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目的探讨胶原结合分析试验在血管性血友病(vWD)检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ELISA 法作vWF胶原结合分析(vWFCBA),对该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作检测,并同时使用四种检测vWD的方法检测正常献血员、vWD患者、及其它出血性疾病患者的血浆vWF功能. 结果 vWD患者血浆vWFCB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及其它出血性疾病患者(P<0.001);四种检测血管性血友病的试验其结果在vWD患者组与正常献血员组和其它出血性疾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正常献血员组与其它出血性疾病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种检测方法与各型vWD患者诊断总的符合率分别为vWFAg 85.7%,vWFRcof 76.2%,RIPA 80.9%,vWFCBA 95.2%. 结论 ELISA法检测vWFCBA操作简便,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较好,应用该方法可为vWD的诊断和分型能提供依据,在常规vWD的诊断分型中可替代vWFRcof和RIPA,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根据全国多地区临床中心调查结果,分析我国表观健康老年人群全血常规检测相关参数分布特点,探讨血常规指标水平随年龄变化的特点,了解中国老年人血常规检测常用项目的分布水平。方法:2018年4-7月,纳入全国10家临床中心医院年龄≥60岁表观健康老年人共7 613名,其中60~69岁3 808名,70~79岁2 222名...  相似文献   
293.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成人网织血小板比率(IPF)相关因素,建立IPF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收集成都地区315名体检者的外周血IPF,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分布特点,并同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以及血液常规相关指标(Plt、MPV、PLCR、PCT、PDW)因素间相互关系,建立本地区参考区间。结果MPV水平对IPF构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t=3.123,P<0.05)并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0.622);其余包括性别、年龄在内的因素对其无影响,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近似法制定成都地区健康成人IPF正常参考区间分别为1.90%—9.74%,0.81%—8.85%。结论成都地区健康成人的IPF水平具地区特点,建立IPF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区间对本地区相关疾病临床病情的判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94.
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74例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细胞水平(0.24±0.10)明显下降,CD8+细胞水平(0.40±0.12)显著上升,CD4+/CD8+比值(0.85±0.25)严重倒置,CD3+细胞水平(0.45±0.08)大多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变化不明显。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免疫异常,根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有一些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95.
城乡儿童H.R神经心理测验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研究表明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 ,其智力发展水平不同[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城乡儿童的教育教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儿童心理功能的发展势必会产生某些影响。H .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是由湖南医科大学引进并修订的一套心理测评工具。可用于评定轻微脑功能障碍或注意障碍、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儿童等[7-9] ,是一个很有效的脑功能评定工具。本研究运用H .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分别对城乡儿童实施测验 ,旨在研究城乡儿童的神经心理发展差异和主要相关因素 ,为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依据。1…  相似文献   
296.
老年性痴呆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变疾病,临床上以认知能力进行性减退和特定大脑区域病理征象(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及神经元细胞丢失)为特征.AD分为散发性晚发型(占所有AD病例的90%)和家族性早发型.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97.
血栓性疾病实验诊断指标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纤溶、血小板活化指标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1例血栓性疾病患者、2 1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以及 35例正常人 ,分别以ELISA法检测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Ag)、组织因子 (TF)、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 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Ag)、血栓烷B2 (TXB2 )和以发色底物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PAI:Ac)及α2 纤溶酶抑制剂活性 (α2 PI:Ac)等。结果 血栓病组与非血栓病组患者的t PA :Ag、PAI:Ac、α2 PI:Ac、vWF :Ag、F1 2都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其中α2 PI:Ac、vWF :Ag、F1 2在血栓病组和非血栓病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栓病组的血浆TXB2 、TF较非血栓病组偏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常规止凝血试验如PT、APTT、FIB和PLT在血栓病组和非血栓病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 PA :Ag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数比以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6 6 7%、6 6 7%、4 0和 0 6 90 ,而PAI:Ac分别为 94 1%、6 0 7%、2 4 7和 0 84 9。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PAI:Ac在诊断血栓性疾病中的敏感度较高 ,其次为t PA ,但需扩大样本进行前瞻性研究和证实 ;其它指标包括vWF :Ag、α2 PI:Ac、TF、F1 2、TXB2 以及常  相似文献   
298.
自动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的制定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定合理的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并对其评价。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身的报警系统,参考国际一致性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的41条规则,制定暂定复检规则。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对2795份门诊和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推片染色,由本室技术人员进行镜检,对各条暂定规则和仪器提示细胞数量异常和形态异常的报警分别进行了统计学评估。结果各暂定规则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最多的复检规则是仪器出现未成熟粒细胞/核左移和异型淋巴细胞报警,其次为仪器出现有核红细胞报警。反映白细胞各类细胞数量变化的评估显示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很低。形态学评估结果为真阳性占标本总数的17.44%,假阳性占15.82%,真阴性占63.49%,假阴性占3.25%。异型淋巴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和原始细胞报警是最常见的假阳性报警。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并结合临床医师的意见最终制定出了本室的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该规则的临床应用复检率为36%,镜检率为26%。结论制定的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可提高标本检测的真阳性率。对于使用五分类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血液实验室,能够减轻复检工作量,降低漏检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99.
目的解决血液标本中红细胞内疟原虫对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结果的干扰问题,对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校准。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一部分标本用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染液对血液常规标本进行活体染色后,采用手工或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其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另一部分制成血涂片,使用瑞姬氏染色后,对含疟原虫的红细胞进行计数(与Ret的手工计数方法相同),含疟原虫红细胞%=1000个红细胞中含有疟原虫的红细胞个数/10.Ret的校正公式:Ret#(绝对数)校正值(&#215;10^12/L)=校正前Ret#-红细胞绝对数&#215;含疟原虫的红细胞%,或Ret%(百分率)校正值=校正前Ret%-含疟原虫的红细胞%。结果红细胞内疟原虫含RNA与网织红细胞内残存的RNA相似,经活体染色后,仪器和手工计数难以分辨,使Ret不同程度假性增高,10例疟疾患者Ret(%)的均值&#177;标准差(x^-&#177;s)校正前后分别为9.86&#177;13.89和6.63&#177;10.93,Ret#(&#215;10^12/L)校正前后分别为0.35&#177;0.47和0.09&#177;0.11。疟疾患者的Ret结果受干扰的程度与含疟原虫红细胞数量有关,含疟原虫红细胞的百分率越高,干扰越大。结论红细胞内疟原虫常可引起Ret假性增高,且增高程度极大,需要对Ret的结果进行校正。该方法具有简便、实用和科学的特点,通过该校正方法对红细胞内疟原虫干扰Ret检测的结果的校正,能够使仪器检测Ret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00.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的不同血液分析仪及同一血液分析仪不同检测模式的新鲜全血比对方案,保证临床标本在不同型号或同一仪器的不同检测(工作)模式下测定的结果一致性。方法半年期间每月定期对我室XE-2100A、XE-2100B、SE-9500、K-4500A和K-4500B共5台仪器的不同模式进行10份新鲜全血的检测,以XE-2100A开盖模式测定的值作为标准,其他仪器的测定值与其进行比对,分别计算差异百分率和差值。结果XE-2100A、XE-2100B、K-4500A和K-4500B比对结果较好,仅有XE-2100B的红细胞压积(HCT)超过允许范围2次,其余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SE-9500的结果较差,共有8次超过允许范围,其中红细胞(RBC)有3次,HCT有5次。结论使用10份新鲜全血每月进行不同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比对是行之有效的比对方案,比对方案的实施对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