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药物与常用的紫杉类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人类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药物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和紫杉类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分别处理DU145和22Rv1前列腺肿瘤细胞,体外观察二者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采用水溶性四唑盐(water soluble tetrazolium,WST-1)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细胞中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H2A.X(p-H2A.X)和细胞凋亡标志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特异性裂解片段的表达水平;采用定量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中相关肿瘤抑制分子Maspin、p21CIP1/WAF1和Bax的转录表达水平。 结果TSA和DTX对于前列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TSA对DU14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C50=0.16 μM)较对22Rv1细胞(IC50=0.06 μM)弱。而DTX对DU14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则较对22Rv1细胞表现更显著。低剂量的TSA(0.01 μM,0.1 μM)能协同DTX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DTX能诱导肿瘤细胞中的PARP分子产生细胞凋亡的特异性裂解、使p-H2A.X表达水平升高,并促进肿瘤抑制分子MASPIN、p21CIP1/WAF1和细胞凋亡分子Bax的转录表达。使用低剂量的TSA处理虽未见产生PARP的细胞凋亡特异性裂解片段和p-H2A.X表达升高,但促进DU145细胞表达maspin和Bax,也使22Rv1表达maspin和p21CIP1/WAF1升高。同时TSA协同DTX显著诱导DU145细胞转录表达maspin、p21CIP1/WAF1和Bax,协同诱导22Rv1细胞转录表达maspin和Bax分子。 结论TSA和DTX均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DTX处理能有效损伤肿瘤细胞的DN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联合应用TSA和DTX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相关分子的表达。这种药物诱导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作用,并具有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该结果为临床应用TSA和DTX药物干预和治疗前列腺肿瘤提供用药指导,同时也提醒临床医师用药时必须考虑患者的个体化差异。  相似文献   
22.
淮南地区粉螨群落与生境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不同生境对粉螨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学生宿舍、粮食加工厂、中药材库及食品储藏库4种不同的生境,采用直接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对1520份样本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粉螨36种,隶属于7科2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在1.701~4.071之间,多样性指数H'为1.962~3.276,均匀度指数J'为0.718~0.922以及优势度指数D为0.046~0.186。结论:粉螨孳生环境中的食物种类和人类活动也是粉螨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胃癌患者癌组织、血浆和血浆外泌体中hsa_circ_002059表达的检测方法,探讨其在胃癌组织与循环血液中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irc2Traits和starBase v2.0数据库预测胃癌相关环状RNA hsa_circ_002059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配对的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87例)、胃癌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浆(52例)及外泌体(62例)样本中hsa_circ_002059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ROC曲线和生存曲线分析评价其在胃癌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hsa_circ_002059具有多个胃癌相关miRNA结合位点,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U=1 759.0,P0.001),且与肿瘤大小有关(χ~2=6.183,P=0.013)。组织hsa_circ_002059筛查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6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7和0.92。在胃癌患者血浆中hsa_circ_00205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U=1 011.5,P=0.027),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2.231,P=0.005)。血浆hsa_circ_002059筛查胃癌的AUC~(ROC)为0.62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5和0.64。此外,hsa_circ_002059高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者(χ~2=4.594,P=0.032),在胃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hsa_circ_002059的表达水平与体检健康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 746.0,P=0.379)。结论 hsa_circ_002059表达与胃癌进展有关,其在组织和血浆中表达水平的检测有望用于胃癌辅助诊断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淮南市食用菌螨类的孳生情况。方法从淮南市4个食用菌种植区采集12份食用菌菌种及培养料标本,利用电热分离法从标本中分离出螨类并鉴定螨种。结果5份菌种及4份培养料标本中检出有螨,阳性率为75%。共分离出11种螨,分别为腐食酪螨、食菌嗜木螨、伯氏嗜木螨、蘑菇拟矮螨、普通肉食螨、马六甲肉食螨、害嗜鳞螨、乱跗线螨、速生薄口螨、食粪巨螯螨、滑菌甲螨。结论淮南市食用菌螨类的检出率相当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5.
前瞻性调查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估和指导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并为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开展的前瞻性调查与医院感染病例回顾性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筛选,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对352例病例和709例对照病例的分析,医院感染部位发生率较高的为下呼吸道(42.60%)、上呼吸道(27.84%)、泌尿道(12.50%);医院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内科病房(64.20%);在单因素分析中科室、年龄、住院天数、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慢性病、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或插管以及腹腔穿刺引流等11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素分析显示科室、住院天数、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慢性病、气管切开或插管和腹腔穿刺引流等7项因素,其中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和腹腔穿刺引流3项呈负相关(OR1)。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慢性病、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或插管和腹腔穿刺引流等有关,需加强内科病房以及慢性病患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尽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对各类插管患者继续执行有效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26.
我国食用菌螨类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螨类俗称“菌虱”,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是危害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的重要害虫,也是导致食用菌质量和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1]。螨类个体很小,分布广泛,繁殖能力极强,食用菌生产者常对其防不胜防。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了解和掌握食用菌害螨种类及其防治措施,对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现就根据文献复习,对我国食用菌螨类及其防治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螨类的发生食用菌是一类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均很高的大型真菌[2],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食用菌质量也…  相似文献   
27.
报告1例68岁男性,以头晕、走路不稳起病,起初考虑脑囊虫病,送检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未检测到脑囊虫,但检测到染色体发生重复改变,表明存在恶性肿瘤DNA,进一步利用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协助诊断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我们联合应用mNGS双组学检测及ctDNA检测,结合全身PET-CT检查,成功诊断了1例脑转移瘤,并指导临床行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脑转移瘤数量明显减少。此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肿瘤诊断方法,本病例为探索脑脊液mNGS双组学检测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28.
外泌体含有特异性的蛋白质、脂质、核酸和代谢物等,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筛选与检测其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已成为液体活检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疾病诊断、疗效监测与预后判断中彰显出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外泌体高通量组学筛选、分离及检验技术的发展,新的外泌体分子标志物不断被发现,为临床重大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依据,外泌体分子标志物检测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