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对骨巨细胞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取我院收治的7例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前后的患者肿瘤组织切片进行了透视电镜观察和TUNEL凋亡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透视电镜下多核巨细胞和基质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表现,细胞质变化的特点是大量扩张紊乱的粗面内质网及分散于细胞质中包含于囊泡中央的高电子密度核。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巨细胞核变化的特点是形成致密的染色质材料分散于细胞核中,核膜增厚或分离,部分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切片中TUNEL染色强烈阳性,基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1.31%至治疗后的33.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多核巨细胞凋亡率从治疗前的8.41%至治疗后的56.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结论:双膦酸盐可以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凋亡。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双膦酸盐作为骨巨细胞瘤辅助治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强度应力作用下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lexercell Strain Unit系统对体外培养成肌细胞施加牵张应力,通过DNA ladder实验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和总体JNK1的水平,通过NFkappa B报告系统检测其活性。通过JNK1的RNAi实验观察抑制JNK1后,是否补救被抑制的NFkappa B活性。结果:10%表面拉伸幅度的牵张应力作用24 h后,细胞形态梭形稍变长,且排列方向有一致性的趋势,DNA ladder实验证实15%以上较高强度应力引起C2C12细胞凋亡,高强度应力条件下成肌细胞凋亡过程中,JNK1通路被激活,抑制JNK1的活化,补救被抑制的NFkappa B活性。结论:高强度周期性牵张应力促进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凋亡是通过激活JNK1通路而抑制NFkappa B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43.
腰牵引配合康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媛  蔡玲  陈雯 《中国康复》2001,16(4):256-2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2 8例 ,均经 CT或 MRI检查确诊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男 12 6例 ,女 10 2例 ;年龄 17- 72岁 ;病程 2 d- 30年 ;L3- 4椎间盘突出 13例 ,L4 - 510 4例 ,L5- S1 2 0例 ,L3- 4、L4 - 510例 ,L4 - 5、L5- S1 76例 ,L3- 4、L4 - 5、L5- S1 5例。2 2 8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 2组。1治疗组 12 0例 :采用湖北武汉康本龙生产 HL- Y2型电运动康疗仪 ,电极为 2个方形极板 ,分别于患者患椎两旁或患椎旁与患肢并置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1- 2号处方 ,耐受量 ,每次 2 0 min。同时采用腰椎牵引 ,采用湖北黄石市产…  相似文献   
44.
K-Ras基因突变检测与大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媛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4):435-437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许多正常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存在于大多数实体瘤细胞表面,与肿瘤增殖、血管生成、转移和抗凋亡有关。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1种靶向作用于EGFR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EGFR细胞外位点结合,竞争性地抑制其与自然配体的结合,从而阻断下游信号转导,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此外,西妥昔单抗还能诱发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中暑发生及发展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EVC,对照组将细胞置于标准37℃、5%CO2浓度培养箱中,39℃组、41℃组、43℃组分别将细胞置于39℃、41℃、43℃细胞培养箱中,均分别培养0、1、3、5、7 h。采用CCK-8法计算细胞存活率;撤除热刺激,各组更换100μL/孔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ELISA法测定热刺激后1 h各组血浆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9℃、41℃、43℃组各个时点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均<0.001),并呈时间及温度依赖关系。撤除热刺激、培养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39℃组7 h及41℃组和43℃组各时点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下降(P均<0.001),并呈时间及温度依赖关系。39℃、41℃、43℃组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41℃组和43℃组较39℃组显著上升(P<0.01),43℃组和41℃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热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释放,且呈温度及时间依赖性。本研究结果为中暑的发生及发展机制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取卵日卵泡大小、卵泡液中雌孕激素水平和卵母细胞成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男方因素在本中心接受ICSI治疗的51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取卵日卵泡液共140例,取卵前B超测量卵泡平均直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检测卵泡液中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分析取卵日卵泡大小、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卵泡液中雌孕激素水平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卵泡平均直径与卵泡液E2水平呈正相关(r=0.724,P<0.05),与P水平亦呈正相关(r=0.798,P<0.05);按卵母细胞成熟度分为MⅡ组、MⅠ组、GV组和退化组,4组卵泡液中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退化组卵泡液中E2水平显著低于MⅡ组(P<0.05);所有样本按P/E2值分为1(<15)、2(15~25)、3(>25)组,2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最高,与1、3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1组与3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17)。根据卵泡平均直径分组,直径>1.6cm为大卵泡组,1.6~1.2cm为中卵泡组,<1.2cm为小卵泡组,大卵泡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最高,与中、小卵泡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中卵泡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小卵泡组(P<0.017)。结论:卵泡大小与卵泡液雌孕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卵泡液中P/E2在特定范围内时卵母细胞成熟率较高,其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大卵泡组与中、小卵泡组在卵母细胞成熟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孕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酵母基因Noblp人类同源基因(NOB1)、Toll样受体3(TLR3)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孕期HPV感染的孕妇53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于医院孕检的53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CP-1、NOB1、TLR3表达情况,不同临床特征下MCP-1、NOB1、TLR3在孕期HPV感染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P-1、NOB1、TLR3对孕期HPV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MCP-1、NOB1、TLR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孕晚期、妊娠次数>2次、血糖受损、吸烟的孕期HPV感染患者MCP-1、NOB1、TLR3水平较高(P<0.05);与MCP-1、NOB1、TLR3单项诊断相比,三项联合对孕期HPV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在孕期HPV感染患者中,MCP-1、NOB1、TLR3表达升高,联合预测孕期HPV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上海市全科医生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分别从人口维度和地理维度对2018—2020年上海市全科医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0年上海市全科医生数量从7 804人增加到9 323人,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1、0.11和0.07,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2、0.54和0.51。2018—2020年上海市全科医生按人口维度配置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007 2、0.007 4和0.006 0,按地理维度配置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205 0、0.205 4和0.190 4,组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均大于组间差异。结论:上海市全科医生数量增幅明显,按人口分布配置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较差,不同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影响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提示政府应制定政策优化全科医生资源配置,提升郊区全科医疗服务可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