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35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5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可吸收钉固定修复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刮除术后皮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4例,其中股骨11例,肱骨5例,合并桡骨2例,股骨颈及转子间1例,胫骨6例(合并腓骨1例),单纯腓骨1例。24例中6例出现病理骨折并骨愈合。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病灶刮除,松质骨打压植骨后运用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可吸收螺钉固定修复皮质骨缺损。术后1、2、3、6、9、12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此后每年随访一次,观察患者的移植骨愈合、并发症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甲级愈合。术后1年,24例患者植入的骨粒及皮质骨块与正常骨质均基本融合;术后1年3例失访,随访的21例术后2~5年移植骨吸收重建,骨缺损修复,病灶消失,其中14例骨干病灶中有6例髓腔再通。3例残留手术区域隐痛,与天气变化有关。所有患者截止随访末期功能均良好,无复发。1例患者术后3年邻近腓骨出现新病灶,5年后因摔伤导致腓骨病理性骨折,但胫骨无骨折。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可吸收钉固定修复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刮除术后皮质骨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增殖的长期效应。方法:在细胞培养技术下,不加bFGF或将游离bFGF或bF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加入第二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在第1,2,4,7及10天增殖的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养1d后,三组细胞计数、吸光度(OD)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d时,bFGF组的MSCs细胞数高于其余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检验,P<0.05);4d时,各组MSCs细胞依次为:PLGA微球组>bFGF组>空白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q检验,P<0.05);培养7d、10d时,微球组与上述两组仍有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培养2d时,bFGF组的G2/M+S数百分数最高,4d后PLGA微球组G2/M+S数百分数最高。结论:微球通过较长时间持续释放活性bFGF,能长期显著地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3.
背景:理想的骨折固定系统,在骨折早期应能达到坚强固定,后期要能防止应力遮挡作用诱发的固定骨段的骨质疏松。可降解骨科内固定材料无疑为此种骨折固定系统提供了理论可能。
目的:旨在评估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由可降解聚-DL-乳酸泡沫衬垫材料和钛合金接骨板组成)对兔胫骨干中段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线锯造成兔右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用相对分子质量为 200 000的自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材料膜垫(厚1 mm)和4孔钛合金Tc4接骨板制作成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固定实验组兔胫骨中段骨折,以单纯Tc4钛合金接骨板固定对照组。于第2,4,8,12周处死动物,从大体观察、X射线平片、组织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观察和评定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大体标本示术后两组对位效果佳,无移位。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同期实验组标本较对照组标本骨痂内骨小梁排列紧密、髓腔开通完全、新生骨组织改塑重建完整。生物力学结果显示8周时两组愈合骨最大抗弯曲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周时实验组愈合骨抗弯曲刚度优于对照组。提示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用于兔胫骨骨折固定效果可靠,有利于骨折段骨痂改塑重建,利于骨折愈合,用于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钢板,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接骨板;D、L-聚乳酸;膜垫;胫骨骨折;可降解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03 相似文献
44.
背景:目前关于骨盆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主要是针对正常和外伤后的骨盆,缺乏对EnnekingⅡ区的恶性肿瘤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骨盆环缺损后骨盆生物力学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观察正常骨盆及半骨盆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患者站立体位下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采集1例半骨盆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17个月患者的骨盆原始数字影像和通信标准数据,将数据导入Mimics8.1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再将实体模型导入Abaqus6.7-1分析软件,分别以正常骨盆及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的骨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对双脚站立、患侧单脚站立两种静力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加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正常骨盆及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骨盆2种有限元模型中,不同站立体位相同载荷下健侧骨盆应力值接近;患侧组配式半骨盆假体不同站立体位时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髋臼杯上方CS脊柱内固定器与髋臼杯连接部内侧,所受最大应力均远低于其疲劳强度;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重建后骨盆站立位时应力的分布规律与正常骨盆基本一致。说明:①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对健侧骨盆影响较小。②站立体位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安全性好。③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的骨盆符合人体正常生物力学规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基础。 相似文献
45.
