张,以及实行处方点评后门急诊处方6000张,分别统计合理、不合理处方数,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前不合理处方为350张,处方合格率为94.20%。实施处方点评后不合理处方为194张,处方合格率为96.73%,处方合格率比实行处方点评前提高了2.53%。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我院门急诊处方的合格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析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GCS基因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d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两者的差异。结果白血病耐药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白血病患者标本GCS基因扩增条带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7=0.6)。结论白血病多药耐药患者GCS基因的表达明显强于非耐药患者,GCS基因的表达与mdr1基因相关。提示GCS基因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弥可保联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诊断时高达7.5%的2型DM病人患有临床神经病变,且随病程延长有累积作用[1].目前国内外治疗DN的药物包括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肌醇、神经节苷酯、微循环促进剂和神经髓鞘修复剂等.本院自1998年以来试用微循环促进剂前列腺素E1(PGE1)与神经髓鞘修复剂弥可保联用治疗D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