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首次透析时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寻找改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医院新入血液透析、并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年龄≥80岁的老年患者共61例,观察截止至2018年7月1日,死亡者以死亡为观察终点,按照预后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状况,进行心脏病变危险因素筛查,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及前瞻性随访研究。选取2008年1月至8月北京医院肾内科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分析心脏病变的相关因素;随访2年,记录期间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横断面研究显示,115例MHD患者中瓣膜钙化92例(80%);左室肥厚80例(69.6%);左房扩大75例(65.2%);左室舒张功能障碍98例(85.6%),左室收缩功能障碍9例(7.83%);肺动脉高压13例(11.3%)。多因素logestic分析示年龄增加、三酰甘油下降与心脏瓣膜钙化相关;收缩压升高是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舒张压和尿素清除率(URR)下降与左房扩大独立相关。随访期间有23例(20%)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总死亡18例(15.7%),其中12例(66.7%)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组患者CRP阳性率(43.5%比17.4%,P=0.007)、低白蛋白血症(〈35g/L)比例(17.4%比3.3%,P=0.041)、左房内径[(46.7±5.4)比(41.0±6.2)mm,P=0.000]、左室重量指数[(179.5±65.0)比(149.7±50.2)g/m2,P=0.018]高于非事件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ALB〈35g/L(P=0.004)、CRP阳性(P=0.004)、左房扩大(P=0.014)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这也是患者不良心血管预后的危险因素。定期对患者进行UCG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陈爱群赵班徐冷楠孙颖王松岚李天慧陈献广王海涛毛永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9):1050-1054
目的比较北京医院肾内科近10年间死亡的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原因和生存时间。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死亡的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净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有无糖尿病、开始透析时间、死亡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等。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7.7)岁,中位透析时间为54.1(26.9,86.4)月,其中有8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4.2%)。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成HD(114例)和PD(39例)两组,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1±7.9)岁和(75.0±7.0)岁,中位透析时间分别为56.5(27.4,104.2)月和48.3(26.3,66.6)月。HD和PD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N,32.5%和48.7%)、慢性肾小球肾炎(29.8%和17.9%)和高血压肾损害(21.1%和10.3%),HD和PD患者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32.4%和43.6%)、感染(29.8%和28.2%)和脑血管疾病(11.4%和15.4%),两组患者间原发疾病和死亡原因的构成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短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χ2=12.829,Log Rank P<0.001),HD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χ2=8.161,Log Rank P=0.004)。在不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Z=-2.716,P=0.007);在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和PD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当(Z=-0.581,P=0.561)。结论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占比高,老年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老年HD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PD患者。 相似文献
4.
1名57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病史。住院期间因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50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定向力差、嗜睡,血电解质、血肌酐、血红蛋白、体温较前无明显变化,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发现。头颅CT显示存在新发及陈旧脑梗死。给予桂哌齐特治疗,并将阿昔洛韦用量减至500mg,1次L/d,但患者意识障碍继续加重。连续3d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停用阿昔洛韦后,患者的意识迅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原发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事件的关系。 方法 对 5 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干化学方法测定血清cTnT水平 ,随访 1年。 结果 5 7例患者中cTnT升高者 12例 ,死亡 7例 ,4例 (33 3% )死于急性左心衰 ,12例中有 8例原发病为糖尿病 ;cTnT正常者 4 5例 ,死亡 3例 ,1例 (2 2 % )死于心血管事件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2 4例患者测定了透析前后cTnT浓度 ,其中 6例透析前cTnT升高者 ,透析后有 5例cTnT仍进一步升高 ,1例下降但高于 0 1μg/L。 结论 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TnT水平升高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发生率高 ,cTnT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无明确关系 ,但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伴发心血管疾病有密切正相关关系 ,血液透析本身对cTnT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影响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纳入2019年3月1日至2022年1月30日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进行4 h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196例, 入组患者均采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 凝血分级≥1为凝血组14例(7.1%), 非凝血组182例(92.9%)。收集人口学资料, 透析前静息状态下坐位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得出预测模型后, 在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首次完成4 h血液透析的年龄≥60岁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凝血组和非凝血组患者心率[(82.6±12.3)次/min比(74.4±11.1)次/min]和总胆固醇[(4.3±1.2)mmol/L比(3.2±1.2)mmol/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1、2.012, 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率(OR=0.930, 95%CI:0.871~0.993, P<0.05)和胆固醇(OR=0.623, 95%CI:0.391~0.992, P<0.05...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总结我院干部门诊老年男性患者肾小管功能增龄性变化,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 研究对象共229例,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排除诊断为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测定尿常规、血肌酐、血尿素、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结年龄与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229例患者平均年龄(76±10)岁,其中<80岁组142例,≥80岁组87例.与<80岁组比较,≥80岁组eGFR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80.3±18.0)ml/min比(55.0±12.7)ml/min(t=9.882,P<0.01);尿比重明显降低(1.016±0.006比1.013±0.006);尿pH值(6.2±0.8比6.6±0.8)、尿β2-MG[(0.96±1.02)mg/L比(2.08±3.56) mg/L]和尿α1-MG[(6.67±3.57)mg/L比(8.71±6.59)mg/L]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GFR和尿比重与患者年龄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692和r=-0.280,P<0.01),与尿pH值(r=0.255)、尿32-MG(r=0.262)和尿α1 MG(r=0.228)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为肾小管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51,P=0.002). 结论 高龄老年男性患者肾小管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减退,冠心病是肾小管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老年患者由于肾脏储备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复杂、急性事件频发、临床合并用药种类繁多等原因,导致老年患者的AKI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老年人AKI防治应该重视危险因素识别及早期诊断,现有诊断标准的临床实用性及适用性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