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研究发展迅速,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动物肿瘤模型和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研究报道,与其它恶性肿瘤相比,胶质瘤浸润的淋巴细胞(GIL)数量较少[1],为了获取GIL类似的抗肿瘤活性淋巴细胞,我们将经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胶质瘤细胞与自体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诱导产生胶质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G-S-CTL),并对G-S-CTL的细胞表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自体胶质瘤细胞无菌取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剔除表面血块,浸于含青霉素10OP/ml、链…  相似文献   
12.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往往是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有部分患者首次手术后仍出现或再出现脑移位 ,被迫再次手术。 1994年 1月~1999年 6月笔者共治 2 7例此类患者 ,现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处理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3~ 5 8岁 ,平均年龄 38.1岁。车祸伤 2 2例 ,坠落、打击伤各 2例 ,损伤原因不明 1例。 2 1例首次手术在外院进行 ,术前格斯拉哥 (GCS)评分、临床资料等欠详 ;6例在本院首次手术 ,术前GCS评分 :5~7分 4例 ,8~ 12分 2例。首次、再次手术血肿类型分别为 :硬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在无血清的萃取条件培养液中,37℃,5%CO_2,培养8天以后,收集培养上清,经12000rpm30分钟,去除沉淀,上清装入透析袋,用聚乙二醇包埋,快速浓缩而成粗提物,即称为该细胞的自分泌抑制因子(ACIF),并对它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我们利用人源5种传代肿瘤细胞株A549、K562、HL60、Smmc7721、BT325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的ACIF进行生长抑制试验,采用台酚兰染色计数法及~3H-TdR掺入法,两法结果基本一致,对亲源细胞A549,则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而对其它ACI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内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高效、安全、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1NaCⅨ。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Bg1Ⅱ和HindⅢ将CMV-FⅨcDNA从质粒pCMVⅨ-10上切下,将该片段与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的G1Na连接,连接后的载体经鉴定连接正确后即为新载体G1NacⅨ,将G1NaCⅨ通过包装细胞PA317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小鼠成肌细胞C2C12和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中,选择培养两周后分别测定G1NaCⅨ在上述细胞中的Ⅸ因子表达量。结果(1)经酶切电泳鉴定,G1NaCⅨ连接正确;(2)G1NaCⅨ在N1H3T3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60ng/106细胞·天-1,在C2C12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1580ng/106细胞·天-1,在HT1080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3600ng/106细胞·天-1,其中80%~90%的Ⅸ因子具有凝血活性。结论构建成功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1NaCⅨ在C2C12和HT1080细胞中均能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对LAK细胞增殖及其杀伤活性的增强作用章红,江紫生,汪泱,袁铿,戴志芳,袁芳(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抗肿瘤研究室南昌330006)近年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联合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已在临床上广泛试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可有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基因表达载体pCEPmB7,并研究该质粒转染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后的体内致瘤性变化。方法:(1)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和XboⅠ分别对质粒pCEP4和pLXSNmB7进行双酶切,分别回收10.4kb的线性pCEP4DNA片断和0.9kb的mB7cDNA片断,将上述两片断混合,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连接液转化受体菌TG-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连接是否正确;(2)用电穿孔法将pCEPmB7转染U14细胞,转染后的细胞经HygromycinB(200μg/ml)选择培养2周后得到选择阳性混合克隆细胞U14/pCEPmB7,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14/pCEPmB7细胞中B7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3)将U14和U14/pCEPmB7细胞分别以不同的剂量皮下接种昆明鼠,找出两种细胞的最小成瘤剂量(minimal tumorigenic doses,MiTD)。结果:(1)连接后的新质粒经双酶切和单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连接正确,该质粒即为pCEPmB7;(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U14细胞的B7表达阳性率为5.24%,U14/pCEPmB7细胞的B7表达阳性率为48.52%;(3)最小成瘤剂量结果显示U14细胞的MiTD为4×14^4细胞,U14/pCEPmB7细胞的MiTD为4×10^5细胞。结论:U14细胞被转染了pCEPmB7后,其细胞表面有共刺激分子B7阳性表达的百分率显提高,其在小鼠体内的最小成瘤剂量也明显增大,显示U14/pCEPmB7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下降,免疫原性有增强。提示穿梭质粒pCEPmB7可用于肿瘤基因瘤苗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在普通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PHA(植物凝集素)改善TIL细胞的培养体系,延长其培养时间,使TIL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这种扩增后的TIL细胞与常规培养的TIL细胞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同的抗肿瘤作用。这项研究为临床上更多获取TIL细胞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