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397例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与FAB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了解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急性白血病FAB分型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因素的影响。39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于治疗前抽取骨髓标本,采用短期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97例急性白血病中78例无分裂相,319例可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75例(占54.9%)。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3种类型的白血病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33/120例(占27.5%)、129/252例(占51.2%)和13/25例(占52.0%)。超二倍体41例(占23.4%),亚二倍体22例(占12.5%),正常二倍体112例(占64.0%)。AML染色体核型异常中与FAB分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74/129例(占57.4%)。结论:大约55%左右的急性白血病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一些特异性染色体异常改变是急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有明显相关性,染色体检查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体外探讨脐带血CD34+细胞经细胞因子刺激后的增殖、分化以及表面归巢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磁珠分选出脐血CD34+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4d。实验分组:A组:培养基对照组;B组:SCF+TPO+Flt3;C组:SCF+TPO+Flt3+IL-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前后CD34+细胞CD33、CD41、CD71、CD62L、CD162、CLA、CD44、CD11a、CD18、CD184、CD26表达;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FU)。结果 B、C两组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CFU都得到有效扩增,C组的有核细胞、CFU扩增倍数明显高于B组(P<0.01),但CD34+细胞扩增倍数低于B组(P<0.01);扩增后的CD34+细胞表达CD33、CD41、CD71的比例增加,其中C组的增加尤为显著;扩增后CD62L、CD162、CD44的表达减低,其中C组CD62L、CD44减低更明显;而CLA、CD11a、CD18、CD184、CD26表达均上调,C组的CLA、CD11a、CD18、CD184上调更为明显。结论脐血CD34+细胞经过细胞因子的扩增,虽然有核细胞及祖细胞的量增加了,但细胞发生分化,分化因子的作用更为明显。扩增的CD34+细胞表面部分与归巢相关的分子表达上调,有促进细胞归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汪健  郭万亮 《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470-471,478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由于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共同通道过长致使十二指肠乳头部Oddi括约肌不能控制和调节胰胆管汇合部,从而引起胰液、胆汁反流[1],最终产生一系列胆道和胰腺疾病。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胰、胆胚胎形成时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兔油酸(O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72 h内NF-κB、IL-10、GR、PT、APTT、Fib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 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n=24)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对照组6 h和实验组6、24、48、72 h(n=6)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0(IL-10)、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1)注射油酸48 h内,实验组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达到ARDS的诊断标准;72 h后呼吸功能有所改善,PaO2/FiO2>200 mmHg达不到ARDS的诊断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F-κB、IL-10、GR含量升高(P<0.05或P<0.01).肺泡灌洗液中NF-κB、IL-10、GR含量均比血浆中略低.(3)与对照组相比,OA 6、24 h 组PT明显增加(P<0.01);各实验组APTT均见明显升高(P<0.01),OA 6 h 组Fib明显降低(P<0.01).结论 兔油酸构建ARDS模型48 h内符合ARDS诊断标准,72 h后未能达到ARDS诊断标准.促炎/抗炎系统平衡可能影响ARDS的发展进程.ARDS时凝血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酸消解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质谱法(ICP - MS)同时检测土壤中铅、镉、铬、汞、砷、镍、铜和锌。方法 土壤样品用硝酸 - 氢氟酸体系全自动石墨消解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 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自动化的前处理方式增加了方法的安全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方法回收率为88%~110%,精密度为0.4%~6.0%,方法检出限为0.007~0.99 mg/kg。使用GSS - 23、GSS - 14土壤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8种元素的结果均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结论 本法操作安全、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土壤中8种金属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
许多研究显示,外科创伤和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我们以前的研究也发现,婴幼儿手术创伤后的急性期反应与早期选择性细胞因子IL-6的升高有关,IL-6升高与手术应激程度有关。最近报道显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产生和感染、应激以及免疫系统的活性密切有关。本文旨在观察婴幼儿大手术后NO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汪健  孙建 《吉林中医药》2002,22(3):34-34
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痛、腹泻反复持续发生,及粪便中含粘液脓血便甚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特点。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8例,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中晚期肺癌发生耐药后行原TKI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有无生存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线化疗联合第一代EGFR-TKI治疗中晚期肺癌发生耐药65例,按照后续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纯组(单纯培美曲塞化疗)35例和联合组(原TKI联合培美曲塞化疗)30例,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和总生存期(OS)。结果:DCR单纯组51.43%,显著低于联合组的80.00%(P<0.05);中位FPS单纯组6.0个月,显著低于联合组的8.0个月(P<0.05);中位OS单纯组8.0个月,显著低于联合组的10.0个月(P<0.05)。结论:在耐药后使用原TKI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培美曲塞化疗,且在Ⅳ期肺癌患者中效果更好,而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0.
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ductal union,APBDU)时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过长的共同通道,胆汁和胰液互流,引起多种胰胆系统病变.APBDU胆管癌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且发生年龄也比正常人提前.尽管对APBDU进行了大量研究,其机制还未完全明了.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已有的动物模型与人类的生理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