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小儿哮喘与胃食管返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小儿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采用便携式pH自动记录仪对41例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进行了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以20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53.7%(22/41),显著高于对照组(0/20);哮喘组Boix-Ochoa综合评分、酸性返流指数、返流≥5分钟次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而pH值<4的次数、最长返流持续时间则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胃食管返流发生率较高,哮喘与胃食管返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婴幼儿腹泻时空肠粘膜刷状缘肽酶和蛋白质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1~30月龄急,慢性腹泻患儿70例,其中17例作经口空肠粘膜活检,测定其刷状缘肽酶活性和粘膜病理变化,正常空肠粘膜13例为对照;35例作氮平衡试验,临床治愈时复查5例;61例作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分析,临床治愈时复查10例。结果显示,腹泻时刷状缘肽酶活性降低,以氨基寡肽酶和γ-谷氨酸转移酶显著,且与肠粘膜损害程度有关;粪氮尤其是粪非蛋白氮丢失增加,氮平衡低下;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显著下降。部分病例复查结果表明,小肠对蛋白质消化与吸收功能的恢复迟于临床痊愈。提示刷状缘肽酶活性下降致肠粘膜分解寡肽受损是腹泻时蛋白质消化与吸收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近端食管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患儿呼吸道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GER)患儿近端食管胃酸反流与呼吸道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食管双pH动态监测法,对31例单纯性呕吐、23例伴有反复呼吸道症状的GER患儿同时监测食管近端和远端pH值的变化,以35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结果单纯呕吐组远端食管各项酸反流指标、近端食管酸反流指标除最长反流时间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呼吸道症状组远端食管、近端食管各项酸反流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单纯呕吐组与呼吸道症状组相比较,无论在近端食管还是在远端食管,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远端食管各项酸反流指标均大于近端食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近端食管酸反流并不是GER患儿发生呼吸道症状的主要因素,而远端食管酸反流是小儿GER的主要反流形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并初步探讨DGR与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内酸度的关系.方法 对81例因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儿,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胃窦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24 h胃内胆红素监测,其中51例同步行24 h胃内pH监测.以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作为胆汁反流程度的指标.根据胃窦黏膜的胃镜下改变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变化有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2组的胆汁反流程度.并对胃内胆汁反流与临床症状评分、胃内酸度以及Hp感染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窦黏膜有充血者[17.1%(0.5%~53.2%)]较无充血者[6.5%(0~58.6%)](Z=-1.980),有黄染者[19.8%(0.5%~58.6%)]较无黄染者[8.8%(0-38.0%)](Z=-2.956),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窦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有肠化组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29.0%(1.9%~58.6%)]较无肠化组[14.3%(0~53.7%)]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6,P<0.05).有慢性炎症组与无慢性炎症组、有活动性组与无活动性组相比,胆汁反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反流严重度与饱胀症状正相关(r=0.258,P<0.05),与Hp感染(r=0.016)和胃内酸度(r=0.124)元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原发性DGR可致儿童胃窦黏膜损伤,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胃窦黏膜充血和黄染,病理组织学变化上与肠上皮化生有关,与炎症细胞浸润无关.DGR与Hp感染和胃内酸度均无关,DGR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与Hp感染和胃酸一起共同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5.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常于儿童期发病,主要在学龄前期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生、刻板发作的剧烈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间歇期无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发作呈"开一关"型.CVS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994年伦敦国际会议制定了诊断CVS的4项必需条件和支持条件,1999年制定了罗马Ⅱ标准,2006年发表了新修订的罗马Ⅲ标准.CV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诊断CVS前要求排除常见的或较易治疗的相关疾病,尤其是器质性疾病.同时,要与腹型偏头痛和偏头痛相鉴别.  相似文献   
96.
小儿腹型偏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再发性腹痛大多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腹型偏头痛(AM),仅5%~10%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AM属于腹痛相关性功能性胃肠病,而在头痛病国际分类中,AM列为可能系偏头痛前驱症状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由于AM同属二大诊断系统,患儿往往无头痛症状,临床医师对此病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诊断较为困难.现就AM的诊断标准、临床评价、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7.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分类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指有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罗马诊断标准在FGIDs的分类和新知识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FGIDs专家委员会在1994年制订出罗马Ⅰ诊断标准。1999年发表罗马Ⅱ标准,并把小儿FGIDs进行单独分类,共有13种疾病。2006年5月发布了最新修订的罗马Ⅲ标准,共有6类28种成人FGIDs,并建立了2个儿科分类:新生儿/幼儿(分类G)和儿童/青少年(分类H),共17种小儿FGIDs。进行这样的修订是因为不同年龄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标准是建立在专家广泛共识基础之上的,强调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诊断前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及由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8.
口服比沙可啶用于小儿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8例18个月至14岁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儿,采用口服比沙可啶法进行肠道清洁。根据排便习惯按服药方法不同分为3组:服药Ⅰ组、术前晚1次顿服,适于每日排便者;服药Ⅱ组,术前72h开始服药;服药Ⅲ组,术前96h开始服药,后两组适于习惯2天或2天以上排便者。3组患儿术前1天进流质。对照组50例,采用3天饮食控制加灌肠法。结果显示服药组肠道清洁有效率分别为100%、467%、906%,Ⅰ组和Ⅲ组显著优于Ⅱ组(P<0.01);服药组总有效率为8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P<0.05)。提示口服比沙可啶法清洁肠道的效果好于灌肠法,每天排便者术前晚1次顿服即可,而排便习惯改变者以术前96h开始服药效果更佳。应用结果表明,口服比沙可啶法用于小儿肠道准备安全、简便、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胃食管返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胃食管返流(GER) 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携式pH 自动记录仪对35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24 小时食管pH 值监测,以30 例健康儿为对照组。结果 RRI组pH 值< 4的检出次数、返流持续时间≥5 分钟的检出次数、最长返流持续时间、总pH<4 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率、Boix- Ochoa 综合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1) ,RRI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57-1 % (20/35),显著高于对照组(1/30)。结论 RRI患儿胃食管返流的发生率高,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胃源性哮喘患儿雷尼替丁治疗及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源性哮喘患儿经雷尼替丁治疗的随访结果。方法对52例经便携式24小时pH自动记录仪确诊的胃食管返流(GER)阳性哮喘患儿加用雷尼替丁治疗3个月,临床随访2年;17例治疗后第2次复查食道pH值。结果雷尼替丁治疗的有效率936%(44/47),治疗后酸性返流指数、最长返流时间、Boix-Ochoa综合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而pH<4的返流次数及返流≥5分钟的次数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是诱发小儿哮喘的原因之一,GER阳性时胃酸分泌增多,雷尼替丁是治疗胃源性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