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治疗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符合要求的患者共46例,其中2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术治疗(椎弓根植骨组)、22例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椎体次全切组),同时两组均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脊柱后凸Cobb角、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疾患评分、JOA腰痛疾患恢复率,以及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椎弓根植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椎体次全切组[(98±11)min,(192±26)min,t=5.624,P=0.003;(290±26)m L,(890±95)m L,t=2.638,P=0.028]。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63个月,中位数34个月。椎弓根植骨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及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愈合。椎体次全切组2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术中未进行硬膜缺损修补,术后6~8 d脑脊液漏自行停止;1例发生短暂性神经损伤,2周后完全恢复。2组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脊柱后凸矫正丢失等并发症。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8)。术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9,P=0.412);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9.20±0.60)分,(2.70±0.50)分,t=40.771,P=0.000;(8.70±0.50)分,(2.90±0.70)分,t=31.625,P=0.000],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3,P=0.667)。术前2组患者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7,P=0.416);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增加[(13.20±2.90)分,(27.20±1.50)分,t=21.007,P=0.000;(12.60±2.40)分,(27.60±1.80)分,t=23.452,P=0.000],2组患者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9,P=0.593)。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JOA腰痛疾患恢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20±11.50)%,(81.70±10.80)%,t=0.385,P=0.617]。术前2组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5,P=0.45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角均减小(32.5°±2.3°,7.60°±0.60°,t=51.319,P=0.000;37.40°±2.80°,0.80°±0.30°,t=60.962,P=0.000),椎体次全切组的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椎弓根植骨组(t=3.506,P=0.008)。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联合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并且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后者纠正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优于前者,但前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创伤性颈中央脊髓综合征(ATC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84例ATCCS患者资料。按照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分3组, A组(<48 h手术)16例, 男11例, 女5例;年龄43~76岁。B组(3~7 d手术)41例, 男31例, 女10例;年龄41~78岁。C组(8~14 d手术)27例, 男15例, 女12例;年龄46~83岁。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手术。比较3组患者的入院时、术后7 d、12个月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术后ICU时长,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7 d、12个月的ASIA运动评分和JOA评分均优于入院时, 术后12个月的ASIA运动评分和JOA评分均优于术后7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间术后7 d和12个月的ASIA运动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伴复杂椎动脉变异的枢椎置钉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寰枢椎脱位患者55例, 男14例、女41例, 年龄(54.0±12.8)岁(范围22~78岁)。单侧椎动脉高跨对侧无椎动脉10例、双侧椎动脉高跨伴一侧优势30例、双侧椎动脉高跨双侧发育对称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复位减压内固定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随访时间(14.6±5.5)个月(范围6~24个月)。单侧椎动脉高跨的无椎动脉侧及双侧椎动脉高跨伴一侧优势椎动脉的非优势侧行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0椎);单侧椎动脉高跨侧和双侧椎动脉高跨伴一侧优势椎动脉的优势侧行C2内侧"in-out-in"螺钉固定(10椎)、C2峡部螺钉固定(21椎)、C2不置钉仅延长固定节段(9椎)。双侧椎动脉高跨双侧发育对称者, 一侧行C2外侧"in-out-in"椎弓根螺钉固定(左10椎, 右5椎), 另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治疗伴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13例伴有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 均采用一期颈前路寰枢关节松解, 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5例, 年龄(46.1±12.6)岁(范围34~65岁)。术前均行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MR和CTA检查, 伴有双侧咽后颈内动脉4例、单侧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Chamberlain线(Chamberlain line, CL), 以及咽后颈内动脉形态变化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21)min(范围210~260 min);术中出血量(490±107)ml(范围350~600 ml)。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5.1±6.2)个月(范围9~24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9±2.3)分, 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