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胃肠道肿瘤血清胃泌素,其值较20例对照组明显升高,胃底癌、胃体癌、分化良好的大肠腺癌升高尤为显著;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性炎非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非手术治疗组在ICU监护下综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透血胰屏障抗生素使用、早期营养支持、器官功能监护、并发症处理.手术治疗组早期进行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胰床引流等.结果(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年龄、性别、入院距发病时间、病情分级、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2)非手术组病死率(5.08%)明显低于手术组(35.2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ICU普及、生长抑素使用、能穿透血胰屏障抗生素应用、加强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同样可以治愈SAP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 (PLG)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15 0例PLG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胆固醇息肉 10 3例 ,占 6 8.7% ;炎性息肉、腺肌瘤及腺瘤样增生 30例 ,占2 0 .0 % ,无恶变 ;腺瘤 17例 ,占 11.3% ,其中癌变 6例 ,恶变率为 35 .0 %。6例癌变者年龄 5 2~ 6 9岁 ,均为广基单发 ,大小为 15mm× 18mm× 2 0mm以上。结论 PLG中年龄 >5 0岁、广基单发、直径 >10mm ,位于颈部的息肉均为癌变的高危因素 ,病理类型以腺瘤最易癌变 ,应早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7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鱼油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6天的营养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 结果:鱼油治疗组病人与对照组比,术后体重、总蛋白、前清蛋白降幅均显著减少(P<0.05),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降幅差异显著(P<0.05),而胆红素降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鱼油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亦显著增加(P<0.05). 结论:在PN液中添加鱼油脂肪乳,可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已达到90%以上,但供肝短缺严重制约了肝移植的应用.我国肝移植供、受者之比高达150∶1.为此,必须致力于扩大供者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肝移植,尤其是再次肝移植的长期随访结果及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 对1981年2月至1998年4月期间进行的、存活时间大于2年的4000例肝移植进行随访,其中再次肝移植774例。根据首次肝移植的时间,分为A、B、C三期。结果 774例(19.4%)接受第2次肝移植,148例(3.7%)接受第3次肝移植,20例(0.5%)接受第4次肝移植,5例(0.13%)接受第5次及5次以上肝移植。第1次再移植原因主要为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肝动脉栓塞和排斥反应。C期再次肝移植率(13.4%)明显低于A期(33.4%)和B期(23.7%),P=0.001。结论 掌握适当的再移植指征、再次手术时机、受体的选择和手术技巧,再次肝移植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肝功能衰竭是肝切除术后最严重的致命性并发症.本文主要论述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LF)的发生机理、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肝切除后剩余肝组织数量和功能不足是发生PLF的关键致病机理.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残余肝体积过小、术中失血和输血过多、15分钟吲哚氰绿滞留试验(ICGR15)>20%、肝纤维化程度Metavir评分F4/F3.PLF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是有限的,因此应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人工肝或联合肝移植对PLF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4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患者共10例,其中6例接受2次探查手术,术中见其出血部位分别为:下腔静脉前壁肝短静脉结扎线脱落出血1例、右侧肾上腺创面出血1例、肝周创面渗血1例、肝动脉吻合口出血1例、腹壁动脉出血1例、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1例.结果 6例2次手术止血患者均顺利恢复.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出血停止,顺利恢复,1例出血停止,术后腹腔内感染,经穿刺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康复,1例再次移植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第3日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外科技术的改进、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免疫治疗在难治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 但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治疗结果的个体差异性和耐药性问题。肠道菌群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免疫调节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其对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以肠道菌群为靶点, 提高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效果, 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供肝短缺已成为限制肝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如何扩大供体来源成为目前研究焦点之一.边缘性供肝用于移植有助于改善这一临床困境.然而,边缘性供肝存在术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功能低下、迟发型移植物失活及疾病传染等风险.研究边缘性供肝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有助于推动肝脏移植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边缘性供肝的研究进展.结合本中心的经验,提出边缘性供肝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改善供体短缺的现状,并强调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边缘性供肝的核心问题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