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周围浅表血管瘤的彩超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周围浅表血管瘤的彩超表现。方法 24例周围浅表血管瘤行彩超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19例血管瘤(占79%)表现为低回声区或低回声光闭,其回声特点取决于“管壁/管腔”比。5例血管瘤累及周围肌肉或肌腱。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肿瘤彩色血流分布的情况:中央型13例,穿透型8例,周边型2例,无血流1例。频谱多普勒检查,血流呈静脉型6例,动脉型7例,动静脉型10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周围浅表血管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内供血特点及肿瘤与门静脉之间的关系,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的彩色血流显示率为64.3%,彩色血流显示率、门静脉受侵率与肿瘤大小无统计学相关性,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1.4%。肝门部胆管癌需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Mirizzi综合征、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 相似文献
84.
多普勒阻力指数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普勒阻力指数 (RI)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对 2 97例共 3 0 4个肿块直径 <3 0mm的肝脏实质占位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冲多普勒 (PD)频谱分析。其中原发性肝恶性肿瘤 2 18例 ,转移性肝恶性肿瘤 16例 ,肝血管瘤 19例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17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4例 ,炎性假瘤 8例、肝硬化结节 9例 ,肝结核 3例 ,其他良性病变 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的动脉血流检出率高于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动脉血流检出率为 88.2 % ,良性病变者为 5 8.2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经多普勒频谱分析 ,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阻力指数 (RI)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原发性恶性肝肿瘤的RI值为 0 .77± 0 .12 ,转移性恶性肝肿瘤的RI值为 0 .71± 0 .0 7,良性病变RI平均值在 0 .6以下 ;良、恶性占位的血流阻力不同与病变的病理组织结构有关。结论 如果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有动脉血流 ,且RI≥ 0 .6作为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标准 ,则敏感性为 96.2 % ,特异性为 88.1% ,准确性为 94.2 %。因此 ,RI有助于小肝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 ,有其临床实用价值。一旦肿瘤内部或周边测及动脉血流 ,且RI≥ 0 .6,则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如测及静脉血流 ,或测及动脉血 相似文献
85.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超声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2年9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超声图像。结果 9例肾错构瘤3例双侧,6例单侧,4例多发,5例单发。8例肾错构瘤见肾内外高回声光团相连,肾周见无回声区和混合性回声区积液。1例为肾错构瘤内无回声区。结论 超声对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6.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脏局灶性实质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造影表现和规律。方法 对112个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进行了CDFI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良性病变34个,恶性病变78个,比较注射造影剂前后,病变内CDFI显示血流的变化。造影前后超声诊断符合率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对照。结果 造影前后良性病变血流显示率分别为44.1%(15/34)和55.9%(19/34)(P<0.05),恶性病变分别为67.9%(53/78)和93.6%(73/78)(P<0.01)。造影后各种肝脏疾病血流信号有不同增强表现,恶性病变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由造影前的67.8%(76/112)提高至造影后的95.5%(107/112)。结论 CDFI肝肿瘤超声造影可以明显提高肝肿瘤的血流显示率及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于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3例患者共81个肝小血管瘤先后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肝小血管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注射对比剂后,全部81个肝小血管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60个表现为超声造影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21个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所有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均呈现填充的增强过程。64个病灶(79.0%)在门脉期或延迟期呈完全填充,17个病灶(21.0%)呈不完全填充。门脉期及延迟期呈高回声改变者56个,等回声改变者20个,低回声改变者5个。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肝小血管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7.8%(63/81)和96.3%(7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肝小血管瘤的动态增强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8.
成人肾母细胞瘤超声诊断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肾母细胞瘤少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例肾母细胞瘤的超声图像.以期提高超声对其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转移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4个转移性小肝癌病灶及150个小肝细胞癌(HCC)病灶的超声造影图像,对比2组病灶超声造影的增强方式和时相变化(增强时间、达峰时间、等回声时间、低回声时间)。 结果94个转移性小肝癌病灶中,66.0%(62/94)表现为整体增强,34.0%(32/94)表现为环状增强;150个小HCC病灶中,98.7%(148/150)表现为整体增强,1.3%(2/150)表现为环状增强,转移性小肝癌动脉期环状增强的比例显著高于小HCC(P<0.01)。转移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等回声时间、低回声时间、从等回声至低回声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28.7±6.3)s、(39.1±16.2)s、(8.2±8.5)s;小HCC的超声造影等回声时间、低回声时间、从等回声至低回声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35.8±12.5)s、(86.8±45.5)s、(52.5±44.2)s,转移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等回声时间、低回声时间及从等回声至低回声所经历的时间均短于小HCC(t=-8.722、-12.636、-10.571,P值均<0.01)。 结论整体增强和环状增强均为转移性小肝癌的常见表现,增强方式和减退时间有助于转移性小肝癌和小HCC的鉴别,超声造影有助于转移性小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0.
超声引导下肝占位病灶的穿刺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对诊断不明的肝内占位病灶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999年1月~2003年5月间我院超声科行肝内占位病灶穿刺活检的112例病人的确诊率、并发症及影响确诊率的可能因素进行总结。结果:112例中.具完整资料102例,获确切病理诊断者85.3%(87/102);可疑诊断或不能帮助诊断者10.8%(11/102),在临床疑诊为良性病变的26例中获不确定病理诊断8例;临床疑诊为恶性肿瘤的76例中获不确定病理诊断3例,假阴性4例,无假阳性。有2例穿刺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8%(2/11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9%。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微创、安全、方便、价廉的诊断方法;影响穿刺标本确诊率的主要因素为较大肿瘤坏死明显者、治疗过的恶性肿瘤及部分良性肿瘤;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除术前掌握手术指征、术中操作仔细熟练外,术后严密观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