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们应用骨欣肽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一定效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绝经后妇女及 6 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病人共 6 0例。男性 2 8例 ,女性 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4例 ,年龄 4 3~ 80岁 ,平均年龄(6 1.5± 6 .5)岁。男性 14例 ,女性 2 0例 ,女性绝经年龄 (49.1± 5.9)岁 ,平均绝经时间 (16 .9± 9.1)a。对照组 2 6例 ,年龄 4 4~ 79岁 ,平均年龄 (6 2 5±6 2 )岁。男性 10例 ,女性 16例 ,女性绝经年龄(49.3± 5.8)岁 ,平均绝经时间 (16 0± 8.1)a。入选条件 :(1)全组都有胸背或腰背疼痛及负重性疼痛 ;(2 )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OGTT~IRT)评价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G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9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在人组时行OGTT试验,其结果作为基线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服单次瑞格列奈行OGTT,B组服1周瑞格列奈行OGTT,C组服1周格列本脲行OGTT。测定各时刻真胰岛素(TI)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并计算TI/IRI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10/△G30.结果A组和B组服药后30min时TI和TI/IRI较基线明显增加(P〈0.05),△I10/△G30均较基线显著升高(P〈0.01);C组服药前后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格列奈改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其联合OGTT—IRT较常规OGTT—IRT能更真实反映新诊断的T2DM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53.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9.6%,这项调查是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等机构于2010年联合开展的。与普通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症状大都不典型,且心、脑、肾等并发症多,因此更要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循环的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功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MCV)组和非大血管病变(NMCV)组,27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NC)组.经流式细胞分析循环EPC数,同时采血进行EPC的分离培养,7d后鉴定并检测增殖及迁移能力,对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循环EPC数量、迁移、增殖能力指标及HOMA-IR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V组循环EPC数量少于NMCV组.HOMA-IR及HbA1c与循环EPC数量呈负相关.MCV组EPC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低于NMCV组.结论 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可能部分通过损害循环EPC的数量及功能,从而影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55.
糖尿病肾病与肝细胞核因子-1β相关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河南省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肾病患者与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exon2、exon3是否关联。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技术对9个糖尿病家系中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健康献血者进行分析。结果: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exon2、exon3未发现异常条带。结论: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exon2、exon3可能不是河南省汉族人群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56.
57.
58.
比较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生殖紊乱的治疗作用。45例患者均空腹口服罗格列酮4mg/d,共12周.结果提示罗格列酮对于纠正PCOS的性激素紊乱、无排卵性不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糖尿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异常.以往的研究集中在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对蛋白质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匮乏.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血浓度的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维生素B_1(VitB_1)水平变化,分析VitB_1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354例T2DM患者。根据DPN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on-DPN组,237例)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11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测生化指标及维生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itB_1水平与双侧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双侧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其他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Non-DPN组与DPN组VitB_1、VitB_6、VitB_(1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tB_1水平与HbA1c、总白细胞数量、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腓肠神经的SNCV、胫后神经的MNCV、VitB_6、VitB_9及VitB_(1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VitB_1和VitB_(12)是DPN的保护因素,病史和HbA1c是DPN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itB_1水平与T2DM神经病变密切相关,VitB_1是DPN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