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产生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是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自 1983年首次报道ESBLs以来 ,产ESBLs菌株在世界各地流行与传播的报道日渐增多[1~ 3] 。迄今已有多种检测细菌产ESBLs的实验室方法 ,其中双纸片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但双纸片间的最佳距离难以确定 ,因而影响其检出率[4 ,5] 。作者等采用 30、2 5、2 0、15mm 4种不同的距离 ,对 94株ESBLs可疑产生菌进行检测 ,同时…  相似文献   
52.
革兰阳性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SSSIs)、肺炎、败血症以及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为例,甲氧西林临床应用2年后即出现MRSA,此后50多年,该菌在世界各地医院中广泛传播。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出现并在全球播散,改变了MRSA感染仅发生在医院环境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53.
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总被引:109,自引:9,他引:109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联合国内8所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irby-Bauer法)和判断标准(CLSI/NCCLS2005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临床分离2277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6.9%,革兰阳性菌占33.1%。84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株约占61%,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8.4%。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69%(52%~93%)和82%(74%~95%)。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1.4%和81.9%。上海地区发现3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其中2株属VanA型耐药,1株为VanB型耐药。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38.9%(20%~57%)、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为39.1%(13%~70%)。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高度敏感,耐药率0%~3%。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上述两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30%,某些医院中出现了多重耐药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细菌耐药性各具特点,不同医院的同一菌种对同一药物的耐药率亦有很大差异。结论各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本单位合理选用抗菌药最具参考价值。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方案,同一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和控制细菌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4.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评价抗菌药物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时,通常主要的评价指标是:①临床疗效,即临床治愈率或有效率;②病原菌的清除。前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参数,因为临床治愈率或有效率仅显示感染已减轻或缓解,并不说明感染部位病原菌已被清除;而后则与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给药方案有关。目前认为后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5.
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03,自引:16,他引:103  
目的 了解2003年上海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使用纸片扩散法(Kitby—Bauer)对上海地区11所医院的22158株临床分离株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22158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3.6%(7449/22158),革兰阴性菌占66.4%(14 709/22158)。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的菌株分别约占59.8%和80.3%。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儿童患者中为62.8%.成人患者中为13.6%。ESBLs在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3.6%和44.2%。革兰阳性球菌中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抗菌活性最强,至今未发现对两者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对肠杆菌科细菌以及不动杆菌属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细菌耐药率低,但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者的耐药率为24.5%和16.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等对该2种药物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环丙沙星、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和复方磺胺甲嚼唑较敏感。结论 本组资料对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2004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63,自引:13,他引:163  
目的 了解2004年上海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Kirby-Bauer(KB)法对26890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NCCLS 2004年版标准判断及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890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5.3%(9497/26890).革兰阴性杆菌占64.7%(17393/26890)。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3.9%和82.9%。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儿童患者的检出率较成人患者为高.分别为70.1%和8.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耐药的VISA.VRSA或VRE菌株。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的检出率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别为36.5%和45.0%,24.0%的奇异变形杆菌亦可产生ESBLs。产ES-BLs菌株对大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两者对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作用较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好。结论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MRCNS)、儿童中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ISP和PRSP)以及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高,未发现糖肽类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较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好。本组监测资料对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2006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6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CLSI2006年的判断标准对31316株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结果31316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6.4%,革兰阴性菌占63.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64.6%和82.2%。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VISA)或耐药株(VRSA)。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6.0%和13.0%,青霉素不敏感株(包括PISP和PRSP)的检出率儿童中分别为73.2%和13.8%,成人中分别为4%和0。发现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在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0%、51.1%和19.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4.4%和15.5%。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5.5%和17.0%。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2.7%)、鲍曼不动杆菌(3.4%)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7.2%)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持续增加,出现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所有血培养阳性的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WH()NET 5.0进行分析.结果 华山医院1995到2004年十年间病史资料完整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共395例.共分离获4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7.4%、革兰阴性菌占45.1%、真菌占7.6%.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4%)、金黄色葡萄球菌(17.9%)、大肠埃希菌(13.6%)、肺炎克雷伯菌(10.8%)、念珠菌属(7.4%)、肠球菌属(6.0%)、假单胞菌属(6.0%)及不动杆菌属(3.7%).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占62.8%和87.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度为46.0%~78.0%和27.7%~40.4%.结论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略高于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念珠菌属在血流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9.
头孢哌酮-舒巴坦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评价头孢哌酮(cefoperazone,CPZ)-舒巴坦(sulbactam,SBT)合剂的体外抗菌作用,观察了CPZ-SBT对1146株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并与CPZ及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比较。CPZ-SBT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高于CPZ,在需氧革兰阴性杆菌834株中,对CPZ耐药者165株,其中94株(57.0%)对CPZ-SBT呈现敏感。CPZ-SBT扩大了抗菌谱,其对不动杆菌属、脆弱类杆菌等具有良好抗菌作用。与受试的其他抗菌药物相比,该合剂对肠杆菌科、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属等的抗菌活性与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相仿,较亚胺培南略差;对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的作用则与亚胺培南、替门汀和甲硝唑相仿。上述结果提示CPZ-SBT为一新的广谱抗菌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用于耐头孢哌酮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而对本合剂呈现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1995~2001年上海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方法对上海地区11所医院1995年1月~2001年12月所有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995~2001年血培养获分离菌4 00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6.5%,革兰阴性杆菌占43.5%;最常见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以及肠球菌属和伤寒沙门菌;1995~2001年血培养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由44.4%增至53.1%;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 结论 1995~2001年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在血液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增多明显;血培养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耐药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