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在维持化疗期间对6-巯基嘌呤(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规范应用2006年全国ALL统一化疗方案的标准危险ALL患儿30例,均处于骨髓缓解期,维持化疗时间≥3个月,记录患儿服用6-MP后的外周血变化,并及时记录其调整用量的时间。结果 30例患儿6-MP维持化疗时间3~16个月,其中10例(33.3%)完成标准剂量全疗程,无骨髓抑制发生,未继续增加或减少6-MP的剂量;8例(26.6%)患儿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对6-MP重度不耐受,平均停药5d,减为标准剂量的2/3后维持治疗;12例(40.0%)患儿出现轻度不耐受,减为标准剂量的1/3~1/4维持治疗。30例患儿随访至2010年1月1日,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无因感染死亡病例,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 ALL患儿不同个体间6-MP的耐受性差异较大,临床需要根据血常规调整6-MP剂量,确保安全用药,分析ALL患儿6-MP个体耐受差异的原因,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原发病、治疗及转归.结果:2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经针对原发病及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后14例治愈或好转,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结论: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细胞因子IL-2、TNF-α、TFN-γ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从患儿和30例正常儿童血清IL-2、TNF-α、TFN-γ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从患儿组血清IL-2、TNF-a、TFN-γ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细胞因子IL-2、TNF-α、TFN-γ明显发生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了解AA患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 CMV 感染的监测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 2018年01月至 2020 年0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1例,应用χ2 检验及 Logistics 回归模型,分析 CMV 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者中49例发生 CMV 感染,累计发生率为 60.4%,首次发生CMV感染的时间为移植后 37天(13~135天),所有患者经抗病毒后转为阴性,转阴中位时间为14天(7~51天)。单因素分析提示,CMV感染的发生与性别、疾病类型、供体来源、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Ⅲ-Ⅳ度aGVHD的发生呈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aGVHD的发生是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增加了CMV感染的发生率,是CM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毛彦娜 《安徽医药》2019,23(11):2299-2300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婴儿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儿童医院 2015年 10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 5例 AIHA病儿,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每次 375 mg/m2每周 1次,共 4次)随访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5例病儿诊断AIHA后均首先选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初期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HES1,C-MYC和NF-k B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T-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各60例,分别设为T-ALL组和AML组,另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外周血,应用RT-PCR法检测HES1、C-MYC、NF-kB表达水平,对比3组一般资料及不同白血病型、细胞遗传学分型、预后患者外周血HES1、C-MYC、NF-k B的表达差异。结果:3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 0.05)。T-ALL组、AML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BM细胞(BM blast cel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但T-ALL组与AM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外周血HES1、C-MYC、NF-k B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且在T-ALL组和AM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在T-ALL组中HES1、C-MYC、NF-k 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ML组(P0.01)。T-ALL组中预后不良患者HES1、C-MYC、NF-k 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的T-ALL患者(P 0.01),完全缓解组HES1、C-MYC、NF-k 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P 0.01)。结论:HES1、C-MYC、NF-k B在T-ALL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可因细胞遗传学和疗效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7.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80例ITP及35例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变化。结果 ITP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及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可较好的反映ITP的病理过程,对提高ITP的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半胱氨酸在小儿早期VitB12缺乏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维生素B12缺乏亚临床症状组50例、临床症状组50例及正常健康儿童50例,测定其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血清维生素B12、尿中甲基丙二酸(MMA)及血清半胱氨酸(Hcy)浓度.结果:①临床症状组MCV(114.2...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大剂量甲泼尼龙在小儿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BA)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初诊的DBA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Epo和大剂量甲强龙治疗,观察两药的治疗效果。结果 Epo和甲泼尼龙对部分患儿有效,两药短期应用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Epo和甲泼尼龙可试用于DBA的试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4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瘦素及铁蛋白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瘦素(leptin)和铁蛋白(SF)水平变化,探讨血清瘦素及SF与ALL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22例初治、26例缓解期ALL患儿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F水平。结果ALL初治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化疗缓解半年后,其血清瘦素浓度上升至正常水平;ALL初治组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后其血清瘦素浓度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血清瘦素和SF可作为判断ALL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