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后肝组织bcl 2、Bax蛋白的表达及黄芪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芪注射液组大鼠肝组织bcl 2、Bax蛋白表达的阳性表达指数。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肝组织bcl 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升高 (P <0 0 1)。②与模型组比较 ,黄芪注射液组肝组织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升高 (P <0 0 1) ,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降低 (P <0 0 1)。结论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后肝组织bcl 2、Bax的表达明显升高 ;黄芪注射可增强bcl 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这可能是黄芪防护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脊椎转移瘤为临床常见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7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拟探讨MRI在诊断脊椎转移瘤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1 一般资料 1.1 患者 女,44岁.突发右下腹剧烈疼痛伴多次呕吐就诊.体检:T37.6℃,P97次/min,R21次/min,BP 128/80 mmHg,WBC 6.7×109/L,RBC 3.7×1012/L,Hb 10.7/L.心肺(一),腹部稍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自MRI应用于临床后,逐渐成为对膝关节损伤检查的常用手段。本文收集90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MRI表现,并评价MRI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结石螺旋CT低辐射量扫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素涵  孔曙兵  陈浩  余开湖   《放射学实践》2012,27(5):536-539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3组:标准剂量组、低剂量组1和低剂量组2,标准剂量组采用120kV,180mA,螺距0.938进行扫描;低剂量组1和低剂量组2分别采用管电流120mA、80mA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标准剂量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由两位具有10年以上CT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影像诊断和图像质量评估,计算标准剂量和低剂量CT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对所有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并测量其客观噪声值。结果:两个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比较,CT剂量指数分别减少29.7%和55.5%,低剂量组1、2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敏感度均为93.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和95.5%,阳性预测值分别88.2%和100%,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方面,尽管剂量降低后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所有图像质量仍符合诊断要求。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满足泌尿系结石的诊断要求,大大降低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MF)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 分析9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MF 患者的X 射线、CT 及MRI 检查结果,并用3 种检查方法对CMF 进行 综合诊断。结果 9 例患者中有6 例CMF 发生在长骨,1 例发生在髂骨,1 例发生在下颌骨,1 例发生在足 骨。病灶形状多为类圆形或花瓣状,1 个为长管状;4 个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2 个病灶内可见点片状钙化; 7 个病灶可见周边硬化;3 例邻近骨皮质变薄,3 例突破骨皮质;MRI 检查病灶在T1WI 上为低、等信号,FS T2WI 信号强度呈等、高信号。3 例增强扫描所有病灶明显强化。2 例(33%)可见骨膜反应。4 例(67%)可 见相邻的骨髓水肿。结论 CMF 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隐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平片不能发现而实际却存在的骨折,常见于膝关节、脊椎、髋关节等部位,其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和核素骨显像,其中MRI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隐性骨折的最佳方法[1].现收集本院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17例脊椎隐性骨折病例,分析MRI征像,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脑部脉络膜裂囊肿属于神经上皮性囊肿,由于发病部位比较特殊,CT及MRI轴位常将本病误认为颞叶内囊性病灶,容易误导临床进行不必要的治疗。本文收集11例MRI诊断的脉络膜裂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脉络膜裂囊肿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年7月至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6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大螺距组。常规检查组采用12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转速1.0s/r进行扫描;大螺距组采用螺距3.0,转速0.28s/r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常规扫描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并测量其客观量化噪声值。结果:常规扫描组与大螺距组有效剂量分别为(4.1±1.3)mSv、(2.8±1.1)mSv,大螺距组有效剂量较常规扫描组降低了31.7%。两组可诊断的病例数没有明显差异(常规扫描组占96.7%,大螺距组占93.3%)。常规扫描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9.9±20.0、13.8±1.8,SNR分别为2.2±0.9、6.07±0.7;大螺距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3.2±9.7、14.3±1.4,SNR分别为2.0±0.8、5.3±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可以显著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