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目的:评价新安医学经验方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及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脑络欣通改善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90例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d、治疗后28d 3个不同时间位点的血液流变学及P-选择素等理化指标,评价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28d的有效率为93.3%,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脑络欣通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1),脑络欣通组变化最为明显,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结论:脑络欣通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优于通心络胶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组方。  相似文献   
32.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及遗传某些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Wilson病(WD)ATP7B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WD基因第8外显子片段,扩增产物直接进行DHPLC检测分析,根据色谱峰型不同确定测序样品,经测序后确定突变类型。结果203例先证者中WD基因外显子8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为55.2%,Arg778Leu纯合突变22例,杂合突变90例,基因突变频率为33.0%。共发现3种错义突变、1种移码插入突变和1种多态性位点(C2310G),且多态位点C2310G与Arg778Leu突变完全连锁。其中76例先证者带有Arg778Leu杂合错义突变,22例为Arg778Leu纯合错义突变,10例为Arg778Gln杂合错义突变,2例Tyr713Silent错义突变(C2139G),2例为杂合2304C插入突变。结论WD基因外显子8是ATP7B基因的第一突变热区。DHPLC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快速简便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可用于WD的临床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复制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参芎嗪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注射液组、参芎嗪注射液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结果参芎嗪注射液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脑含水量及脑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参芎嗪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对脑缺血损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中医学又称"颤证"或"颤病",是一种长期、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常常伴随着非运动障碍症状,如嗅觉障碍、痴呆、抑郁、焦虑、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等。该病呈慢性进展性发展,可累及多个系统,以黑质多巴胺能系统变性和残存神经元出现特征性  相似文献   
36.
肝豆状核变性导致肝脏肝纤维化普遍发生,且纤维化程度严重,易发展成为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浅析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中医治疗,以期进一步深化该病的中医药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抗震止痉胶囊治疗帕金森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损害(PD-MCI)临床疗效。方法:60例PD-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行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抗震止痉胶囊,对照组加用健脑胶囊,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UPDRS、MoCA量表、SOD、MDA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0.0%,治疗组治疗后UP-DRS、MoCA、SOD、MD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震止痉胶囊治疗PD-MCI有一定临床疗效,并优于健脑胶囊。  相似文献   
38.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演变规律,对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探讨,提出其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铜毒内生,铜浊邪毒、酿生湿热,火热燔灼、引动肝风,痰瘀互结、形成癥积。临床治疗当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如湿热内蕴型治以清热化湿、通腑利尿,用大黄、黄连、半枝莲等组成的肝豆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治以祛痰化瘀、活血散结,用郁金、姜黄、莪术、丹参等组成的肝豆灵片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在病证结合的思想指导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证候要素为基本研究单位,以《神经病学》第6版《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4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中医证候分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豆状核变性常见证候要素为肝、脑髓、脾、肾、痰浊、血瘀、血虚、湿热。中医证候分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覆盖全部病例的94.5%。肝豆状核变性证素组合形式7种,单证形式前3位的为肝、脑髓、痰浊,两证组合形态前3位的为肝、脑髓,痰浊、瘀血和瘀血、肝;三证组合形态前3位的为痰浊、肝、脑髓,痰浊、瘀血、肝和痰浊、瘀血、脑髓;而四证组合以痰浊、瘀血、脑髓、肝和内湿、内热、脑髓、肝最多见。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核心病位为肝、脑髓,与脾、肾、胆关系密切,而痰浊、瘀血是该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内湿、内热关系密切,血虚、气郁等因素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奥卡西平片0.3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舒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变、焦虑情况(SAS评分)、抑郁情况(SD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AI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76.19%和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A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SDS评分虽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奥卡西平对PHN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及失眠情况,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