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 m I L12 基因转染的小鼠 E L4 细胞( C57 B L/6 小鼠 T 淋巴瘤细胞株)体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阳离子脂质体协同 I L12 重组腺病毒感染 E L4 细胞。结果及结论:基因转染的 E L4 细胞有 m I L12 的 m R N A 表达,培养上清中可以检测到 m I L12 的生物学活性。与野生型 E L4 细胞相比,m I L12 重组腺病毒感染的 E L4 细胞形态及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 转染细胞的成瘤性降低。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阳离子脂质体能显著提高腺病毒的感染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研究白血病个体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及与白血病临床复发和化疗效应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竞争性PCR技术 ,定量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克隆性重排的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结果 :检测 5 4例ALL患者的 1 5 8份骨髓标本 ,随访时间中位数为 33.5月。在临床缓解时 36例患者的白血病细胞 <0 .0 0 0 1 % ,1 8例定量为0 .35 4%± 0 .32 7%。残留白血病细胞数在缓解后第一年显著下降 ,之后下降不显著。部分患儿在白血病复发前可检测到其残留白血病细胞明显地增高 ,而部分患者缓解后残留白血病细胞数量持续存在但临床无复发。在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期 ,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与缓解早期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数量显著相关 (0 .1 2 1 %± 0 .0 34%vs0 .2 5 8%± 0 .1 30 % ,P <0 .0 0 1 ) ,并与临床复发率相关。结论 :大剂量化疗显著地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 ,但难以彻底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 ,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有助于预测临床复发。白血病个体间化疗效应差异显著 ,应用定量检测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方法对化疗效应进行定量评价 ,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ML1/ETO融合mRNA在儿童急性髓白血病M2型中的表达及其对残留白血病监测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M2型患者的AML1/ETO融合mRNA,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36例AML M2中27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占75%;RT-PCR方法阳性率明显高于染色体分析;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病人缓解率(74%)高于阴性病人(56%);通过AML1/ETO融合mRNA的检测可监测体内残留白血病情况,AML1/ETO阳性病人经治疗后转阴并持续阴性者预后好;而持续阳性者预后差;由阴性转阳性者可预示复发。结论:RT-PCR检测AML1/ETO融合mRNA为更敏感的细胞遗传学诊断方法,定期检查可以监测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为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张乐萍  殷慧君 《北京医学》1996,18(3):155-157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拉增T细胞受体基因检测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标本,28例初治的B前体细胞白血病中有21例检出TCR-δ基因克隆重排带,检出率迷75%。18例缓解6个月以上PR仍阳性者接受大剂量化疗,15例化疗后PCR转阴者随访8-30个月仍处持续缓解状态,3例PCR未能转阴者中2例最终复发,另1例在此次化疗前已有半年未行化疗,本化疗后PCR未阴转,继续化疗并随访一年,现PCR转阴并持  相似文献   
15.
随机抽取住院新生儿80例脐血25例利用原位杂交检测EB W病毒基因。感染组59例,39例阳性(阳性率66%),非感组21例,6例阳性(阳性率28.6%);脐血组25例,7例阳性(阳性率28%)。同时测EB抗体,抗体阳性44例中36例EB W病毒阳性、抗体阴性61例中16例EB-W病毒阳性。结果提示新生儿期存在 EB病毒感染.其 EB W基因整合在外周淋巴细胞核上、感染组EB病毒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找到脐血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产生的部位,为脐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G-CSFELISA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了48例妊娠37~38周健康孕妇静脉血清和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清和49例脐动脉血清G-CSF阳性率和含量。结果:阳性率分别为833%、74%和816%,并测定了37例阳性脐静脉血中G-CSF的含量,结果S/N最高1994,最低21,x±s为59±395。经统计学处理,脐静脉血和孕妇静脉血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RID)法测得51例正常足月儿脐静脉血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结论:测得结果显示,脐血中G-CSF主要来源于脐静脉的胎盘中。推测胎盘的某些细胞具有产生G-CSF的功能。脐血中含有高水平的IgG。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生将急性白血病进行恰当分型,对于估价预后、观察病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探讨白血病的病因都有重大意义.以往临床多采用形态学或形态学结合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进行急性白血病分型,尚不能全面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1985年第一届及1986年第二届急性白血病分型会议上提出了MIC 分型方案,即将形态学(包括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学检查和细胞遗传学结合来进行细胞类型的分析,使急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因素对重组腺病毒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重组腺病毒去感染小鼠T淋巴瘤细胞株EL 4,加入不同的刺激因子和lipofectamine,通过计数X 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测定转染效率。结果 rmIL 2 ,植物血凝素均不能改善重组腺病毒对EL 4的感染效率 ,而阳离子脂质体可以明显提高重组腺病毒对EL 4的感染效率。结论 可以利用阳离子脂质体来提高重组腺病毒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