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513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1.
1998-200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998-2002年我国高出生性别比的人群、地域特征,为降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的出生性别比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1998-2002年间我国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城市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而农村普遍偏高,尤其是二、三类农村;中部地区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出生性别比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降低和产次的增加而增高,2孩以上的孩子随姐姐数的增多其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结论 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主要发生在农村2孩以上孩次的孩子中,是传统文化和农村经济落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欠缺等现状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建立了HPLC法测定维A酸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95:5:0.5),检测波长350nm。维A酸在2~1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15%。  相似文献   
93.
GLUT1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 1(GLUT1)的表达及其与1 8F 2 脱氧葡萄糖 (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 术前对 2 4例NSCLC患者进行1 8FDG PET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肺组织中GLUT1的表达 ,并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肺癌组织中GLUT1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与术前FDG PET检查所得标准化摄取值 (SU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 4例NSCLC标本GLUT1蛋白染色全部阳性。相应正常肺组织中 ,正常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均无GLUT1蛋白染色。肺癌组织中GLUT1平均光密度值与SUV值之间呈直线相关 (r =0 .86,P <0 .0 5 )。结论 GLUT1蛋白在NSCLC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 ,可能在NSCLC肿瘤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中医证候规范化理论基础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证候长期不能规范的根本原因是规范的基础不一致 ,邪正斗争贯穿于一切疾病过程中 ,正虚邪实是疾病和证候的本质。用脏腑定病位 ,审察邪正斗争态势 ,确定病性、病势 ;以病统证 ,以症定证 ,这是规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中山市登革热相关蚊媒密度动态及蚊媒孳生地情况,为预测登革热暴发流行提供基础资料,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血清学、布雷图相关指数、登革热蚊媒孳生地等监测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血清441份, IgC抗体阳性的16例,总阳性率为36.28%;各监测点5~11月份平均布雷图指数均超过5,分别为14.53、15.78、17.62、21.37、18.92、15.83、14.70.8月份的布雷图指数超过了20.媒介孳生地调查仅发现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结论 登革热在中山市部分地区仍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防止登革热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6.
低温保存肝脏糖原含量对肝脏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温保存供肝糖原含量与肝脏微循环功能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免为实验对象,采用术前24h禁食、普食及普食加静脉注射葡萄糖等方法制备4组糖原含量不同(P<0.05)的供肝模型.应用微循环多普勒血流仪测定4组供肝血流再通后30、60及120min时的血流量情况,并对供肝血流再通120min时肝功能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4组供肝于各时相,其微循环血流量值均表现为D组>C组>B组>A组,且各组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供肝再灌注120min时,4组受体兔血液中AST、ALT及AKP含量变化均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且各组彼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供肝切取前增加肝细胞糖原含量能显著改善再灌注期间肝脏微循环血流量.  相似文献   
9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和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资料收集包括饮食记录和分析、生化学指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及体测量指标四个方面。结果98例临床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平均标化饮食蛋白质摄入(NDPI)为0.96±0.25g/kg·d,平均标化饮食能量摄入(NDEI)为120.50±31.59kJ/kg·d。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根据NDPI将病人分为4组。组间各营养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实际饮食蛋白摄入低于KDOQI推荐值,而且这种略低的饮食蛋白摄入没有造成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增加。在我国现有的透析条件下需要针对氮平衡的前瞻对照研究确定合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蛋白摄入。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YM976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粘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COPD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比,阿辛蓝和MUC5A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UC5AC表达,RT-PCR检测MUC5AC 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YM976可以降低丙烯醛诱导的COPD大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肺泡巨噬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降低其肺组织MUC5AC的mRNA水平和MUC5AC蛋白表达。结论YM976能有效减少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数,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抑制大鼠肺组织MUC5AC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
141位暗娼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提高其自愿咨询检测的积极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中山市部分镇区的141位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超过6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自愿咨询检测,实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的比例仅占17.7%;但当其了解自愿咨询检测以后,表示愿意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比例超过70%。结论暗娼对自愿咨询检测的知晓率较低,应该加强宣传,增进暗娼人群对自愿咨询检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0.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两种透析方式的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分别对50个血透病人及46个腹透病人用短表36项(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用主观整体评估(SGA)分析其营养状态。[结果]两种透析方式在体力、疼痛、情感、疲乏等方面均无差别,社会功能方面腹透病人大于血透病人(P<0.001)。用SGA分析两组病人的营养状态并无差别,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营养状况与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营养状况好的透析病人其生活质量较好,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