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513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评价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26例接受链激酶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和27例未溶栓的AMI患者,分别在急性期及6个月后随访时测量并计算左心室容积(EDV和ESV),射血分数(EF)以及室壁运动指数(GWMI和RWMI)。以上各项指标在急性期时比较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在随访期再通组EF值明显高于未通组和未溶栓组,再通组左室容量减小。急性期各组心功能无差异,随访时再通组心功能较未通组显著改善。提示:链激酶溶栓能明显减轻AMI患者的左心室扩张,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对比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ESRD)病人在腹膜透析 (CAPD)初始时的临床状况 ,初步探讨糖尿病ESRD病人适当的透析时机。方法 入选了 6 7例接受CAPD治疗的年龄 5 0岁以上ESRD患者 ,其中糖尿病组 2 7例 ,非糖尿病组 4 0例。分别对患者的残肾功能、营养状况、合并症情况、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相比 ,糖尿病组CAPD病人开始透析时的血肌酐质量浓度、血浆白蛋白及握力检测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 ,而肌酐清除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糖尿病组的合并症指数评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活动能力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统计学检验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病人透析时机选择应根据病人的残肾功能、临床症状、合并症情况和营养状态综合考虑 ,应及时开始CAPD治疗。  相似文献   
53.
王曼  李雷  陈楚莹  陈建海  孙映梅  汪涛 《疾病监测》2015,30(10):834-837
目的 获得广东省中山市吸毒人群2010-2014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率变化趋势和新发感染率,评估吸毒人群HIV流行形势。方法 利用2010-2014年中山市强制戒毒所(戒毒所)全员HIV监测和哨点监测数据分析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采用Spectrum/EPP 模型、首次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开放性队列,三种方法估计2010-2014年吸毒人群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0-2014年,戒毒所全员监测HIV感染率分别为2.88%(52/1804)、3.33%(64/1920)、3.51%(62/1764)、3.40%(94/2765)和3.94%(86/2183),不同年份间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44,P=0.49)。2010-2014年哨点监测,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5.13%(12/234)、6.36%(18/283)、4.26%(12/282)、4.94%(12/243)和4.93%(10/20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6,P=0.85);非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1.81%(3/166)、1.13%(2/177)、 0.78%(1/129)、0.60%(1/166)和0.00%(0/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5,P=0.36)。2010-2014年新发感染率Spectrum/EPP 模型估计结果维持在0.23%左右;首次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估计最近一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28%、0.16%、0.29%、0.11%和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3,P=0.43);1971例重复检测者组成的开发性队列,合计随访4473人年,4例出现HIV抗体阳转,HIV阳转率为0.09/100人年(95%CI:0.01~0.18/100人年)。结论 2010-2014年,中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维持在5%以下,新发感染率维持在0.3%以下,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54.
王华  汪涛  汤礼军 《海南医学》2015,(2):235-236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周液体积聚期的微创手术方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重症胰腺炎伴有胰周液体积聚的患者接受序贯式微创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果 46例痊愈,2例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腹腔出血。结论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积液患者采用序贯式微创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并能提高生存率的合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辅助刺激仪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1~3级单侧下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以麻醉前泵注右美托咪定(D组)、麻醉前静脉滴注咪达唑仑(M组)完成刺激仪引导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完成神经阻滞用时、观察麻醉中患者的配合情况,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和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与M组比较,D组中穿刺时肢体扭动例数、呼吸抑制例数均减少(P<0.05),阻滞平均耗时缩短(P<0.05)和麻醉效果好(P<0.05)。结论: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辅助刺激仪的使用,能明显缩短麻醉用时、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索用不同方法评估中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率的有效性,评估中山市MSM艾滋病疫情流行形势。方法综合利用中山市人口学、哨点监测,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和BED捕获酶免疫试验(BED-CEIA)数据,分别采用Spectrum/EPP模型、BED-CEIA、首次CD4细胞计数和队列研究,估计2010-2013年MSM的HIV新发感染率。结果 Spectrum/EPP模型估计:中山市MSM 2010年新发感染率为1.85%,2011、2012和2013年维持在1.91%;BED-CEIA估算:2010-2013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9.14%、5.19%、10.86%和7.90%。首次CD4细胞计数估算:2010-2013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1.88%、1.99%、3.06%和2.01%。2010-2013年,VCT门诊125名MSM的开放队列,合计观察150人年,4例HIV抗体阳转,发病密度2.67/100人年。结论 Spectrum/EPP模型、首次CD4细胞计数和队列研究估计得到的2010-2013中山市MSM新发感染率相近;BED-CEIA估计得到的结果高于其他三种方法,存在高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7.
本文综述了弓形虫感染对人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寄生虫感染与宿主行为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行LC及ERCP胆管取石患者120例,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FTS组,n=55)和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传统组,n=65),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和恶心呕吐情况、输液时间、体质量下降、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FTS组术后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其肺部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及胰腺炎、切口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住院费用较传统组也明显减少(P〈0.05),体质量下降程度也低于传统组(P〈0.05),但术后24 h白细胞和血清淀粉酶比较,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LC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杭菊绿原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香豆酰基喹酸酯3’-单加氧酶(C3’H)和莽草酸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HCT)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基于杭菊转录组数据库克隆HCT和C3’H基因各2个,其中C3’H酶的2个基因CmC3’H1、CmC3’H2,HCT酶的2个基因CmHCT1、CmHCT2,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杭菊花芽分化期进行淹水胁迫,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使用qRT-PCR检测以上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然后使用HPLC法测定杭菊这4个基因的下游产物及其他指标成分含量。结果通过研究获得了4条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并且预测其氨基酸序列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pI),同时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qRT-PCR结果显示在花芽分化期对杭菊进行持续3 d的淹水处理会导致以上4个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内的表达显著变化。HPLC结果显示淹水处理后的杭菊C3’H和HCT所催化形成的下游产物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其他2种指标成分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杭菊在淹水胁迫下可以通过调节4种基因的表达来调控下游产物的合成,从而对淹水胁迫做出应答,而且花芽分化期进行淹水胁迫可以显著增强杭菊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处置的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4 例,女性6 例;年龄45~68 岁;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45(200,320) min,术中出血300(200,650) mL,术中左肝蒂在胆道镜引导下采用一次性切割吻合器离断,离断位置良好,无一例出现保留侧胆管损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和胆漏;无一例出现中转开腹;术后不良事件轻微,1例患者出现轻微漏胆,1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均为Ⅱ级,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恢复流质饮食时间90~102 h,术后住院时间8~13 d,住院费用为(4.02±0.36)万元。结论: 腹腔镜下胆道镜辅助Glisson蒂法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在器械、技术保障下是安全、可行的,且不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