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长期饮用含硝基化合物的水,对人体的危害与否尚未见系统报导,为探索其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现将鞍钢首山水源遭受硝基化合物污染与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调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2.
硝基化合物引起家禽脏器的病理改变,我们曾在1984年报导过.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硝基化合物含量引起家禽脏器病理改变的受害程度,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取同一水源污染不同地区的鸡进行病理检查。1 材料与方法 鞍钢自备水源位于辽阳市首山区,占地约180  相似文献   
83.
碱性磷酸酶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骨肿瘤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观察TALP和BALP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4例骨肿瘤患者血清TALP和BALP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成10~岁、20~岁和50岁以上3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按骨肿瘤性质进一步分成骨肉瘤及尤因肉瘤组、其他恶性骨肿瘤组、良性骨肿瘤组、骨巨细胞瘤组和骨转移瘤组,每一年龄组均设立正常对照组,对各组血清TALP和BALP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岁组TALP和BALP在各肿瘤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岁组中骨肉瘤及尤因肉瘤组和骨转移瘤组TALP和BALP与良性骨肿瘤组、骨巨细胞瘤组和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其他恶性骨肿瘤组与良性骨肿瘤组、骨巨细胞瘤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各组间TALP和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TALP和BALP测定在10~岁年龄组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20~岁年龄组骨肿瘤患者血清TALP和BALP升高有助于恶性骨肿瘤的诊断;血清TALP和BALP的检测在50岁以上骨肿瘤患者中无助于肿瘤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半骨盆假体重建后早期系统康复锻炼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行骨盆肿瘤切除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重建患者共42例,依据MSTS评分标准,测量患者术后1、3、6、12月的术后功能。结果随访时间12~86月,平均随访36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95%,髋关节脱位发生率7.14%。术后1、3、6、12月 MSTS 评分分别为14.47、19.71、20.95、21.31分。术后1、3、6月功能逐渐好转,MSTS评分呈递增趋势,3个时间点的MST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月功能改善不明显,2个时间点的MST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配式半骨盆假体治疗骨盆肿瘤疗效满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超过6月后肢体功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5.
目的:体外模拟膝关节腔的静压力环境,观察静压力是否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聚乳酸-羟基乙酸(bFGF-PLGA)缓释微球的降解规律产生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5在四川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采用复乳法制作bFGF-PLGA缓释微球,冷冻离心,干燥后保存备用.自行研制压力加载装置,分别可以提供0.065 MPa和5.0 MPa的大气压力,保压效果良好.②实验方法:将微球分为0.065 MPa实验组,5.0 MPa实验组和常压对照组进行实验.37 ℃恒温下,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缓释微球降解和释药介质,分析静压力对bFGF-PLGA缓释微球降解规律的影响.结果:①0.065 MPa和5.0 MPa实验组,bFGF-PLGA缓释微球未发生突然性的变形破裂,微球表面光滑,球形良好.②0.065 MPa实验组与常压对照组体外聚合物重均分子质下降和质量丧失趋势一致.③5.0 MPa实验组与常压对照组相比,聚合物重均分子质量下降、质量丧失均加快.结论:静压力对bFGF-PLGA缓释微球体外降解的各项指标产生较大影响,以5.0 MPa的静压力下效果最明显.bFGF-PLGA缓释微球在临床上直接用于膝关节腔给药时,必须考虑关节腔压力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分析全股骨置换术近年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与全股骨置换术相关的文献报道,分析和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技术、假体设计、手术并发症及分类、术后康复锻炼和功能评价。结果全股骨置换术的适应证是股骨广泛受累或存在跳跃性病灶的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以及伴有严重骨缺损的髋膝关节翻修术。手术切口近端以Watson-Jone切口为主,然后沿大腿外侧,远端延伸至髌骨外侧显露股骨全长,保护好血管神经和髋外展结构,行组配或定制假体置换。假体设计不断进步,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假体。手术并发症多且发生率不一。术后康复锻炼早期以物理治疗为主,负重训练循序渐进。功能评价主要以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为主。结论全股骨置换术保肢效果确切,需要继续进行大样本量和长期随访研究,逐渐统一手术适应证和功能锻炼标准,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少尿期发生急性肾功衰竭(ARF)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5年来,我们用血液透析和肠道透析分别治疗HFRS-ARF 52例和56例,现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1987年4号文件颁发的HFRS防治方案之诊断标准。 1.血液透析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26例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那普利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63例,前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ST2(sST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水平较低(t=9.696、7.980),MCP-1、H-FABP、sST2水平较低(t=16.020、17.010、23.140),MMP-9、ET-1及IL-6水平较低,(t=6.061、13.090、7.598、11.9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χ2=4.881);治疗总有效率较高(χ2<...  相似文献   
89.
bFGF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促雪旺细胞分裂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对雪旺细胞的促分裂增殖作用。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包囊法制备bFGF-PLGA缓释微球,并对微球的形态学、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及体外释药进行研究。将bFGF、bFGF-PLGA微球分别加入不同组的雪旺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测定雪旺细胞的数量、活力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复乳包囊法制备的bFGF-PLGA缓释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微球平均粒径为1.552±0.015μm,平均径距为1.310±0.010;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7.18×10-3)%±(0.51×10-3)%、66.43%±1.24%;微球的体外释药过程较为稳定,11d释药率为72.47%。体外细胞试验中,培养1、2d时,bFGF组的细胞计数、吸光度明显高于bFGF缓释微球组;培养3、4d时,bFGF组和bFGF缓释微球组的细胞计数、吸光度无统计学差异;培养6、8d时,bFGF缓释微球组的细胞计数、吸光度明显高于bFGF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2d后,bFGF组的G2/M S期百分数高于bFGF缓释微球组;培养4、8d后,bFGF缓释微球组的G2/M S期百分数高于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复乳包囊法制备bFGF-PLGA缓释微球的工艺可行,微球中bFGF的生物活性保存良好,能缓慢持续释放活性bFGF,促进雪旺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和评估活性多孔纳米复合人工颗粒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骨修复下肢承重骨大块良性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5月,良性骨肿瘤行股骨和胫骨手术术后骨缺损较大,需植骨填充且植骨量〉20g的患者67例。其中骨巨细胞瘤26例,纤维结构不良18例,骨囊肿10例,其他良性骨肿瘤13例。肿瘤刮除后瘤腔大小为3.0cm×2.0cm×1.5cm~7.0cm×3.0cm×3.0cm。全部患者行病灶刮除、瘤腔灭活、大量打压式植入n—HA/PA66人工骨,根据患者情况加用同种异体松质骨、含DBM人工骨,并根据皮质受累范围及厚度选择适当内固定。定期随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患者肝肾功能、免疫指标、关节活动度及植骨处愈合情况。结果6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45个月,平均31.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I/甲愈合,术后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免疫相关疾病发生。患者植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9个月,平均4.6个月,愈合率95.2%。术后骨巨细胞瘤患者局部复发3例,均经再次手术,随访未再复发。结论n-HA/PA66颗粒骨可作为下肢承重骨大块良性肿瘤性骨缺损的植骨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