背景:目前关于骨盆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主要是针对正常和外伤后的骨盆,缺乏对Enneking Ⅱ区的恶性肿瘤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骨盆环缺损后骨盆生物力学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观察正常骨盆及半骨盆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患者站立体位下应力分布。
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采集1例半骨盆切除、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17个月患者的骨盆原始数字影像和通信标准数据,将数据导入Mimics 8.1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再将实体模型导入Abaqus 6.7-1分析软件,分别以正常骨盆及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的骨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对双脚站立、患侧单脚站立两种静力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加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正常骨盆及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后骨盆2种有限元模型中,不同站立体位相同载荷下健侧骨盆应力值接近;患侧组配式半骨盆假体不同站立体位时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髋臼杯上方CS脊柱内固定器与髋臼杯连接部内侧,所受最大应力均远低于其疲劳强度;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重建后骨盆站立位时应力的分布规律与正常骨盆基本一致。说明:①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对健侧骨盆影响较小。②站立体位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安全性好。③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的骨盆符合人体正常生物力学规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基础。 相似文献
46.
47.
背景: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制备的缓释微球在体外磷酸盐缓冲液中能持续释放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在兔关节不同功能状态下关节滑液内局部降解、释药动力学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 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动物实验,于2006-04/2007-03在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生物力学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 81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复乳法优化处方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方法: 81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微球组(n=36),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n=27),微球组兔双膝关节内注射150m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含62.25μ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0.6mL生理盐水,右膝半屈曲位固定,为微球固定组;左膝不固定,为微球活动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兔双膝关节内注射62.25μg游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0.6mL生理盐水,右膝半屈曲位固定,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固定组;左膝不固定,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活动组.空白对照组9只,兔双膝关节内注射0.6mL生理盐水,不固定.空白微球组9只,兔双膝关节内注射150mg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0.6mL生理盐水,不固定.主要观察指标: 于术后1,2,4,6,8,10,12,14,16d采集标本,观察关节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形态变化及释药变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载体材料分子质量变化.结果: 微球组在关节液内可持续稳定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d以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4d后关节液内未检测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降解14d后,微球活动组球形完全消失,已降解成为一些碎片;微球固定组部分降解成为无定形样物,部分微球的球形仍在.在降解过程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质量不断减小.微球活动组在各时相点重均分子质量均低于微球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置于关节腔内后可稳定释药,关节运动可加快微球的降解和释药速度. 相似文献
48.
背景:前期实验已初步证实许旺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构建的人工神经具有体外神经活性、趋化性。目的:观察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后神经传导的再通情况。方法:制作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以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修复,阳性对照组以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游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阴性对照组以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修复,空白对照组以自体神经修复。结果与结论:术后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DiI示踪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S-100及神经细丝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髓鞘及再生轴突的超微结构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合动作电位的改善均优于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表明许旺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构建的人工神经可重建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49.
段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6):480-480
鞍山钢铁公司(鞍钢)是大型冶金联合企业,下辖厂区职工食堂有100余个,隶属于各生产单位自行管理,由于管理分散,食堂防鼠标准不统一,责任不清,防鼠能力低下。老鼠常通过食堂各出入口、暖气沟及煤气等管道、下水排放口及室内厕所下水口、回风灶通风口、灶房窗户、墙壁裂隙等进入食堂致害。除此之外,在搬入粮袋、杂品、菜筐时,也常夹带老鼠进入食堂,鼠害事件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50.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膜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旨在评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于膜引导性骨再生 (MGBR)的作用。取 4 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以聚 DL 乳酸膜建立经典的兔桡骨缺损膜引导性骨再生模型 ,实验侧膜管内加入游离bFGF4 0 μg/10 0 μl,对照侧膜管内加入 10 0 μl的生理盐水。术后 2、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 ,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以及骨生物力学检测。术后 2周 ,可见隔膜两端的软组织已覆盖隔膜管 ,使其形成完全密闭的腔室 ,术后 12周PDLLA膜管仍保持完整的外形。组织学显示 :术后 2周 ,bFGF组两骨断端均有较多的新生骨小梁形成 ,术后 12周 ,bFGF组缺损完全愈合 ,开始重塑改建。术后 2周、4周 ,bFGF组膜管内新生骨小梁平均面积、直径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 (P <0 .0 5 ) ,术后 8周和 12周 ,两组膜管内骨小梁平均面积、直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2周时除了破坏挠度值 ,bFGF组新生骨生物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因此 ,作者认为外源性bFGF能够促进MGBR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