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汪健  彭勃  席刚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496-1498
目的 探讨在神经内科诊治的非卒中住院患者发生卒中的可能原因和机制,提高院内卒中的防范意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后发生的或转入我科诊治的23例急性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1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就院内卒中发生的可能原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院内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心脏疾病、过度降血压、脑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妊娠、骨科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等;引起出血性卒中的相关因素有:溶栓/抗凝/降纤、脑血管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创伤等.结论 院内卒中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在入院早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及时消除潜在的卒中危险,对预防院内卒中及减少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卢春玉  汪健 《医学信息》2009,22(2):106-106,109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儿童甲状腺肿瘤12例。结果甲状腺腺瘤8例,甲状腺癌3例,甲状腺囊肿1例。均行手术术后予以甲状腺素片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儿童甲状腺肿瘤预后较好,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3.
脐膨出 (omphalocele)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畸形。 1990~ 1999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共收治 12例新生儿脐膨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10例 ,女 2例。入院年龄在生后 3~ 2 0h ,平均 10 .8h。患儿为第 1胎者 1例 ,第 2胎及第 2胎以上者 11例。足月顺产 11例 ,早产 1例。就诊时囊膜均完整。脐部缺损直径 <5cm 9例 ,>5cm 3例。并发肠旋转不良 11例 ,美克尔憩室 8例 ,肝囊肿 1例 ,双侧马蹄内翻足 2例 ,尿道下裂 2例 (Ⅱ°、Ⅲ°各 1例 ) ,隐睾 4例 (单侧 3例 ,双侧 1例 ;Ⅰ°2例 ,Ⅱ°2例 )。1…  相似文献   
34.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硬化性血管瘤 (pulmonarysclerosinghea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 ,我们自 1991年 9月至2 0 0 2年 8月 ,共收治 1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3~ 80岁 ,平均5 14岁。 4例无临床症状 ;余者临床症状为咳嗽 9例 ,胸闷 4例 ,痰中带血 3例 ,胸痛、发热各 1例。术前均行胸部X线检查和CT扫描证实肺内结节性病变。 1例在同一肺叶内有 3个病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为阴性。15例均经手术治疗。病变多位于脏层胸膜下 ,为孤立性圆形或卵圆形结节 ,无包膜 ,边界清晰。其中左肺下叶 9例 ,右肺 6例中上、中…  相似文献   
35.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 ,探讨围手术期的特殊处理。方法对 1 974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0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依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结果术后并发症 1 8例 (8 9% ) ,远期随访 1 89例 ,有效组 1 5 9例 ,(其中显效 96例 ,良好 6 3例 ) ,无效组 30例 ,远期死亡 6例 (3 2 % )。术后血小板上升速度 1周内≥ 1 0 0× 1 0 9/L者共 1 1 8例 ,有效组 1 1 0例 ,占有效组 6 9 2 % ,无效组 8例 ,占无效组 2 6 7% (χ2 =1 9 4 5 ,P <0 0 1 ) ;术后血小板上升峰值≥ 2 0 0× 1 0 9/L者 5 6例 ,有效组 5 4例 ,占有效组 34 0 % ,无效组 2例 ,占无效组 6 7% (χ2 =9 0 3,P <0 0 1 )。脾脏病理定量检查与术后远期疗效相关。结论 术后 1周内血小板≥ 1 0 0× 1 0 9/L或血小板峰值≥ 2 0 0× 1 0 9/L者均预示脾切除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总结脾切除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紫癜49例。方法 1996年1月-2001年12月脾切除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9例。结果 和术前均在内科明确诊断和接受正规治疗。42例患儿术后效果显,7例部分显效。全组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脾切除是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研究表明,男性原发无精和严重少精症患者中大约有7.5%~15%存在Y染色体上无精子因子AZF区域微缺失,童先宏等曾报道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症中AZF缺失的发生率31.11%.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常导致男性生育能力的下降或丧失,由于这种缺失患者尚有少量的精子,所以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解决了他们的生育问题,但使用这种技术将有AZF区域缺失的精子注入卵胞浆内,  相似文献   
3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和TLR4活化对人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MSC)诱导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供体BMMSC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TLR2激动剂(PAM3CSK4)和TLR4激动剂(LPS)活化人BM-MSC,收集培养上清,趋化实验测定BM-MSC培养上清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了解TLR2或(和)TLR4的活化对BMMSC诱导CD34+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ELISA法定量检测培养上清中趋化因子SDF-1的分泌水平。结果:人BMMSC表面表达TLR2水平分别为(31.5±4.6)%和TLR4(85.6±6.7)%。与未加培养上清的空白组相比,对照组、LPS和/或PAM3CSK4活化的MSC的培养上清对CD34+均有明显趋化作用(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与未加激动剂的对照组(MSC上清组)相比,LPS组、PAM3CSK4组、LPS和PAM3CSK4联合刺激组的MSC培养上清诱导CD34+细胞的迁移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LPS组、PAM3CSK4组、LPS和PAM3CSK4联合刺激组的培养上清中,SDF-1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TLR2和/或TLR4的活化可显著增强骨髓BMMSC诱导人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作用,但与趋化因子SDF-1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硼替佐米(bortezomibin,BOR)及联合用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不同免疫表型细胞群细胞凋亡及钙网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有效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治疗方法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例初治AML患者外周血,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细胞群、CD34~+CD38~-细胞群。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硼替佐米,以指定浓度和时间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初发A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细胞、CD34~+CD38~+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表面钙网蛋白的表达,分析两种药物对凋亡率及免疫原性(钙网蛋白表达率)的影响。结果单药处理组间各细胞群凋亡率和钙网蛋白表达率无明显差别,明显低于联合处理组,高于空白组。去甲氧柔红霉素单药组、蛋白酶体抑制剂单药组及两药联合各处理组内CD34~+CD38~+细胞凋亡率均高于CD34~+CD38~-细胞凋亡率[(45.97±7.85)%对(20.81±1.87)%,P=0.007;(44.16±6.83)%对(21.93±4.74)%,P=0.010;(65.63±7.92)%对(41.69±3.85)%,P=0.009],钙网蛋白表达率也有同样表现[(25.31±2.73)%对(4.40±1.17)%,P0.001;(24.27±4.20)%对(4.27±0.49)%,P=0.010;(42.13±6.06)%对(22.06±2.13)%,P=0.006]。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均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凋亡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CD34+CD38+细胞比CD34+CD38-细胞更易诱导凋亡及表达钙网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