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0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内科学 | 2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93篇 |
综合类 | 129篇 |
预防医学 | 27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结肠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附7例B超、双重造影及CT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肠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并有B超、双重造影和CT扫描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回顾分析B超、双重造影和CT等表现。结果:B超检查的7例中,3例表现为均匀性回声增强实质性肿块,2例为不规则形混合回声块影;结肠双重造影有4例显示腔内充盈缺损并管腔狭窄,2例粘膜破坏,2例显示多病灶跳跃性病变;CT扫描中5例显示出病变,2例增强扫描后,见轻度强化。上述各项检查无1例诊断本病。结论:本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应以双重造影为主,B超和CT扫描为辅,如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完全有可能提高其诊断率,但最后确诊仍需经结肠镜活俭或手术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治疗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围术期护理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对我科应用EVR治疗的340例TAA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护理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探讨应对措施。结果 EVR治疗TAA围术期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有:疼痛、高血压、体位不适、便秘、心理因素、内漏、创口渗血、神经系统并发症、感染。结论 EVR治疗TAA围术期护理工作者一定要针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细心、体贴、操作严谨,树立护理的风险意识,以应付临床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总结急性心包填塞的救治经验。方法自1993年1月~2004年6月抢救急性心包填塞24例,其中胸部外伤21例,心脏肿瘤破裂、急性夹层主动脉瘤、不明原因右心房破裂各1例。入急诊室时收缩压低于60mmHg(1mmHg=0.133kPa)9例,4例在接诊后即刻发生心搏循环骤停。12例B超检查明确诊断,急诊室剖胸探查11例,手术室手术13例。结果抢救成功21例(87%)。结论急性心包填塞病情危重,快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急诊B超检查诊断急性心包填塞准确率高,急诊室剖胸手术能达到及时解除心包填塞、挽救生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腺苷A1受体触发延迟预处理对兔心保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A1 受体激动剂延迟预处理对供心的保护效果。方法大白兔以A1 受体激动剂PIA预处理24h后制成离体心脏,以4℃改良St.Thomas液诱导心脏停搏 ,再放入该液中低温保存4h ,再灌注1h。观察心功能恢复率、心肌ATP、CK -MB释放量。另设单纯改良St.Thomas液保存对照组。结果PIA预处理心功能恢复率 (+dp/dtmax % )为59.75±18.41 ,明显高于对照组 (38.18±13.92),差别有显著性 (P<0.05)。心肌ATP含量 (10-3μmol/wetg)PIA预处理组为4.08±1.34 ,明显高于对照组 (2.02±0.88) ,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腺苷A1 受体激动剂延迟预处理能改善供心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腺苷受体激动剂延迟预处理与核转录因子-κB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以腺苷A1 受体激动剂 (PIA)延迟预处理与核转录因子(NF -κB)的关系。方法大白兔随机分3组。A组 :以PIA预处理 ;K组 :除抑制NF-κB外同A组 ;C组 :对照。24h后建立离体心脏模型,观察心功能和ATP等。结果缺血 -复灌后A组心功能恢复率、ATP含量高于C、K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或P<0.01),而K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以PIA延迟预处理中 ,NF-κB可能起着信号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颈胸联合部肿瘤手术及并发症处理的有关技术问题。方法16例颈胸联合部肿瘤施行手术。颈正中加胸骨正中切口4例,颈正中、胸骨次全劈开(第3前肋间平面以上)和胸部前外侧联合切口(hemi—shell ineision.半蛤壳状切口)12例。肿瘤完全切除13例,姑息性减状切除3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术后18、26个月分别转移至右肺尖、心包,已行2次、3次手术。随访4~96个月.晚期死亡3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颈胸联合部肿瘤组织来源呈多样化,以神经源性肿瘤多见;一经确诊应争取手术治疗;半蛤壳切口创伤稍大,但术野清晰,利于防止副损伤;肿瘤切除时要防止大血管的损伤。注意气管的悬吊复位,利于保持气管通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食管-管状胃环形吻合器端侧吻合与半器械侧侧吻合术后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采用食管-管状胃颈部半器械侧侧吻合术,36例采用食管-管状胃胸内环形吻合器端侧吻合术,比较两种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半器械侧侧吻合术食管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3%(1/30例)和20.0%(6/30例),均低于环形吻合器吻合术的25.0%(9/36例)和61.1%(2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器械侧侧吻合和环形吻合器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3%(1/30例)和5.6%(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一管状胃半器械侧侧吻合与形吻合器端侧吻合比较,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人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裸鼠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应用添加诱导因子的培养基于体外诱导分化并于培养7 d后进行鉴定.采用20只裸鼠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将体外诱导分化7 d并摄取CM-Dil的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进行细胞移植到实验组,对照组注射培养基.2周后计数心梗区域新生毛细m管密度及心梗面积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新生血管的荧光.结果 体外诱导7 d后贴壁细胞CD34阳性率达(50.48±5.17)%,CDl33阳性率达(19.12±4.37)%.实验组平均梗死面积为(8.27±1.64)%,对照组为(14.30±2.84)%(t=-4.78,P<0.05);实验组每高倍视野平均新生血管密度为14.29±1.38,对照组为10.17±1.72(t=4.71,P<0.01);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新生血管有红色荧光.讨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进行细胞移植到建立心梗模型的裸鼠后可在心梗区域形成新生血管,从而并改善梗死部位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9.
110.
采用胸腹部皮管治疗手指皮肤脱套伤,尤其是采用腹部逆行反折式皮管,皮管蒂部较为干燥,不易感染,并可防止掌侧瘢痕挛缩,近年来我科采用锁骨下及腹部皮管治疗手指皮肤脱套伤48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